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索引第六辑:研究论文年代分布分析

中国索引第六辑:研究论文年代分布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整体来看,我国索引研究论文的发文量呈波动变化的状态。为方便对论文发表的时间段进行分析,首先将前述检索得到的索引研究相关论文转换为累积发文量,如表1所示。由图1可知,该阶段索引相关研究的发文量一直不温不火且频频出现忽高忽低的发展态势。这一时期的索引研究论文共223篇,占1993—2017年总发文量的22.8%。自2007年,我国索引研究论文的发文量开始快速下滑,从2007年的30篇下滑至2017年的24篇,甚至在2010年降至低谷。

1.总发文量情况

“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某一学科领域在某个特定时期内的活跃程度,呈现该领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经过统计,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1993—2017年索引研究论文的基本数据和发文趋势。

图1 1993—2017年索引研究论文总发文量情况

经统计,1993—2017年索引研究论文总发文量为978篇。由图1可知,1993年索引研究论文为49篇,2017年索引研究论文为24篇,相比于1993年,我国索引研究论文的年发文量下降。在这二十五年中,2010年的发文量最少,为14篇,1998年的发文量最多,为66篇。从整体来看,我国索引研究论文的发文量呈波动变化的状态。

2.研究分期

根据何光国的研究,文献数量的增长可以用数学中的“一阶线性齐式差分方程式”(Nonhomogeneous Difference Equation),亦即Pt=aPt-1来推算。[5]其中,t代表年份,Pt代表t时的文献数量,Pt-1代表t-1时的文献数量,a为斜率,亦即(Pt-Pt-1)/[t-(t-1)]。其中Pt-1为自变数,Pt为因变数,a为常数。因此,利用数学的“一阶线性齐式差分方程式”,通过斜率可以对我国索引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

为方便对论文发表的时间段进行分析,首先将前述检索得到的索引研究相关论文转换为累积发文量,如表1所示。再分别计算各个时间区段的斜率,最后将近似斜率进行调整合并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1993—2017年索引研究论文热点研究分期图,图中2001年、2006年即为分期关键节点。最后得出结果,1993—2017年索引研究论文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表1 1993—2017年索引相关研究文献分布

图2 1993—2017年索引研究论文热点研究分期图

1993—2001年为发轫期。这一时期的索引研究论文共461篇,占1993—2017年总发文量的47.14%。由图1可知,该阶段索引相关研究的发文量一直不温不火且频频出现忽高忽低的发展态势。这可能与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不全有关,但就论文数量看,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的索引研究并不稳定,根基并不稳固。(www.xing528.com)

2002—2006年为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的索引研究论文共223篇,占1993—2017年总发文量的22.8%。由图1可以清楚得知,从2002年起,我国索引研究论文的发文量快速上升,从2002年的35篇到2006年的65篇,对于索引研究领域来说,这可谓是巨大的发展。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组团参加了在日本举办的国际书展,促进了与日本图书馆界、出版界、档案界和索引界同行的学术交流,推动了索引的国际化发展。[6]中国索引学会的成立和年会推动是影响索引研究发文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将此阶段视为我国索引研究的快速发展期。

2007—2017年为缓慢发展期。这一时期的索引研究论文共294篇,占1993—2017年总发文量的30.06%。自2007年,我国索引研究论文的发文量开始快速下滑,从2007年的30篇下滑至2017年的24篇,甚至在2010年降至低谷。可以认为我国的索引研究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发展速度缓慢。

3.学科发展情况

1993—2017年我国索引学论文共978篇,表2所示为所有索引学论文按上述分期进行统计及占期刊库所有学科各年段论文的比例。由表2可知,索引学研究论文占所有论文的比例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根据黄炜、程慧平2016年的统计,在我国20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论文中,各学科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例在0.320 1%到49.857%的范围内,由此可以对比出,索引学论文占比的不足,也能够说明我国索引学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各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动。

表2 索引学研究论文所占比例

4.索引学研究论文增长模式

文献数量的变化能够揭示科学乃至知识的进步和增长规律,文献信息的增长规律包括普莱斯早期研究的指数增长规律、文献的逻辑增长规律以及文献的线性增长规律。因此,借助这些增长规律,我们可以对索引研究的文献增长进行数学模型的拟合分析。

现代科学史表明,科学领域的许多指标,都是按指数规律增长的。情报学家普莱斯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论述了科学文献和科研人员的指数增长定律和逻辑增长定律,并指出指数型规律终将成为逻辑模型,因此,科学文献的增长呈现阶段性。[7]笔者将上述统计出的1993—2017年索引研究每年的累积发文量用Y表示,年度编号用X表示,对两组数据用SPSS Statistics作回归分析,进行拟合判断。如表3所示,可以发现,索引研究论文逐年累积的文献量符合逻辑曲线分布。R2为0.976,表明拟合优度非常好,F很大,且P值小于0.01,说明模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我国索引研究2010年后的发展速度明显比之前放缓,但可以相信随着索引领域研究者的大力推动,索引研究会逐步完善,索引研究的未来发展也会更加持续稳定。

表3 数据模型汇总和参数估计值

图3 索引研究相关论文增长拟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