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进步刊物:抗战时期之瑰宝

甘肃进步刊物:抗战时期之瑰宝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成为大后方,使甘肃上升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全国进步力量的推动下,甘肃各族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抗日救亡团体不断涌现,提倡进步、主张抗日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兰州达到了高潮。《妇女旬刊》书影《西北青年》(旬刊)西北青年救亡救书会主办,实际上是中共甘肃工委机关刊物。

甘肃进步刊物:抗战时期之瑰宝

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成为大后方,使甘肃上升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全国进步力量的推动下,甘肃各族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抗日救亡团体不断涌现,提倡进步、主张抗日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兰州达到了高潮。一大批文化名人如茅盾、张仲实、尚军、塞克、吴渤、顾颉刚、丛德滋等相继来兰,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和教育工作及文化考察,给兰州的文化艺术事业增添了新的营养,注入新的生命力,唤醒了兰州人民的抗战爱国意识。

在第十八集团军驻甘办事处和中共甘肃工委谢觉哉、彭加伦、伍修权的领导和影响下,兰州各抗日救亡团体相继成立,如甘肃青年抗战团、伊斯兰学会、西北青年救亡读书会、回民教育促进会、平凉学生联合救国会、小学抗战慰问团等。同时,处于地下状态的共产党甘肃工委和能公开活动的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利用兰州抗日救亡运动达到高潮这种大好形势,提出了“创办刊物,改造舆论”的工作方针,选派推荐了一些共产党员和进步文化人士创办了一批各有特色的进步刊物,其中有妇女慰劳创办的《妇女旬刊》;在谢觉哉同志指导下进行工作的《西北青年》,该刊实际上是甘肃工委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公开刊物;有青年进步作家吴渤主编的《战号》,有伊斯兰学会杨静仁、鲜维峻编辑出版的《回声》,有著名学者顾颉刚创办的通俗刊物《老百姓》,还有共产党员丛德滋、于谦创办的《民众通讯》,以及进步作家尚军、塞克分别主编的《甘肃民国日报》副刊《西北文艺》和《剧运》。这些刊物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和八路军抗日战绩,采访和报道甘肃的救亡运动,鼓励人民为抗战贡献力量。现择要作一介绍。

抗战时期的刊物

《妇女旬刊》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甘肃分会机关刊物,妇女旬刊社主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 月出创刊号(第一期16 开本),正文16 页。栏目有“论着”“漫谈”“大众讲座”“信箱”“特载”“妇运消息”“插图”“文艺”等。社长、名誉主编为爱国将领贺耀祖的夫人倪斐君女士,实际主编为刑华、王九菊。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增聘沈滋兰、朱芳兰、王竹青为编委。该刊除宣传抗日、号召全民动员起来、投入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把抗战进行到底等内容外,还宣传妇女解放、提倡放足、反对束胸,提倡对儿童实行正确的家庭教育等。该刊在创办期间,曾得到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的帮助和支持,谢觉哉为其撰稿、改稿,并在该刊第一、三、四期刊登了《祝〈妇女旬刊〉 诞生》《战争是随便可以过去吗?》《抗战到底与妇女解放》《抗战的光荣》等文章,批判了一切改革等战争过去再说的消极落后思想,提示了这种思想的社会历史、阶级根源,指出了开展妇运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该刊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 月停刊,共出7 期。甘肃省图书馆藏有第一期。

《妇女旬刊》书影

《西北青年》(旬刊)西北青年救亡救书会主办,实际上是中共甘肃工委机关刊物。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 月创办,16 开本,每期12 页左右。先后担任主编的有刘日修、罗扬实、樊大畏等。办刊期间,谢觉哉、彭加伦、伍修权等为刊物积极撰稿。特别是谢觉哉以“涛”“徒”笔名,先后发表了《苟安即自杀》《一九三八年——中华民族复兴年》《争取继续抗战胜利》《三民主义与救国》《统治的释义》等文章,集中宣传和阐述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北青年》的主要撰稿人还有中共甘肃工委的罗云鹏、蔺克义等。该刊后几期的刊名为林伯渠题写,共出版7 期,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国民党查禁中被迫停办。

《甘院学生》书影

《甘院学生》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创刊,甘院学生自治会创办。抗战爆发后,刘日修主要负责,罗扬实参加编辑工作。该刊是以宣传抗日救亡为宗旨的不定期刊物。16 开本,每期篇幅不等,第五卷第一期开始专设封面封底,主要栏目有短评、论着、译着、文艺、杂俎、校闻等。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 月停办。甘肃省图书馆藏有第三卷第三、四期合刊。

《回声》1937年冬,由伊斯兰学会创办。该刊由杨静仁、鲜维峻负责编辑出版,内容多反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曾刊载谢觉哉、茅盾等人的文章。因宣传抗日、广泛联系回族青年抗日爱国,被国民党图书审查委员会说成满纸“共产党术语”,只出了一期就被勒令停刊了。

《抗敌》(半月刊)由甘肃省抗敌后援会宣传组主办,1937年12月10 日创刊,主编为共产党员万良。该刊宗旨如“发刊旨趣”所述:“我们这个小小的刊物,是非曲直甘肃民众发表抗战理论的小园地,同时也是甘肃民众建设新甘肃的播音机,我们很盼望甘肃的民众,一致来参加这个小园的耕耘工作。”该刊曾发表丛德滋撰写的《振作精神坚持抗战》、万良才撰写的《建设新甘肃与保卫大西北》,以及老舍讲、文畏记录的《抗战与戏剧》等有影响的文章。该刊所载内容有揭露日本之暴行、抗敌事迹之报道、国际国内之消息、抗敌后援会活动等情况。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创刊号,第二期和第三、四期合刊。第三、四期合刊的时间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 月20 日)。

《抗敌》书影

《现代评坛》(半月刊)兰州现代评坛社编辑兼发行,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创刊,原在北平出版,民国二十七年9月5 日在兰州出版第四卷第一期。民国二十八年9 月20 日出版第五卷第一期,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8 月,共出版3 卷72期。曾刊行过《战时西北青年28 号》《战时西北青年生活专号》《青年诗歌专号》《通俗文艺专号》等,还发表了老舍、托尔斯泰高尔基的作品。该刊1941年停刊。甘肃省图书馆藏有第三卷第三期(民国二十六年10 月26 日出版),第四卷第一至二十四期,第五卷第一、三至二十四期,第六卷第一至二十四期。

《现代评坛》书影

《老百姓》(旬刊)由老百姓社编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 月创刊,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等人创办主编。该刊以通俗文艺的形式宣传抗战及民主思想,顾颉刚先生题写刊名,并为创刊号写《开场小唱》。该刊因载抗日救国内容的文章、歌曲、快板、消息,被国民党当局强令停刊。该刊只出了3 期。(www.xing528.com)

《苦干》书影

《苦干》(月刊)由苦干月刊社编辑出版,社长王季良。该刊原在南京出版发行,抗战开始后迁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 月在兰刊行,并于6 月5 日出版第八期(迁兰出版第一期)。该刊在兰期间,以宣传抗日为宗旨,“发刊词”写道:“从被敌人炮火轰的血肉横飞的首都逃来,到了这后方的甘肃,未免有些偷生怕死,说来真个惭愧!不但惭愧,简直是耻辱!莫空惭愧!莫空耻辱!这是国民革命第二期过程中应有的遭遇。我们事业尚未成功。我们仍需继续努力,我们不能凭白地死了。当大时代来临,国家固然需要在火线上拼命的战士,也需要后方人们的苦干。我们愧未能效死疆场,我们愿作文字救国,藉这小小刊物,来讨论有关抗战的意见,贡献些有关建国的方策,期将‘不抗战难以建国,非建国无以抗战’‘抗战高于一切’‘抗战到底’的主张,传播到每一个角落里,激动每个同胞的心灵,这就是《苦干》来兰复刊的旨意。”该刊16 开本,每期正文多少不等,主要栏目有“论着”“文艺”“西北角”“抗战纪实”等。该刊办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2 月25 日停刊,在兰共出版6 期。甘肃省图书馆藏有1938年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期。

《战号》(旬刊)主编吴渤,进步作曲家;发行人从天生,战号旬刊社,创刊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八路军驻兰办事处主任彭加伦去延安,请毛泽东为《战号》旬刊题名,所以说《战号》虽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刊物,但在创办中得到了党特别是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的大力支持。谢觉哉曾亲自为《战号》撰写文章,修改稿件。谢觉哉在创刊号上以“雪朗”的笔名发表《三民主义与抗日救亡》一文。《战号》的宗旨在于宣传抗日救亡,唤起民众。出版以后,引起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注意,曾向主编提出警告,诬蔑为“不良分子行为”,声言要立即查封。后因经费困难,仅出刊两期就停办了。

《热血》(周刊)热血周刊社编辑,甘肃省外留学生抗战团出版发行。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省外求学的学生不能返校读书,聚集兰州,宣传抗日,于是《热血》应运而生。该刊开始办刊人员政治背景不太好,后来通过中共地下党员和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的工作影响,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和民族统一战线。民国二十七年2 月21 日出版的《热血》第四、五期合刊,“论坛”中四篇文章全是谢觉哉亲自撰写,计有:《西北并不是安乐的天地》(署名“金”)、《不合作也不合作》(署名“符”)、《怎样组织委员会》(署名“实之”)、《有苦说不出》(署名“忠理”)。在该期《本刊特别启事一》中言:“本刊为适应环境需要,讨论各种问题起见,拟于每期发专号,提供具体方案。现已决定,六期——抗战教育专辑,七期——青年总动员专辑,八期——日本动态专辑,九期——中日抗战与国际特辑。”该刊16 开本,第四、五合刊共24 页,栏目内容有短评、专载、一二八特辑、论坛、来件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被国民党甘肃当局强令停办。甘肃省图书馆藏有第四、五期合刊。

《党的生活》(Dangldl 生活,月刊)中共甘肃工委机关刊物,创刊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 月),创刊为油印,第四期改为石印,不定期出版,内部秘密发行。主编为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罗云鹏(1940年元月被捕入狱,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该刊在创办宗旨发刊词中讲:“严密地分析国内外政治形势、战争趋势与党的任务;实际反映各级党支部群众工作的状史与各支部经常生活;严格讨论与批评党的工作。”同时还讲道:“武装每个党员的头脑,使每个党员都锻炼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警惕性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训练与提拔广大的新干部去担负伟大的革命任务。”《党的生活》第一期登载了《西北危机与我们的任务》《工委关于缴纳党费和新党员规定的决议》,转载了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还刊登有《让我们对自由主义下攻击令吧》,以及《怎样发展组织》《支部怎样工作》等文章。以后各期还刊登有《党的建设提纲》《斯大林在联共中央全会上报告及结论的讨论要点》《怎样发展党员》《我们不应该松懈应该是很警觉的》,等等,在党内产生过很大影响。

中苏文化》书影

《中苏文化》由中苏文化协会兰州分会编辑,兰州新西北社发行。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 月,中苏文化协会分会召开会议,决议存集艺术品运往苏联展览,并拟定出版《中苏文化》。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 月15 日刊行问世,不定期出版。该刊创办宗旨在创刊号《赠辞》中讲道:“中苏两国,互为屏瀚,古训取譬,唇亡齿寒,巨海扬波,四寨烽烟,眷怀大难,绝后空前,挽四劫运,系于转旋,愿相策力,共荷仔肩。”对于宣传争取国际联合一致抗日,进行中苏两国革命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该刊出刊3 期,被迫停刊。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创刊号、第二期。第二期出版时间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 月15 日。

《新地》和《读书月刊》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暑假,西北师范学院的一些进步学生,以地下党员为中心,组成了山阳读书会,并和甘肃学院、西北畜牧兽医专科学校、甘肃医学专科学校等校的进步青年郭松茂、韩共昶一起,于1944年春天在兰园开办了北辰书店,由地下党员李齐夷主持负责,经费由参加者按当时有限公司组织法入股集资经营。同时在1944年暑假创办了进步杂志《新地》和《读书月刊》,前者是文艺刊物,16 开本,由郭松茂负责;后者是理论刊物,32开本,由李齐夷负责。目的在于宣传进步思想,团结爱好文艺和学术研究的进步同学,活跃兰州的文化生活。两个刊物均由北辰书店经销。《新地》还得到了郭沫若同志的支持,他曾写信鼓励并题写了刊头。两种刊物都出了两期。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国民党特务到西北师院逮捕进步学生,因为编辑负责人被捕或被迫出逃而停刊。《读书月刊》16 开本,栏目有读书笔记、论着、探讨与批评、读书杂记、生活检讨、文艺等,创刊号刊登有何其芳刘白羽的创作消息及《驰骋在大西北的原野上》的发行广告。甘肃省图书馆藏有第一、二期,第二期的出版时间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 月11 日)。

《抗战与文化》书影

《回教青年月报》民国二十九年12 月15 日出版第三卷第三、四合刊时改为《回教青年》,石觉民主编。该刊原在南京出版,后由京迁汉,又由汉迁兰。据民国二十七年4 月1 日在兰州出版的“抗战特刊第四号”(总字第20 号)推断,该刊可能是在民国二十五年上半年或年中创刊,民国二十七年初迁兰。该刊原为赠阅,后因经费筹措困难,几经变化,抗战特刊第四号“本报启示”中说:“本刊为普遍宣传,凡四教团体、清真寺及各文化机关、地方长官,概为长期赠阅。私人赠阅,因节撙经费关系,自下期停赠,并为优待读者起见,全年订刊连邮费只收七角,该刊主要栏目有时评、论着、教义、教史、文艺、杂俎、通讯、各地教闻等。”1944年停刊。甘肃省图书馆藏有“抗战特刊第四号”,第二卷第三、四期合刊,五、六期合刊,十、十一期合刊,十二、十三期合刊,十四、十五期合刊,十七、十八、十九期合刊;第三卷第一、二期合刊,第三、四期合刊,五、六、七期合刊,八、九期合刊,十、十一期合刊;第五卷第一、二期合刊,三、四期合刊,八、九期合刊;第六卷第一、二期合刊,三至六期合刊。兰州大学图书馆藏有第二卷第二十期。第六卷第三至六期合刊出版时间为民国三十三年6 月1 日。第四卷之后每期加有阿拉伯文字的内容。

《回教青年月报》书影

《民众通讯》1937年由共产党员丛德滋、于谦创办,1938年正式油印发稿。该刊所发稿件内容丰富,消息准确、及时,写作水平及稿件质量都较高。其宗旨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宣传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路线,介绍东北抗日联军的情况;还宣传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省城抗日救亡活动予以热情报道,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进行揭露和抨击。旗帜之鲜明,立场之坚定,消息之准确,为当时各通讯社之冠。该刊内容有:地方新闻、救亡消息、言论介绍、社会调查、评论、特写访问。为此,《民众通讯》所发稿件为各报纸、刊物争相采用,仅《甘肃民国日报》于1938年3 月就采用90 篇。此刊丛德滋还以“通讯社的合法身份”为营救西路军失散人员、帮助革命青年去延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0年4 月,《民众通讯社》被勒令停止发稿。1941年,丛德滋被国民党逮捕,投入大沙沟监狱,1942年被毒害狱中。

综合上述,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涌现出的这些进步刊物虽数量不多,但发挥了极好的宣传鼓舞作用,表现出了充满生机的革命精神和时代要求,显示了人心所向并预示着抗战必胜的美好前景,写下了兰州抗日战争文化斗争史上极有特色的光辉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