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1880—1956),字慎之,甘肃会宁县人。杨思的父亲杨敬斋系清末同治、光绪年间甘肃会宁一位乡村教师,曾执教于会宁、兰州、狄道(今临洮)一带。杨思幼时即随父读书。因其父通经史,又兼杨思天资聪慧,故学有大进。18 岁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滞留京师,专于撰述。1904年被清政府派往日本法政大学读书,两年后回国。
杨思1913年当选为第一届甘肃省议会副议长,1921年10 月当选为甘肃省第三届议会议长。1922年9 月,改任兰山道尹。1925年,广东国民党中央任命杨思为甘肃临时党部负责人之一;同年9 月,甘肃省长陆洪涛卸任赴京,由杨思代理省长职务。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反蒋大战失败,王祯辞去代理省主席职务,省府会议决议,省务由杨思、张维等八人共同负责,时称“八委员执政”。1931年8 月25 日,兰州“雷(中田)、马(文车)事变”发生,甘肃省临时政府成立,杨思任民政厅长。同年11 月,潼关行营主任杨虎城派陕军进驻兰州,师长孙蔚如在兰成立甘肃省政府临时维持委员会,杨思任代理民政厅长。
杨思
杨思除在上述迭次更替的甘肃政权中担任职务外,还对甘肃地方志的编纂有巨大贡献。1928年,甘肃省政府决定编修《甘肃新通志》,1929年3 月11 日成立甘肃通志局,杨思任总纂。1930年11 月1 日,通志局改为通志馆,杨思任馆长。在编修《甘肃新通志》中,从制订编纂方案、组织写作力量、筹措经费以至审定志稿的八年中,杨思竭尽全力,贡献突出。志稿于1936年脱稿,为甘肃全省三大通志之一(前两部是乾隆《敕修甘肃通志》和宣统《甘肃全省新通志》),凡130 卷,17纲93 目,450 余万言。其中已编就之《甘肃省县总分图》和《甘肃地理沿革图表》由杨思署端,作为志稿一至三卷单行本于1934年先期付印,其余稿件因抗日战争爆发未能付梓。现原稿及清抄本均珍藏甘肃省图书馆,并命名曰《甘肃通志稿》。1964年曾择其要者,先后油印了13种34 册,300 余万字。1995年,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中国西北稀见地方志》本6 册。《甘肃通志稿》是陕甘分治后编修的第三部通志,全书分舆地、建置、民族、民政、财政、教育、军政、交通、外交、职官、选举、人物、金石、艺文、纪事、变异、杂记等17纲93 目,共130 卷,约450 万字。此书内容广博,考证翔实,结构严谨,为研究甘肃历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料,是一部珍贵的西北地区文献。(www.xing528.com)
杨思书法
新中国成立,杨思将兰州西城巷的住宅楼及平房40 余间变卖,认购人民胜利折实公债7000 万元(折合现币7000 元)。翌年夏,又将家藏珍贵书画1000 余册(幅)捐献兰州大学图书馆和甘肃省博物馆。其中各种图书894 册,内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方舆纪要》《甘州府志》《历代史论》《昭明文选》《纲鉴易知录》《皇朝五经集解》等珍贵书籍;书画76 件,内有《三希堂石渠宝籍法帖》(红木锦装32 册)、元代《陶宏烟溪雨霁图》、明代《郝仲舆花鸟》《唐琏古树藏鸦图》,以及近人《范振绪山水》等;石刻拓片43 件,计有《汉建宁武都太守李翕石刻拓片》《大周西平公主墓志铭拓片》《褚遂良书大唐圣教序碑拓片》《颜真卿书颜勤礼神道碑拓片》《伏羌吴云门府君家传石刻拓片》《张謇书石刻拓片》《南石窟寺碑拓片》等。
1950年春,杨思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西北监察委员会副主任。除工作外,他常去西安“碑林”浏览书法精品。1954年秋,西北大区撤销,杨思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