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图书馆的人事工作及成就总结

甘肃省图书馆的人事工作及成就总结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1941年,因兰州地下党遭国民党当局破坏,陆泰安与组织失去联系,又于1947年6 月重新入党。陆泰安陆泰安对甘肃省图书馆的人事工作了如指掌,按照用人唯贤、量才使用的原则,对单位的每一位干部职工,尽量都安排到适当的业务工作岗位上去,发挥其专长和积极作用。陆泰安一贯严守党纪,谦虚谨慎,大公无私,正气凛然。1980年7 月,陆泰安赴京出席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后,致高血压病引起脑溢血,于7 月12 日在西安不幸与世长辞。

陆泰安(1917—1980),甘肃省榆中县人。甘肃省农校毕业,1938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因兰州地下党遭国民党当局破坏,陆泰安与组织失去联系,又于1947年6 月重新入党。那时,他已在国立兰州图书馆供职。1949年8 月兰州解放,10 月22 日兰州军事管制委员会令省立兰州图书馆与国立兰州图书馆合并,定名兰州人民图书馆,并委派陆泰安为第一任馆长。此后,兰州人民图书馆更名西北人民图书馆,1953年改名甘肃省图书馆。陆泰安历任甘肃省馆阅览部主任、代副馆长、副馆长等职。“文革”结束后,成立了甘肃省图书馆学会,他被选为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并担任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

陆泰安奉公以勤,律身以俭,一生埋头工作,清心寡欲,只讲贡献,别无所求。他在甘肃省图书馆工作三十年如一日,从不眷恋享受,不贪图安逸,任馆长期间住在馆内一间办公室兼卧室的阴暗小房子里,由家里人送饭,中午常啃干饼、嚼大豆(蚕豆)充饥。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孜孜不倦地阅读,并随手把重点抄录在笔记本上,贯彻到行动中去。他还经常记载馆内发生的各种大事,如人事变动、经费开支、藏书动态、迎来送往、干部出差和参加培训等,整理编成《一九××年甘肃省图书馆大事记》,从未间断。尤其对全馆经费使用情况和藏书分类统计,心中自有一本账,一点也不马虎。他对图书馆的一草一木,总是挂念于心,爱护备至,甚至经常半夜起来巡视、检查全馆安全状况和设施。如遇雨天,他担心书库漏水,更是彻夜难眠。他工作几十年,从未私自拿过馆里任何东西。他尽量节省开支,如赴专县图书馆搞调查,旅店规定住店超过下午一点钟就算一天住宿费,但汽车到下午两点才发车,为了节约住宿费,他宁肯提前结账离店,自己则在车站小坐也不多花公家一分钱。他还将自己的书籍和材料、发表文章所得赠送本等,全部交给图书馆保存;有时还劝说别人也这样做。他心向事业,惟独没有自己。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毕生光明磊落,是一位业务精思想品德高尚的老馆长。

陆泰安

陆泰安对甘肃省图书馆的人事工作了如指掌,按照用人唯贤、量才使用的原则,对单位的每一位干部职工,尽量都安排到适当的业务工作岗位上去,发挥其专长和积极作用。他对人和蔼而严肃,宽厚而有原则,从不凭个人恩怨喜怒行事。他要求干部职工很严格,连图书馆常用的手写字体如数字、英文字母、常用汉字等的标准规格都不放过。经他批评过的干部,无不心悦诚服。

陆泰安一贯严守党纪,谦虚谨慎,大公无私,正气凛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也难逃厄运,备尝酸甜苦辣。然而时过境迁,他不怨不怒,唯庆幸昔日的锻炼,扩展了经验领域。他常说:“人是生活在矛盾之中,也生活在希望之中。”

陆泰安作为甘肃省图书馆领导人之一,却从未想过什么待遇要与职务相称的问题。例如馆里有些干部上下班使用公共自行车,考虑到他有时外出办事或偶尔回家需要,也分配给他一辆,但他婉言拒绝。后来,馆里有了一辆北京吉普,而他又身体日弱,要派车接送他,可他仍坚持无意乘车之态度。他总是一心忙似箭,两脚走如飞,认为并没有丢掉什么“身份”。(www.xing528.com)

陆泰安兢兢业业,可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建树颇多。而对生活却无苛求,以简朴为本,认为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他去世时,家中仅有存款45 元,这就是全家几口人的生活费。他身后没有留下遗产,家里的陈设破旧不堪,连一件像样的东西也拿不出来;唯有几本日记、几十万字遗著和其他书籍,都一并送给了图书馆。

陆泰安的图书馆学思想大都反映在《对省市(区)公共图书馆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及其他文章中,但他倾注心血最多的还是西北地区的文献工作,直到生命终止。

甘肃省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在刘国钧任馆长时已有一定的基础,可是真正成为一馆之专藏并挖掘利用,还是陆泰安任馆长以后开始见效的。他外出一向没有游山玩水的兴致,每到一处,顾不上休息,就急匆匆地逛古籍书店,全国有名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和历史较长的高校图书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不是购买,就是抄写复制。他曾在大连等地收集到王国维等人的有关著作,如《流沙坠简》《居延汉简考释》《雪堂丛刊》及《鸣沙石室遗书》,等等。他曾以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核对一些联合目录及对照馆藏,弄清了西北五省(区)方志的来龙去脉和本馆缺藏部分之所在,并相继派人或函请复制。他在本省范围内,凡到一地,都在随身携带的地图上详细标示地名、古迹、名胜等,同时作出文字记载。尤为感人的是,他蹲“牛棚”时,改造之余,还抓紧点滴光阴研究西北地区文献书目,逐一进行著录。1979年他病重住院,当治疗稍有好转,就马上抢时间抄写有关书目索引,家里人把他的钢笔拿走,不让他写,他却偷着削尖铅笔继续工作。后来,人们才知道,他竟老眼分明,能写蝇头小楷,且一笔不苟。1980年7 月,陆泰安赴京出席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后,致高血压病引起脑溢血,于7 月12 日在西安不幸与世长辞。

多少年来,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体会,呼吁大型图书馆重视地方文献工作。他撰述发表了有关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的论文,编著西北地区文献书目和索引计有六十余万字。并且着力建设“西北地区文献资料”专藏,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国防等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甘肃省图书馆争得了集体荣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