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钧(1899—1980),字衡如,江苏南京人。1920年金陵大学毕业。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
1925年,刘国钧回国后,先后任金陵大学图书馆主任兼教授、北平图书馆编纂部主任、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及教授等职。1943年至1951年,在兰州从事图书馆工作,先后担任兰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和西北师院中文系教授,为甘肃、兰州的图书馆事业做出了贡献。
辛亥革命后,受西方图书馆学的影响,各省纷纷创建向社会开放的省立图书馆,1916年,甘肃省立兰州图书馆成立。1942年,第三届国民参政会通过了在兰州创设国立西北图书馆的议案。1943年春成立筹备委员会,推举刘国钧为筹委会主任,聘刘季洪、蒋复聪、袁同礼、陈训慈、陈东原、岳良木、郑通和、蔡孟坚、冯国瑞等人为筹备委员,预定开办经费40 万元、常年经费20 万元、临时经费70 万元,借兰州省立民众教育馆为筹委会办公地点,开始招聘人员、购置图书设备等。1944年7 月7 日,国立西北图书馆在兰州曹家厅皋兰书院内正式开馆,刘国钧任馆长。由教育部拨给图书7050 册,杂志281种、1353 册,报纸15种。由于经费困难,于1945年7 月停办。1946年9 月恢复,1947年2 月更名为国立兰州图书馆。因停办前将图书移交省立兰州图书馆,复馆后暂由两馆联合开放。1948年4 月迁入兰州中正公园新馆(址在今通渭路)。1949年10 月22 日,国立西北图书馆与省立兰州图书馆合并,定名西北人民图书馆,刘国钧任副馆长。1943年以前,全省有省立图书馆1 所,县立图书馆2 所,私立图书馆1 所,省立、县立民众教育馆65 所,因经费不足,设施简陋,大多是名存实亡。加之工作人员多数未受过专业教育,馆长又多由地方绅士担任,对图书馆缺乏认识,图书馆实际上只不过是“官办藏书楼”。1944年9 月,国立西北图书馆刚成立,刘国钧即进行了整顿和改革。首先是培养人才,进行近代图书馆知识教育。他认为:“盖图书馆,徒有书而无人为之处理,则不成其为图书馆也。”为了培养人才,他亲自主持举办馆员座谈会、讲习所,传授、交流先进的图书馆学知识,讲解近代图书馆的性质与作用,提高业务人员的能力。同时,积极宣传引起社会对读书之兴趣,在市内多处开辟图书阅览站,办小学巡回书库,进行巡回阅览。为了科学管理图书并发挥图书的作用,他编制推广了《中国图书分类法》,在省立兰州图书馆率先使用,兰州市的各级学校图书馆也积极效法。同时成立辅导组,派人员到各处进行业务指导。他的新分类法影响了本地区图书分类工作近30年。为了有计划地把各类型图书馆组成统一的整体,开展馆际之间协作,扩大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由他倡导,省城有志于图书馆事业的人士协商,国立西北图书馆、省立兰州图书馆和西北师范学院图书馆、甘肃学院图书馆等联合发起,于1945年4 月8 日成立了“兰州市图书馆协会”。选举刘国钧为理事长,刘子亚、陈大白、何日章、孙玉等为理事,黎锦熙、郭维屏、李蒸为监事。协会成立后,首先设法解决图书馆经费紧缺、各馆藏书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矛盾,组织编制《兰州市图书联合目录》,互借互用,增强图书的利用率。其次是利用图书资源,推动当地科学文化事业之发展。他指出,图书馆对社会的作用应该是“推进文化的利器、建设文化的原动力”,图书馆应成为“保存文化、促进学术,以增进人民之知识而协助政策之推行”。他还为国立西北图书馆规定了配合开发西北的具体任务,尤其强调汇集西北文献、收罗出土文物、编纂西北问题参考书目、西北问题论文索引、西北乡贤著述目录、西北学者著述表等。
刘国钧
刘国钧认为,国立西北图书馆工作对象应以西北五省为主。发展方向应成为“西北文化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设的参考中心,西北图书教育的辅导中心”。工作方针以推进图书教育和科学研究并重,确定以西北地区文献为特点的藏书体系。(www.xing528.com)
为了适应建设的发展,国立西北图书馆多次举办科技新书展览;广播电台每周报告本馆新到图书及其主要内容;举办西北文物展览会;开辟各种阅览室(史地、美术、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西北文化),专门陈列新书以供研究者参考之用。还成立了“西北文物研究室”,编辑《西北问题参考书目提要》《西北问题论文索引》《馆藏善本书目》等。与《西北日报》合作出版《西北文化周刊》,介绍西北地区文化动态、研究资料、国内外图书馆发展动态,发表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等,“周刊”共出36 期,发表学术论文75 篇。他还注重新科学、新技术资料的介绍和引进工作。1943年开设“图书杂志影片室”,由国际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供给最新学术杂志的缩微胶卷,并配有显微阅读机(第一批图书影片54种,由英国考察团李约瑟博士带来),这是西北图书馆界与世界科学界进行文献交流的开端。为配合甘肃建设,成立了“工程参考资料室”,计划扩充为整个西北建设事业的参考中心。
1951年7 月,刘国钧调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并担任北京图书馆顾问、国家科委图书小组成员。他是新中国第一部国家主持编制的图书分类法,即《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20 世纪50年代担任《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学通讯》等杂志编委。作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纵观刘国钧一生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居于首位的当是图书馆学研究。如若将1919年9 月发表的《近代图书馆之性质》一文视作他图书馆学研究生涯的起点,至1980年6 月溘然长逝,他孜孜不倦地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逾60 个春秋。他一生著述宏富,公开发表、出版图书馆学著作130 余篇(部),未刊出者20 余篇(部)。此外还发表出版哲学研究著作10 余篇(部)。所以说刘国钧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可谓实至名归。他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与教育,均做出了卓著贡献,为图书馆界一代宗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