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尔炘:千载芸香,勤学致用,著述传世

刘尔炘:千载芸香,勤学致用,著述传世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尔炘自幼勤奋好学,受业于本邑名师卢政、余德楷,初步接受了卢政的理学思想,接触了余德楷的易学思想。刘尔炘刘尔炘十六岁时即成秀才。光绪二十九年,陕甘总督崧蕃聘刘尔炘为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在任长达五年。光绪三十二年,刘尔炘会同地方人士利用兴文社经费创办两等小学堂。1919年,刘尔炘筹集资金创建全陇希社国文讲习所。刘尔炘著作刘尔炘的后半生主要从事地方社会公益事业。1912年,刘尔炘任甘肃省临时议会副议长。

刘尔炘:千载芸香,勤学致用,著述传世

刘尔炘(1864—1931),字又宽,号晓岚,别号果斋,又号五泉山人,甘肃兰州人。祖籍陕西三原,清康熙年间,高祖刘世英举家迁居兰州。其祖父为五品州判,五十岁后退职居家,所以家道贫寒。刘尔炘自幼勤奋好学,受业于本邑名师卢政、余德楷,初步接受了卢政的理学思想,接触了余德楷的易学思想。后入兰山、求古书院,受业于山长张国常、刘光祖。张国常教学尚矜严,刘光祖教学尚宏奖,两师教法迥异,却臻异曲同工之妙,促使刘尔炘严格要求自己,励志向学,也对他日后从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尔炘

刘尔炘十六岁时(1879年)即成秀才。二十二岁(1885年)以乡试第六名中举人。次年赴京复试,获一等第七十一名,会试未第归里,遂在西城巷、山字石斗母宫设塾授徒。二十六岁(1889年)再次进京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当时正值甲午战争前后,腐败的清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知事不可为,遂辞官归里,次年因继母逝世,便归家守制。二十九岁(1892年)受兰州府知府丁振铎之聘,任五泉书院讲席。三十岁(1893年)处女作《果斋一隙记》问世。当时学界称此文为“以程朱为宗,旁贯百家,折中一是”之作。三十一岁(1894年)二次进京述职,授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三年。因不满清廷的腐败和丧权辱国,于1897年辞官返里。次年复应聘为五泉书院讲席,继任主讲。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陕甘总督崧蕃聘刘尔炘为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在任长达五年。先后讲授《尚书》《易经》《诗经》《春秋》等课,并著书立说。他针对国家积弱不振、横遭列强侵凌的现实,在学堂悬挂自撰楹联:“五大洲同在地球,何故人强我弱;二三子欲擎天柱,当思日异月新。”向学生灌输忧患意识,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努力成为救国爱民的自强人物。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刘尔炘会同地方人士利用兴文社经费创办两等小学堂。其《章程》说:目的是“培人德性,浚人智慧,振人精神”,使学生毕业后成为“能自修、能自养、能自立”的人。

宣统三年(1911年),刘尔炘奉命将育才馆和简易师范改建为存古学堂,并任学堂监督,以培养甘肃各师范学堂的经学、国文、历史教员。开设了《易经》《宋元学案》《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抄》《六经纲领》《日知录》等课,并亲授《宋元学案》。

1919年,刘尔炘筹集资金创建全陇希社国文讲习所。他亲自设置课程、起草简章、聘请名师,面向全省七十七县招生。经过三年讲习,为全省各小学培养了合格的国文、历史教师。刘尔炘从青少年时起就深受程朱理学教育和熏陶,师承明代理学河东派系脉,立志为学,以不求人知为盟心要语,以无所为而为读书任事之宗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帝侵华,先生忧患愤激,深感只读书不能救国,不能只满足于师承之学,必须把“理”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或“反映”,向理学的高峰攀登,对理学提出了新的见解。在他所著的《果斋遗言》中讲:“‘我之学,从李安溪。’以入朱子之门,从朱子以窥圣人之堂奥。年三十时,从疾病忧患中读《大学》,忽悟书中所说,皆是我身心之事,将书自书、人自人的旧习打破,书与我合而为一,此是我读书以来大有悟入之第一次。自此以后,心源日辟,返之于身心,征之于人事,验之于天地万物,而不以读文章者读圣经矣!故晚年能窥见圣道之真,发前人未发之旨者,往往因天时、人事之新奇万变,或实验而悟,或反映而出,不仅在于读书也。”由此可见其经历了“饱更忧患,目睹沧桑”之后,通过“实验而悟”,提出了与程朱理学不同的见解。朱熹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刘尔炘则认为“有理即有气,有气或未岿有理”(见《拙修子太平书》),从而提出“以理驭气”的观点,这与朱熹的“理一分殊”“即物穷理”的观点有着重大的区别。刘尔炘的哲学思想虽以儒家学说为主导,但他对西方哲学也很重视,1916年的《果斋日记》中写道:“近年于温经之余,有志搜讨西人学说,将欲融会贯通,铸中西为一冶……独恨精力已衰,老将至矣!不能遂中西一冶之志,纳世界于无争,进人群于相善,其待诸后世之人乎?”足见他已经意识到研究西方哲学的重要性。他还说:“各国近世之学术,待当博览研究以定其是非,当世人才之学术皆当详细考求以明其得失,惜乎得书甚难。”在图书资料极其缺乏的条件下,他阅读了培根笛卡尔牛顿赫胥黎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研究了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研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基础知识,比较了中西学术、学风之优劣。他在《果斋日记》中写道:“得意之人每言人,失意之人每言天,亦古今中外之通例乎?今欧洲盛矣,其国人精神意气,往往专尊人力,几疑天命之无权,世之骄子大抵如是。中国衰矣!其国人心思言论,往往顿归天命,几疑人力之无用,世之败子大抵如是。噫!皆非知道者也。”他把“顿归天命”与“世之败子”联系起来,真可谓理学家研究西方哲学后的一大收获。他还在《拙修子太平书》中说:“孔学化重保守,其流弊必致萎靡不振……科学化以进步为特长,纳世人于嗜欲攻取之途,争夺不已。”足见先生通过中西学术的对比研究,使他的视野与思路大为开阔,哲学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拙修子太平书》之所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有得于中西学术对比之研究。一位清朝遗老,哲学思想能有如此大的转变,实属难得。

刘尔炘著作

刘尔炘的后半生主要从事地方社会公益事业。1912年,刘尔炘任甘肃省临时议会副议长。1913年,提出发展甘肃地方实业的办法及章程;1915年,创办甘肃公立图书馆,推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同年创立陇右实业待行社;1919年,主持修建兰州五泉山,工程历时五年半,于1924年竣工,他所著的《兰州五泉山修建记》详记其事。1920年,甘肃海原大地震,他被委任为赈灾筹账处总绅,负责救灾工作。1922年,创建五泉图书馆、小西湖等名胜。1924年,开办了儒医精舍和医学讲习所,创设同仁施医馆(次年更名为皋兰同仁厨);1926年,创办丰黎义仓。1928年,当他65 岁时便将所管的“八社”全部交地方人士掌管,他自己则退出社会公益事务,专心致力于哲学专著《拙修子太平书》的撰写,并开始习画。民国十八年(1929年),因甘肃50多县大旱,导致大饥荒,饿死140 多万人,病死60 多万人,仅兰州地区就有灾民13.8 万人。刘尔炘立即在木塔寺、官园开丰黎义仓平粜,同时在黄河北庙滩子、东稍门、雷坛设省垣粥厂,给灾民放舍饭,救活灾民众多。

刘尔炘病故后,邑人乡贤敬仰他热忱公益,遗业惠民;文化教育界人士思念他的教泽,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办,于1935年在五泉山为他立了一尊铜像,在五泉山层碧山庄设“果斋祠”,以志纪念。1935年10月27 日下午举行揭幕仪式,众多市民踊跃参加。不意东关火药库爆炸,使许多市民得以保全生命。因此,兰州人常说:“刘大人走了,还在拯救百姓。”1940年,他的学生赵元贞先生创办“志果中学”于兰州府文庙,以纪念和继承恩师的教诲。1953年改名为兰州第二中学。(www.xing528.com)

刘尔炘《兰州五泉山修建记》
乐善书局石印《重修皋兰县志》

刘尔炘两任兰州府立五泉书院山长。他教导诸生树立为国为民而学的志向;勉励他们力求实学,多读经史;鼓励他们力戒人云亦云恶习,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刘尔炘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他好学不倦,尤喜攻读经史,著作甚丰,著有《果斋前集》《果斋续集》《果斋别集》《果斋日记》《果斋一隙记》《劝学迩言》《授经日记》《辛壬赈灾记》《春秋大旨提纲表》《拙修子太平书》《兰州五泉山修建记》《陇右铁余集》等书。他还擅长书法,晚年习画,以梅、兰见长,所撰白话楹联也颇富有哲理

刘尔炘的主要文学作品收录在他的《果斋前集》《果斋续集》《果斋别集》中。最能体现刘尔炘创作成就的是他的文章,其文章各体兼备,包括记、说、序、书、传、墓表、碑、寿序、启、祭文等,且多与兰州有关,如《兰州五泉太昊宫记》《皋兰兴文社公立两等小学堂记》《皋兰县文庙记》《兰州修学社记》等。他的散文既吸收了传统古文的精华,又融会了近代白话文的语词和表现手法,如行云流水般轻松自然。刘尔炘也创作了一些语录体散文,大多属格言警句,每条短的仅十数字,长的也不过一二百字,内容涉及求学、修身、做人、处事、施政等方面。

《劝学迩言》

《果斋续集》

刘尔炘书法

刘尔炘的诗歌作品有以感恩报国为主题,也有抒情闲适之作,如“小桥流水绿杨村,犹是羲皇旧子孙。锄罢晓烟贪午睡,不知人世有黄昏”(《杂感》)。

刘尔炘才思敏捷,诗词功底非凡,所以他亦擅长撰写楹联。所题楹联大多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国家时局的关注。如题图书馆大门联:“收全球东西四五千年中巨制零篇各分门径,俾大河南北七八十县内后生小子都有师承”;题高等学堂:“五大洲同在地球何故人强我弱,二三子欲擎天柱当思日异月新”等。此外,他还在兰州许多名胜古迹留下了楹联。如题五泉山:“以阴阳消长,定世界安危”;“天与三台座,名成八阵图”;“为千秋绵绝学,留一线是微阳”;“作雨还云,随时天趣;钟灵毓秀,他日人才”;“红杏在林,是有真宰;绿杉野屋,说我会听”等。题白塔山:“睁眼看凡人,为消除怪雨盲风,拨开云雾;叩头求上帝,快吩咐恒星列宿,整顿乾坤”;“佛老识天倪,不受五行束缚;圣贤重人事,能开万世太平”等。题小西湖:“只我生六十年中,便见兹秋水一泓,沧桑几度;任他到万千劫后,总有个春风二月,花鸟重来”;“何必说杭州,能逍遥故国山河,头上有天皆乐土;既然通瀚海,莫辜负边关风月,眼前余地是欢场”;“与天时要息息相关,趁春雨春风,松梅兰竹齐下种;愿他日举欣欣未告,说山南山北,根楠杞梓尽成材”等。这些楹联立意奇远,构思精妙,语言清丽,对仗工整,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妙造自然、飘逸洒脱,发人深省,成为兰州各旅游景点丰厚的文化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