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立西北图书馆:千载芸香,城关典籍溯源

国立西北图书馆:千载芸香,城关典籍溯源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经一年多的积极努力,国立西北图书馆于1944年6 月1 日筹备就绪,刘国钧任馆长,选定7 月7 日抗战七周年纪念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抗战胜利后,在地方名人学士的极力呼吁下,教育部才下令复馆,并将国立西北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兰州图书馆,刘国钧仍任馆长,并于1947年2 月11 日再度恢复开馆。国立西北图书馆馆长刘国钧国立西北图书馆成立之初,聘用职员32 人。

国立西北图书馆:千载芸香,城关典籍溯源

国立西北图书馆创建于抗日战争期间,兰州成为战略大后方引起了国人的重视,提出了“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口号。为适应建设大西北的需要,1942年,国民政府在重庆召开了第三届国民参政会议,通过了创设国立西北图书馆(初名)的议案,并选定甘肃兰州为图书馆的馆址。1942年2 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聘定刘季洪、蒋复璁、袁同礼、陈训慈、刘国钧、岳良木、郑通和、陈东原、蔡孟坚等9 位著名图书馆学专家及省、市官员,担任国立西北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指定刘国钧任筹备委员会主任。3 月20 日在重庆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预定开办经费40 万元,常年经费20 万元,临时经费70 万元,随即赴兰州开展筹备工作。是年7 月,借兰州省立民众教育馆为筹委会办公地点,并开始招聘人员、购置设备、采集图书等。1944年春,与皋兰县政府协商,租借兰州曹家厅前皋兰书院旧址为临时馆址,进行修缮改造以适应图书馆之用。历经一年多的积极努力,国立西北图书馆于1944年6 月1 日筹备就绪,刘国钧任馆长,选定7 月7 日抗战七周年纪念日正式向公众开放。1945年7 月,刚刚开馆一周年的国立西北图书馆,因经费拮据难以为继而奉令停办。抗战胜利后,在地方名人学士的极力呼吁下,教育部才下令复馆,并将国立西北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兰州图书馆,刘国钧仍任馆长,并于1947年2 月11 日再度恢复开馆。

国立西北图书馆馆长刘国钧

国立西北图书馆成立之初,聘用职员32 人。机构设总务、采访、编目、阅览四个组,聘请何日章、沈学植任总务、采访两组主任。从外地运来图书7050种,杂志281种,报纸15种,加上当地收集的图书资料共计藏书11000 余册。读者服务部门除设图书、报刊等阅览室外,还设有图书影片阅览室,配有两台放映阅读机,由重庆国际学术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按期供给美国出版的最新科学杂志影片,供读者放映阅读。

国立西北图书馆为国家并兼顾地区的综合性图书馆,其任务是保存文献、提高文化,推进开发和建设大西北进程,故对搜集、保存有关西北地区的地方文献极为重视。据统计,当时已收集到的各类地方文献有200 余种,另外还收集到有关西北的金石拓片百余种。当时的中央教育部还将收交的汉简30 根送交国立西北图书馆保存,并成立了西北文物研究室,专门研究和展览西北文物,复馆后改名为西北资料研究室。前后编有《西北问题论文索引》《西北书目提要》等。

1944年10 月,国立西北图书馆创办了《西北文化》周刊(《西北日报》的副刊),主要刊登有关西北文化研究、西北地区图书馆概况等文章资料,共出刊36 期。1947年复馆后,又在《甘肃民国日报》上开辟了“图书”半月刊栏目。(www.xing528.com)

1947年2 月11 日恢复开馆后,划拨中正公园(新中国成立后改名鲁迅公园,即通渭路甘肃省图书馆旧址)为国立兰州图书馆修建馆舍。1948年3 月新建馆舍竣工,4 月1 日迁入。国立兰州图书馆开馆后,其机构在原基础上增设了辅导和特藏两个组,人员增至40 人,教育部又拨给京、沪图书8 万多册。1948年,馆内增设了研究室和特藏室,并举办了馆藏方志展览。

1949年8 月兰州解放,11 月甘肃省立兰州图书馆奉令并入国立兰州图书馆,并改称兰州人民图书馆,隶属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领导。后更名西北人民图书馆,1953年改为甘肃省图书馆,从此揭开了甘肃图书馆事业的新篇章。

《甘肃民国日报》开辟的“图书”半月刊栏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