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版】
(1)
(1局部)
(2)
【释文】
(1局部)贞:洹[1]其作兹邑[2]忧。
洹弗作兹邑[忧]。
(2)丙寅卜,洹其涎[3]。
丙寅卜,洹来水,不[涎]。
【著录】
(1)=《合集》7854正 (2)=《合集》8315
【注释】
[1]洹:洹河,又称洹水、溵水、安阳河。《左传·成公十七年》“声伯梦涉洹”,[1]陆德明《音义》:“洹音桓,一音恒。今土俗音袁。”源出今河南安阳市西北林州市林虑山(据介绍,安阳市水利局认定的洹河源头在林州水帘村),大致往东南方流经安阳市区,在内黄县注入卫河。有学者指出,商代洹河直接注入黄河(当时黄河从今天天津入海)。据卜辞看,当时洹河水流量较大,存在水患。(www.xing528.com)
[3]涎:字形表示一人口中垂涎。此处读为“羡”,表示河水满溢、漫衍。《汉书·沟洫志》:“然河灾之羡溢,害中国也尤甚。”卜辞大意是,洹水涨了,但不会满溢成灾。
【延展阅读】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商代晚期铜鼋,[2]背带四枚箭镞(A)。背甲上有铭文,开头说:
丙申王于洹获。《说文》:“鼋,大鳖。”或可读为驻跸之“跸”。这句话的意思是:丙申这天商王驻跸于洹水岸边获大鳖(B)。同行的“作册般”受到赏赐,制作了这件青铜鼋作纪念。“作册”即周代的“作册内史”,也称“内史”。“般”是人名。以往发表的资料有“作册般鼎”(《集成》2771)、“作册般甗”(《集成》944,C)。作册般甗铭文记载,随商王征伐“人方”,并且用人方一位名为“无敄”的首领作牺牲,举行“宜”祭。作册般随行有功而受到赏赐(D)。这位商王或许是帝辛(纣王)。
(A)
(B)
(C)
(D)
洹河之“洹”,陆德明介绍说当时(隋末唐初)就有三个读音。正规读音,如同齐桓公的“桓”。不同读音,一种读如恒心的“恒”,一种读如姓氏的“袁”。笔者最初接触甲骨文、阅读甲骨文著作时,就把这个字念作“恒”。研究生阶段到安阳游览,在殷墟博物苑旁洹水之畔和同行友人说到“恒河”,才承蒙对方指出读音不对。
现代读音应以“桓”为准。但“洹”字在古代确实有“恒”字的读音,古书中有例可查。例如《文献通考》等书中,把印度的“恒河”写成“洹河”。《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八《四裔考》引《吴船录》:
又西过四大国,至大曲女城,南临滔牟河,北背洹河,塔庙甚多而无僧尼。又西二程,有宝阶故基。又西至波罗奈国,两城相距五里,南临洹河。又西北十许里,至鹿野苑,塔庙佛迹最伙。业(引按,指宋代曾到印度求法的僧人继业)自云别有传记,今不传矣。南行十里,渡洹河,河南有大浮屠。书中提到的这条河流“洹河”,无疑就是今天说的“恒河”(Ganges River)。魏晋以来文献一般都写作“恒”,常有“恒河沙”的说法。《吴船录》是南宋范成大的一部笔记,《文献通考》是宋末元初马端临的代表作。看来宋元时代也有把“洹”字念成“恒”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