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戊罙伐工方,商王的独特选择

戊罙伐工方,商王的独特选择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戊罙伐[17]工方……卜辞之意,工方来侵,但商王不宜亲自出战,因为得不到天地神明保护。卜辞说,工方调动方的力量攻打吕地。工方能左右方的兵力,可见工方势力极强,凌驾于一般方国之上。[19]卜辞之意,商王占卜说,有事要处理,工方代表会来协助。可以说“沚”是商朝西部防卫工方等势力的一道屏障。沚地遭工方侵扰,商王势必要有所行动。6160说沚称册“工方”,“”字罗振玉先生释读为“”。

戊罙伐工方,商王的独特选择

【图版】

(1)

(2)

(3)

(4)

(5)

(6)

(7)

【释文】

(1)癸未卜,……

癸巳卜,贞:旬无忧。王占曰,有求(咎)[1],其有来艰[2]。气(迄)至[3]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沚告曰,土方围(?)于我东鄙[4][5]二邑。工方[6]亦侵我西鄙田。王占曰,有求(咎),其有来艰自西,迄至七日己巳,允有来艰自西。友角[7]告曰,工方出,侵我示、[8]七十五人。

癸卯卜,贞:旬亡忧。王占曰,有求,其有来艰。五日丁未,允有来艰。饮[9]御自强圉[10],六月。

…………

……五月。

(2)……贞:工方出,不隹(唯)我……

壬子卜,贞:工方出,隹(唯)我……

……争贞:沚称册[11],王比[12]伐土方……

(3)……有异[13],吉,受又(祐)。其隹(唯)壬,不吉。

(4)癸酉卜,争贞:王(勿)逆伐[14]工方,上下弗若[15],不我其受……

(5)□丑卜,贞:令戌[16]来……戊罙伐[17]工方……七月。

(6)丙辰卜,贞:曰,工方以方敦[18]吕,允……

(7)丁酉卜,亘贞:工王事[19]

贞:王曰,工来。二告。

【著录】

(1)=《合集》6057正[20]  (2)=《英藏》545正  (3)=《英藏》545反  (4)=《合集》6201  (5)=《合集》6379正  (6)=《合集》8610正  (7)=《合集》5445正

【注释】

[1]求:字形象一种多足虫,古称“蛛”。此处读为“咎”,表灾害之意。

[2]艰:危害。

[3]气:甲骨文写作上下两长横,中间一短横。此处读为“迄”,意思是终于、终究。“迄至某日”相当于说“后来到了某天”。从癸巳开始数,丁酉是第五天。另一条卜辞是癸卯日占卜,丁未是第五天。

[4]鄙:指边境城邑。《左传·隐公元年》郑国共叔段“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据杜预注,鄙即郑国边邑。

[5]:字形表示用戈勾取草木。学者释读为“捷”或“翦”,表攻取、俘获之意。

[6]工:甲骨文作“”、“”,从工、从口。甲骨文字“从口与否每相通”,为行文便利,直接释写为“工”。[21]本版卜辞占卜西部边境会不会有麻烦。如癸巳日占卜,商王根据龟甲上的裂纹,判断西部将有不好的事发生。到第五天丁酉,西部“沚”地有人来报告,工方侵扰当地农田。工方的势力范围可能在今山西石楼、陕西绥德一带。或认为此字是羯鼓之侧视形,释为“曷”,读为“羯”。

[7]:商王朝西北方的古代国族。就字形而言,音符是“”(延展阅读B、C),甲骨文写作“”,西周金文写作“”。在此读为“徵”(和澄清的“澄”读音相同),今陕西澄城一带。汉代以前称“徵”,例见《左传·文公十年》、《史记·河渠书》等。

[8]示田:指“示麋”这地方或“示”、“”两处的农田。《合集》6063反有地名或国族名“示”,或读为“祁”,隶今山西晋中市。(www.xing528.com)

[9]饮:人从酒器中饮酒的表意字。

[10]自强圉:强,此处是地名。圉,此处可能指受到监禁的人。“圉”字所从的“”,象一种枷锁,在卜辞中有钳制、胁迫、夹击等意思。后面残辞有“”字,很可能就是对工方进行夹击的意思。此处辞意不太清晰,或认为“自”字之前有缺字。

[11]称册:或认为是双手举册,接受册命之意。或认为是称述、传达商王之命令。

[12]比:协同作战(参看本章“妇好”条)。

[13]异:字形表示以手持槌敲打橛杙。甲骨文中多读作奇异的“异”。作名词时,指不同寻常的情况、景象等。

[14]逆伐:迎击。《孙子兵法》:“高陵勿向,背邱勿逆。”杜牧注:“敌在高处,不可仰攻;敌倚邱山下来求战,不可迎之。”或理解为阻击。《周礼·夏官·田仆》“设驱逆之车”,郑玄注:“逆,衙还之,使不出围。”围指猎场,打猎时有专人负责拦截那些试图逃出狩猎范围的猎物。“衙”是“御”的通假字,表示拦截、阻击。

[15]上下弗若:上下,代指天地神明。《书·召诰》:“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孔颖达正义:“举天地则百神之祀皆慎之也。”“若”字作“”、“”,象一人理顺头发,此处表顺利之意。卜辞之意,工方来侵,但商王不宜亲自出战,因为得不到天地神明保护。商王出战,对我方没有好处。

[16]戊:象斧钺之形。这里是一个方国名,曾遭工方入侵(如《合集》6373)。此处可见商王朝联合戊的力量一起伐工方。

[17]罙:写作“”、“”,表示手探入容器底部取物。在和战争有关的卜辞中的“罙”,有学者读为“探”,探伐是试探性地攻击;也有学者读为“深”,深伐是深入敌方阵地作战。

[18]敦:挞伐之意。卜辞说,工方调动方的力量攻打吕地。辞中“以”字可以理解为“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传:“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工方能左右方的兵力,可见工方势力极强,凌驾于一般方国之上。具体地望不明,其字形,是“鬲”的象形文中有“辰”,读音大概和“辰”相近。

[19]卜辞之意,商王占卜说,有事要处理,工方代表会来协助。[22]

【延展阅读】

武丁在位某年五月的一天,商王命例行占卜,看未来十天内边疆是否平安无事。商王根据龟甲上显示的裂纹,认为西方将有不祥之事。第五天,西部沚、长两地相继有人来报告工方入侵(《合集》6057正),这无疑是对商王朝主权的挑衅。

沚原来是商王国西部的敌对国(如《屯南》4090称之为“沚方”,曾是个独立方国),后表示臣服。商王曾派人去当地镇抚(如《合集》175),也曾到该地行猎(如《合集》9572)。武丁在位时,该国有位名“”的人在商王朝做官,地位较显赫,《合集》5945称之为“伯”(花东卜辞的“伯戓”,裘锡圭先生认为是“伯”,也就是“泣”),表明其身份是诸侯。甲骨文中涉及沚的卜辞超过300版。他曾经参加祭祀商先王太甲的活动,并在祭祀典礼中“称册”(《合集》6087正、6134等)。可以说“沚”是商朝西部防卫工方等势力的一道屏障。犹如晚商时代的“崇”,是防范关中周人势力的屏障。沚地遭工方侵扰,商王势必要有所行动。6160说沚称册“工方”(A),“”字罗振玉先生释读为“”。《说文》:“,告也。”何琳仪、黄锡全先生认为是“册”的分化字,并引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说法:“简牍曰册,以简告诫曰。”于省吾先生读“”为“刊”,有砍杀之意。李学勤先生认为,卜辞说某方国,就是宣告某方的罪责。“工方”就是发表声明谴责工方。亦即《国语》祭公谋父所言“文告之辞”。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派遣朝中将领“以众伐工(方)”(如《合集》26、28等)。

商王朝先发表严正声明,谴责工方挑起战争的不恰当行为。《合集》

(A)

(B)

(C)

工方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武器装备很不错,青铜质地的头盔、兵器都已齐备。山西柳林曾出土青铜头盔、矛、斧和钺(图D、E、F[23]),李伯谦先生把这一批青铜器归为石楼—绥德铜器群B类,并认为是工方遗物。

(E)

(D)

(F)

知己知彼,是作战要点。甲骨文中常常见到商王命人侦察敌情,也许还有专门的侦察机构。当时有人对敌方进行“目”(《合集》6194)、“视”(《合集》6167)、“望”(《合集》6189)的活动,大概都是侦察、刺探其活动规律、行进路线、作战计划等。笼统而言,目、视、望词义相通。区别而言,“目”为注视,相当于今天说的“盯住”;“视”有观察、察看之意;“望”有刺探之意。所获情报会及时反馈给商王。有时是一般性的内容,报告工方“出”;有时是“大出”或“亦出”(如《合集》6118,关于“亦出”,胡厚宣先生说是大举出动或夜晚出动);此外还会跟踪报告其所到之处,如“工方至于原”(《合集》6128)、“至于臿”(《合集》6131正)等。

为获神明保佑,商王还向他们汇报工方的动向。例如《合集》6131正就有“告工方于示壬”、“上甲”两位先公先王的刻辞。每次敌军入侵,派何人出征应战,也需慎重选择,有时商王会御驾亲征(《合集》6096正:“工方出,王自征。”)。

关于作战方式,缺乏详细资料。卜辞有时仅说“伐”,有时说“步伐”(如《合集》6292),胡厚宣先生说是步兵作战。学者一般认为,商王朝的车兵到武丁时才逐渐出现,廪辛、康丁以后才成规模。“步伐”就是“伐”。商朝军队编制及规模,甲骨文所见至少有三“师”、“旅”等,如:

(G局部)丁酉,贞:王作三师,右、中、左。

(H)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

(G)

(G局部)

(H)

例(G)是《合集》33006,辞中有左、中、右三个师。占卜说商王命三师开拔(该例是武乙时期的卜辞,也有学者认为“作”是创建)。例(H)辞中“登”(征用)的战士,就有一万三千人,这条卜辞不完整,征讨对象不详。旅是商朝的一种军事编制,但各“师”、“旅”具体人数不详。例(H)辞中有一万人来源于“旅”,恐怕还只是王朝军队的冰山一角。

商王朝作战时还扶植、联络西部其他方国。这些方国大概也饱受工方入侵之苦,例如“”,《合集》8529记工方进攻“”,《合集》3327记商王“比侯”,即联合该方国迎战。

学者认为,从甲骨文看,经过长期征战,到武丁晚期,工方的威胁已基本解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