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现代预防医学成果

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现代预防医学成果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者。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取决于其排出病原体的量、携带病原体的时间长短、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及防疫措施等。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常呈现为暴发。如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在苍蝇、蝉螂等体表和体内存活数天。

传染病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现代预防医学成果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任何一种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都是病原体和宿主、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这三个环节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就不会发生。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病人

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决于病程的不同阶段所排出的病原体的数量和频度。感染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传染期的长短可以影响到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如传染期短的传染病,继发病常呈成簇出现,传染期长的传染病,继发病常呈陆续出现,其流行病学意义在于,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

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按照其携带状态和疾病分期的关系,分为三类:①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即在潜伏期阶段携带并排出病原体者。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起,到最早开始出现临床症状这一段时期。②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携带和排出病原体者。凡临床症状消失后病原体携带时间在3个月以内者,称为暂时性病原携带者;超过3个月者,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有少数人可以携带终身。在恢复期应多做病原学检查,连续三次以上均为阴性,才视为携带状态被消除。③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者。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取决于其排出病原体的量、携带病原体的时间长短、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及防疫措施等。对饮食服务行业、供水企业、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病原学检查和病后随访,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有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炭疽等。也有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疾病,如人型结核、阿米巴痢疾等。还有以人和动物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如绦虫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动物传染源的种类和密度,以及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疾病传播的条件等。如家养宠物鼠可造成“猴痘”流行。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进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包括三种传播方式:①经飞沫传播。病人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等将病原体随飞沫排入环境,直接被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吸入引起传播;这种传播在一些人口密度大、通风不良和拥挤的公共场所中较易发生。②经飞沫核传播:失去水分只剩下由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飞沫核,悬浮在空气中,并可造成远距离的传播。③经尘埃传播。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或较大飞沫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重新飞扬在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后感染。随地吐痰就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痰中含有大量病原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主要流行特征为:传播广泛,传播途径容易实现,发病率高;春冬季节高发;少年儿童多发;受居住和学习工作环境条件及人口密度影响。

(2)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部分人畜共患疾病及寄生虫病都可经水传播。①经饮用水传播:饮用水被污染,如自来水管网破损污水渗入,或粪便、地面污物等污染水源。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常呈现为暴发。流行特征为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在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处病例,终年不断;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异;停用被污染的水源或者是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②经疫水传播:指接触疫水时,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侵入机体。如血吸虫、钩端螺旋体等。流行特征为病人有疫水接触史,发病有季节性、地区性和职业性,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可致暴发或流行,加强对疫水的处理和个人防护可控制病例发生。

(3)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

食物本身带有病原体或受到病原体污染,又未经彻底消毒或生食、半生食时便可引起传染病的传播,主要包括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流行特征为: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史,不食者不发病;停止污染食物后,暴发可平息。

(4)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①直接接触传播是指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发生的传播,如性传播疾病、狂犬病、鼠咬热。②间接接触传播是指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等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5)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 vector-borne transmission)

机械携带传播:指媒介生物通过接触、反吐和粪便排出病原体,污染食物或餐具,媒介生物仅起机械携带作用。如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在苍蝇、蝉螂等体表和体内存活数天。②生物性传播:指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需要完成其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后(如生长、发育或繁殖等)才具有传染性,这段时间称为外潜伏期,如疟原虫只有通过在按蚊体内发育成熟后才能感染易感者。

(6)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transmission)

有些传染病可通过被污染的土壤传播。一些能形成芽孢的病原体(如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十年之久,通过破损皮肤进入易感者体内,引起感染。有些寄生虫卵从宿主排出后,需在土壤中发育到一定阶段(如钩虫卵发育成丝状蚴、蛔虫卵发育为含杆状蚴的虫卵等),才具有感染易感者的能力。土壤被污染的机会主要有: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掩埋不当而污染土壤。(www.xing528.com)

(7)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如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药品或生物制剂被污染,使用了被病原体污染的血及血液制品等。

(8)围生期传播(perinatal transmission)

围生期传播是指在围生期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也被称为垂直传播或母婴传播。主要传播方式包括:①经胎盘传播。受感染的孕妇经胎盘血液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宫内感染。如风疹、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等。②上行性感染。病原体从孕妇阴道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单纯疱疹病毒等。③分娩时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在通过严重感染的产道时可被感染,淋球菌、疱疹病毒等均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当人群中免疫个体足够多时,由免疫个体构筑的“屏障”使传染源“接触”易感个体的几率减小,虽然此时还有相当比例的易感者存在,但新感染发生的概率却降至很低,从而可阻断传染病的流行,这种现象称为“免疫屏障”现象。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可以增强免疫屏障,阻断或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此外,传染病流行过后或隐性感染也可以降低人群易感性;而新生儿的增加、易感人口的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以及免疫人口的迁出或死亡都可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依赖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这三个环节的连接和延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这3个环节的连接往往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地理气象和生态等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1)对传染源的影响

某些自然生态环境野生动物传染源的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后受到感染。如鼠疫、恙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

(2)对传播途径的影响

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尤为突出,大多数都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分布和季节性增高的特点,如血吸虫病在南方有地方性流行区,该病与钉螺的分布一致;而黑热病则流行在我国长江以北有中华白蛉分布的地区;自然因素可直接影响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如钩虫病主要发生在温暖、潮湿、多雨的夏季。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新的降雨格局,使湿地面积扩大,为蚊蝇孳生和钉螺的繁殖创造了条件;温度的上升也促进了媒介昆虫的繁殖生长,增强了其体内病原体的致病力;这些因素使局限于热带亚热带的传染病蔓延至温带。

(3)对人群易感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通过降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而促进流行过程的发展,如寒冷可减弱呼吸道抵抗力,炎热可减少胃酸的分泌等。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如人们的卫生习惯、卫生条件、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人口流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动荡等。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流行有双向影响。

(1)对传染源的影响

食谱和饮食方式的变化,使原来很少有机会与人接触的病原生物(尤其是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原生物)进入机体;野外探险、森林旅游等,使更多的人接触野外环境;家庭饲养宠物、不洁性行为、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都可能导致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航运速度的不断增快给传染源的控制带来困难,有助于传染病的全球性蔓延。

(2)对传播途径的影响

杀虫剂的滥用使传播媒介耐药性日益增强,如蚊媒对杀虫剂的普遍抗药,严重影响了灭蚊,从而引起了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的流行。环境污染和森林砍伐改变了媒介昆虫的栖息习性,导致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

(3)对人群易感性的影响

易感人口大量流动,为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加强对流动人口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控,是最有效的措施。我国通过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体系对传染病进行预防、管理和监控,消灭了天花,控制了人间鼠疫,并使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也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国家还通过建立规范化的供水系统和排污系统,加强饮用水消毒,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建设公共设施,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等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卫生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