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农自然护理署,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辖下的部门。渔农自然护理前原称为渔农处,成立于1912年,在2000年1月1日更名。更名的原因是为了更能正确反映该部门的职责及其所提供的服务种类,即除了渔业、郊野公园及农业发展外,还包括自然物种的保护。渔农自然护理署的工作包括监察及指导渔业及农业,营运香港各新鲜副食品批发市场,指定及管理郊野公园、特别地区(包括香港湿地公园)、海岸公园(包括地质公园)及海岸保护区,以及规管濒临绝种动物、植物的出入口。并监管动物的福利与控制动植物的传染病,例如禽流感。[38]
渔农自然护理署下辖5个分署:农业分署、渔业分署、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分署、自然护理分署、检验及检疫分署。此外,渔农自然护理署还管理着多个独立的法定委员会。[39]
1.农业分署与渔业分署
农业分署与渔业分署主要的工作宗旨是促进渔农产品的生产及提高渔农业生产力。具体而言,为落实宗旨而进行的工作包括:向本地农民及渔民提供基础设施支援、技术协助及指导、信贷及职业训练;进行有关应用及技术方面的研究,引进现代科技及作业模式,以提高渔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并改善其素质;筹划并推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及服务,以促进渔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蔬菜统营处及鱼类统营处的运作提供行政及技术支援;以及管理政府新鲜副食品批发市场,并监督过时的新鲜副食品批发市场的重建工作。[40]
2.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分署与自然护理分署
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分署与自然护理分署主要的工作宗旨是护理动植物及自然环境;指定及管理郊野公园、特别地区、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以及规管在本港进行的濒危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具体而言,为落实宗旨而进行的工作包括:根据郊野公园条例及海岸公园条例,管理及保护郊野公园、特别地区、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从而达到自然护理、康乐、旅游及教育等目的;促进生物多样性,并推广与环境配合的方式使用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认定有高度科学价值的地点,以列为具有特殊科学价值的地点;就发展建议、规划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估提供有关自然护理方面的意见;监察及审核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条例批准的发展工程而须采取的生态缓解措施;提高市民对自然护理的认识,并执行有关自然护理的法例;透过发牌制度规管濒危物种的国际贸易,并遏制在本港非法买卖濒危物种;米埔及内后海湾拉姆萨尔公约湿地的自然护理及管理工作;以及规划及发展香港湿地公园。[41](www.xing528.com)
3.检验及检疫分署
检验及检疫分署主要负责防止动植物病害的传入及蔓延,保障动物福利,规管禽畜农场用药,提供服务以方便动植物及其副产品的出口,预防狂犬病及执行有关动物福利和入口规定的规例,以及负责有关渔业保护及海鱼养殖方面的规管。具体工作包括:防止及控制狂犬病及其他可传染人类的动物疾病提供检疫服务;检查输入本地的动植物;化验食用动物的疾病及体内的化学物残余;巡查饲养食用动物的农场;巡查展览或售卖动物的店铺及场所;巡查海鱼养殖场;管制破坏性捕鱼方法;以及根据有关法例对违例者进行检控。
该署提供的技术服务包括:就影响渔农业的发展工程评估发放予渔农业者的特惠金;管理农用陂头;签发禽畜农场牌照;签发海鱼养殖场牌照;协助有关动植物及其制成品的出口贸易顺利进行;管制除害剂及规管禽畜农场用药来保障公众卫生;以及监管储蓄互助社及合作社。[42]
4.独立的法定委员会
渔农自然护理署管理的独立的法定委员会分别就其负责的各种事务,履行其法定职能。委员会名单如下:渔农业咨询委员会、农产品奖学基金顾问委员会、动物福利咨询小组、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委员会、保护稀有动植物咨询委员会、鱼类统营顾问委员会、渔业发展贷款基金顾问委员会、嘉道理农业辅助贷款基金委员会、海鱼奖学基金顾问委员会、统营顾问委员会、香港兽医管理局、犬只及猫只分类委员会、狂犬病条例设立的上诉委员团、基因改造生物(管制释出)专家小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