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学生自立品格的理论实证

青少年学生自立品格的理论实证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研究中,青少年学生是指11~18周岁的在校初中生、高中生。这一时期,青少年学生身体迅速发育,自我意识水平不断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明显提高,在心理和行为上具有强烈的自主性。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正是在特定的心理发展特征与任务中进行的。青少年的生理和学习等主要活动的变化,引起了道德发展的种种新需要,并和他们原有的心理、道德水平产生矛盾,构成了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的动力。

青少年学生自立品格的理论实证

(一)青少年学生的界定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儿童走向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48]。在国外,“青少年”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dolescere”,其含义是“发育、成长、长为成年人”。林崇德根据发展心理学对生命全程个体年龄阶段的划分,把青少年期界定为11、12岁~17、18岁,历时6年,相当于中学阶段的中学生。11、12岁~14、15岁称为青春期、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14、15岁~17、18岁称为青年早期,相当于高中阶段[45]。而西方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从青春发育期开始直至完成大学学业这一阶段,即11、12岁~21、22岁,大致相当于人生整个发展历程中的第二个十年。

在本研究中,青少年学生是指11~18周岁的在校初中生高中生

(二)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任务

青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期,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巨变期。这一时期,青少年学生身体迅速发育,自我意识水平不断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明显提高,在心理和行为上具有强烈的自主性。个体在生理、认知、社会性、自我同一性等方面都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决定了青少年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发展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与任务。

1.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发展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急剧增长以及第二性征的发育均在青春期发生。青少年的生理变化会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对其心理发展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而广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社会对这种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度发生作用。生理上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并开始追求独立自主,形成自我意识,适应成人社会。因此,生理发展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任务的先导。

2.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是指与获得、改变和操控知识有关的心理活动[49]。更具体来说,是指个体经由意识活动,认识与了解事物的心理历程,例如语言推理、记忆、判断都可以说是认知活动的一部分。而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获得、改变与操控知识等心理能力的成长[50]。认知发展会反映在个人面对问题时的思维与反应上。青少年的认知水平与儿童相比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其思维方式已达到或接近了思维的最高水平。青少年的脑发育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物前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与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相比,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其思维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青少年能够运用科学假设检验来解决问题;能够有计划和预见性地解决问题;思维更具有抽象性、预测性、灵活性;开始实际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思维。并且,青少年个体情感的丰富、道德的发展、人际交往的扩大、社会行为的增多等也必然要求其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青少年能在学习过程中化被动听命为主动参与,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批判,能达到道德自主,对自己的愿望与行动更为负责。

3.青少年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随着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的变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青少年期的生理、认知和品德的发展变化的特点,也决定着这一时期的社会性发展。社会化指的是学会顺从在其中成长的文化期望的过程,而道德发展通常被看作是社会化的一个方面。社会性人际交往是指个体间通过某种方式的接触,在行为和心理层面彼此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青春期,青少年开始追求独立自主,形成自我意识,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学习成人以适应成人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成熟。还要求青少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加独立自主,能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负责,不断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与同学、老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与危机[54]。每一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对于所有成长阶段,他把最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青春期这一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的开始阶段。青少年正处于第五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克服同一性混乱。随着青春期的来临,身体迅速成长并以奇特的方式变化并困扰着他们,社会角色采用新的形式,在儿童时期对自己所持的观点不再适合他们的新形象和对异性的新感觉,成人和同龄人对他们有了新期望,由此造成的青春期早期的混乱被埃里克森称为同一性危机。当青少年有清晰而正确的自我同一性,便有勇气进行选择,忠于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将选择实现。

Blos认为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必须走出对家庭的依赖,摆脱复制的形象,架构出成熟、独立的自我[56]。而Hoff man认为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过程是个体第二次断乳期,其实质是包括功能独立、态度独立、情绪独立、冲突独立的“心理分离过程”[57]。Josselson认为“分离-个体化”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并非直线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递归的关系,并且以自律为中介[58],自律是一种自我管理与独立状态,也是一种独立判断与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能力。

(三)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

在发展心理学中,道德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道德行为的过程。道德的发展要通过实践并经历一定的发展过程。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正是在特定的心理发展特征与任务中进行的。青少年的生理和学习等主要活动的变化,引起了道德发展的种种新需要,并和他们原有的心理、道德水平产生矛盾,构成了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的动力。其中,生理发展是基础,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是个人道德发展的关键因素。

林崇德指出,青少年道德发展处于动荡性向成熟型过渡的阶段,存在着关键期和成熟期,并且有以下特征: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位置;道德心理中自我意识的明显化;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道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一致性;道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53]。(www.xing528.com)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水平,揭示了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上的准则;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和公道的公正;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儿童从10岁以后进入自律道德阶段,能够认识到规则可以怀疑和改变,违反规则并非总是错误的,也不一定非要受惩罚。判断行为时不仅考虑后果,还要考虑动机。

科尔伯格从认知发展角度提出了道德推理发展的系统理论,将道德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划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定向、天真的利己主义)、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规范)、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普遍的伦理原则)。青春期的道德判断主要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主。在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遵守规则的个体是为了得到奖赏和满足个人的需要。到了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主要是根据人们的意图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青春期的个体大约有80%的人处于这两个阶段[60]。这时自我物质利益还决定着他们的价值选择的大多数方面,但与10岁儿童相比,他们的前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有所下降,第三阶段道德判断将起主要作用。到青年初期,第三阶段的道德判断逐渐占据优势。在这一时期,处于第二阶段道德判断的人数迅速下降,同时也出现了第四阶段的道德判断,在第四阶段,个体思维就受到内部支配,具有了理性思考的能力。青年期时,处于第四阶段的人数明显增加,对社会责任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持等在道德判断中所占的比例也更多。总之,青少年道德推理的发展趋势是从前习俗思维向更为习俗化的推理水平转变[45]。一些青少年开始把道德看做他们身份特征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诚实、公正以及关心他人的人。

(四)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的操作定义

1.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各维度的操作性定义

本研究从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征入手,根据已有研究中自立的结构,结合道德研究所涉及的各领域,并参考我国历史文化中对自立的认识,在有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尝试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自立分为理性品质、日常素养、社会责任、行为文明、诚实守信五个维度,如图5-1。鉴于在下一步的问卷编制过程中还会对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因而这一维度结构也将随因素分析的过程不断修正。

图5-1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结构模型示意图

理性品质:青少年的思维处在形式运算阶段,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了辩证思维,运用概念、推理、逻辑法则的能力不断发展,自我思考和探索能力明显提高,理性的意志、判断和选择成为道德自立的重要部分。同时会表现出坚韧性,具有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失调,易冲动,理性还包括了对过度的财富、名望、地位和欲望的自觉克制,以及靠自身努力的获取,体现在勤奋等方面。而随着情绪调控能力逐渐提高,也能更好地克制冲动。能够自觉判断是非善恶,获得遵守纪律的自律性。夏凌翔发现,传统文化中的自立还含有主动性的特点,如好学、勤学、力行等[4]。古籍中的自立强调“修身”,学习是自立的主要途径[5]

操作性定义为:青少年在道德发展过程中,随着思维、推理判断等认知能力的提高,掌握是非判断标准,并主动按该标准表现道德行为,形成健全价值观,进入道德自律期,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对道德概念自己判断、自己行动、自己做主,对自己的行为和意愿负责,表现出自尊、自爱、自律、不骄傲、不虚荣、有理想、有希望、坚韧、开拓、勇敢、克制等优秀品质。

日常素养:青少年在情感上和行为上都要求独立,尤其是在日常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逐渐在日常生活里形成自己的思想,养成自己的习惯。走出对家庭的依赖,摆脱复制的形象,架构出成熟、独立的自我,这也是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素养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少年在平时生活中逐渐将外在准则内化为自身素养,与道德相联系。反过来,日常的点滴行为也反映了青少年学生自内向外的态度。

操作性定义为:青少年在道德发展过程中,随着独立自主的社会性活动的增多,在日常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习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自己思考、自己做主、养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日常习惯,对自己的行为和意愿负责。表现出节俭、守时、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不在物质上相互攀比、节约水电、谦让他人、勤奋、刻苦、宽容、虚心等优秀品质。

社会责任:责任的第一方面是对过失的归因,第二个方面是义务[59]。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自我意识高涨,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同时生理迅速发展,接近成人水平,能逐渐担负起责任。道德自立的责任有两个层面,一是对自我负责,这一时期,青少年体验着“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适应社会”等自我同一性的主观感受;二是涉及人际关系方面,对他人、集体、国家负责任,体现在助人为乐、制止侵犯、爱护动植物、关心亲人、承担家务等。集体荣誉感、爱国情感逐渐增强,表现出热心公益、献血捐款、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奉献社会等道德情感。

操作性定义为:青少年在道德发展过程中,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提高,观点采择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逐渐增强,能主动对自己负责任,对他人、集体、国家负责任。表现出助人为乐、制止侵犯、爱护动植物、集体荣誉感、集体责任心、爱国情感、关心社会、募捐献血、关爱他人、承担义务等优秀品质。

行为文明:行为文明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它给予他人道德评判的直观感受,因而是评判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十分注重文明礼貌,是修身自立的重要内容。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能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待人有礼等优秀品质。

操作性定义为:青少年在道德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性与人际交往的发展,在待人接物中能自觉做到行为举止、语言文明,能自觉按社会准则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具体表现为自觉排队、不闯红灯、文明旅游、待人有礼、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卫生、遵守校规、遵守公共场合礼仪等。

诚实守信:从词源学角度看,诚信意指诚实守信。在伦理学语义上,诚信意指一个人在心意、言语和行动上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真诚无妄、信实无欺、信任无疑。在儒家思想中,“诚”是主体至高的心灵境界,是主体道德意识与客观道德法则的统一。“信”被儒家视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在孔子眼里,“信”就是对他人的诚实,讲求兑现承诺,以示不欺,有公平公正的内涵。从幼儿就开始进行的诚实、不说谎等简单诚信教育,通过青春期自身不断的发展,从被动服从变为自觉遵守,主动对自己的所有行为和想法负责,是道德自立的重要体现。自立水平较高的青少年都有着较高的诚信意识。

操作性定义为:青少年在道德发展过程中,随着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同一性发展,能够在诚信方面摆脱监督,逐步变为主动自己判断、自己行动、自己做主,对自己的行为和意愿负责。对内表现在不撒谎、拾金不昧、考试不作弊等方面;对外表现在待人诚恳、公平公正、不散布谣言、借东西归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方面。

2.道德自立的操作性定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征入手,根据已有研究中自立的相关描述,在对有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将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操作性定义为:青少年学生在阶段性心理特征发展过程中,在理性品质、日常素养、社会责任、行为文明、诚实守信等道德有关方面所表现出的摆脱依赖,自己判断、自己行动、自己做主,对自己的行为和意愿负责的特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