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中的陶渊明法理思想》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中的陶渊明法理思想》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便是隐居生活,其诗文也受到后人的一致好评,其中含有丰富的法理学思想。尽管陶渊明道出了人类的共同理想,但不是用积极的方式去争取,而是采取与世隔绝的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尽管陶渊明这两句话讲的是人生哲理,但对法理学有重大借鉴意义,我们在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要认真总结、借鉴和升华。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中的陶渊明法理思想》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其曾祖父陶侃系东晋名臣,其父亦曾入仕,但在陶潜年幼时便已去世。因此,陶氏在当时显系寒门,这在氏族门阀当政的东晋,显然是没有出路的。陶渊明虽经过努力,当过彭泽县令,但为官80余日便辞官而归,虽博学多才,也只能长期隐居世外桃源”。即便是隐居生活,其诗文也受到后人的一致好评,其中含有丰富的法理学思想。如宋代大儒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15],其文不仅文章深刻,而且法意很浓。

1.《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世界

在这个理想世界里,人们享受着和平宁静的生活,这里没有苛捐杂税,没有人剥削人的情况。和平、自由、宁静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公平、正义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也是法理学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也是法理学倡导的人权保障的生动体现。

2.《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

由人间回归自然,这是对人性的重新发现。法理学强调人是法律之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博爱。当然,法理学要求的是人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自由和人权保障。尽管陶渊明道出了人类的共同理想,但不是用积极的方式去争取,而是采取与世隔绝的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就是说虽然理想是好的,但仅仅是虚构的,需要人去争取,而不能逃避现实。这种虚构理想世界的做法,在西方也有“乌托邦”“利维坦”以及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但不能停留在虚构中,而应体现于行动中。(www.xing528.com)

3.陶渊明有些警句是值得弘扬的

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便是发人深省的格言。的确,人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既要总结本人的经验和教训,又要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要做到古为今用,认真借鉴我国古代的法治资源。尽管陶渊明这两句话讲的是人生哲理,但对法理学有重大借鉴意义,我们在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要认真总结、借鉴和升华。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承汉魏之风骨、接魏晋之风流,既有古诗的质朴,也具民歌之自然。其中,不乏深刻的哲理,内涵法理之奥秘,值得我们学习、总结、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