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问题的兴起,是西方现代性社会生成的理论后果,是对西方社会古今之变的一种理解和解释的努力。价值观领域具体观点的纷争和多岐,本身又是现代性的个人主义和差异性等原则的理论表现。前者比后者更为根本。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其突出的意义在于对现代性社会生成和演变的批判性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的经典内涵,既有利于“祛”现代性生存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种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之“魅”,又有利于我们在充分重视现代性世界历史天命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制约作用的基础上,看到中国独特发展道路可能具有的超越一般现代性发展方式的世界历史意义,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充分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众所周知,在西方,关于“价值”问题的哲学探讨是随着19世纪后期新康德主义学派的兴起而进入思想史视野的;在我国,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而展开的。但无论中外,以“价值哲学”命名的理论研究,从一开始就不局限于新康德主义所谓“价值哲学”学派的主题和观点,甚至在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学派内部,也已经用“价值”和“价值哲学”的名义对西方思想史和当代哲学问题做出了广泛的探讨,我国学者更加把相关的讨论延伸到了对中国古代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可以说,经过近四十年来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或价值观的学术讨论,已经从最初的尝试性探索,发展到了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地步。但在笔者看来,大多数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或价值观的讨论,更多的是立足于作为部门哲学的价值哲学立场的,这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部门化的趋势虽然会取得一些理论成果,却容易因此迷失了马克思主义的初衷和主旨,从而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价值观冲突和竞争中所本应具有的理论力量。因此,我们认为,要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和当代意义,首先还是需要从思想史出发,在理论根基上对价值观问题的由来和旨趣做一番深入的考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