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西方现代社会的发端是狭义的“市民社会”的兴起,并由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解放”运动,诸多社会因素与政治领域分离开来,但并不等于“政治”维度因此就萎缩了不重要了。相反,只不过是的确存在一种政治形态的古今转换罢了。可以说,迄今为止,政治维度仍然是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维度之一。因此,在厘清了马克思对西方现代性社会经济维度的批判性分析之外,我们来专门考察一下他对现代性政治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简单回应一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改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预期下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与此预期和任务相适应,我们要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革命性维度与建设性维度的内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的罗骞教授可谓先知先觉,在其2014年出版的专著《走向建构性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建构性政治”概念,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给出了一个尝试性的解读方案:在保持历史唯物主义亦即对整个现代文明的批判与超越视野的基础上,着力阐发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建构性,将当代中国政治实践视为一个不断超越既定现实、向未来开放的存在过程和实践建构的可能性空间。(www.xing528.com)
“建构性政治”概念的提出,是恰当理解当下中国政治生活现实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理论主张。本节的目标是,通过厘清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和现代政治自身的批判性分析,来呼应当代中国“建构性政治”实践的理论吁求,呈现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黑格尔对现代政治的哲学分析,以及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和现代政治自身的批判,对于理解“建构性政治”概念的确切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虽然中西方文明有着根本不同的伦理精神基础,但黑格尔和马克思共同认可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基本理论框架,对分析中国政治传统与当下政治现实仍然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黑格尔的国家主义立场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本位,恰好构成“建构性政治”之“建构性”的两个基本维度,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则提示我们在注重“建构性政治”的现存性和结构性维度的同时,不遗忘政治生活本身的历史性和过程性维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