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处闹元宵,只是正月十五日这一天,而兴宁地方的赏灯节,则是从初八日开始,一直闹到二十日!
兴宁市,是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县级市。这里繁衍生息着一百万客家人,星罗棋布着数不尽的客家特色民居——围龙屋。
客家围龙屋,是中国五大传统民居之一。客家围龙屋遍布梅州、河源各县区,而在有“中国围龙屋之乡”称号的兴宁,围龙屋更是类型多样,历史悠久,面积庞大,其中建筑时间在四百年以上的有三百三十一座;建筑面积在五千平方米以上的有一千五百四十四座。
围龙屋,是客家人聚族群居的建筑群,其主体结构是“一进三厅”加上一“围”或数“围”。所谓“围”,也叫“围龙”,就是把一列几十间、上百间乃至几百间房子建筑成一段半圆的弧线,围住“一进三厅”这个核心;三厅,就是上中下三个大厅。下厅向外开大门,“围龙”的两端是小门,与大门排成一条直线,从而使整个围龙屋形成一个半圆形。小的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五条“围龙”,可以住一两百乃至几百户人家。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小门前面必有一块长方形大禾坪和一口半月形池塘。房屋主体这个半月形和池塘这个半月形,加上中间的禾坪,刚好是一个大圆,一个前后对称的“太极圈”!清末民初以降,西风东渐,四方形甚至加炮楼的所谓“四角楼”逐渐盛行,但其核心建筑——三个大厅,大小门成一直线,大禾坪和大池塘等形制则始终保持不变,其围龙屋文化依然一脉相承。
当一个围龙屋的人口繁衍到一定程度之时,其中某一房某一派就会另外新建一个围龙屋。相对而言,新建的叫“新屋家”,祖屋就叫“老屋家”。例如笔者所在的老朱屋,始建于明末清初,三百多年来,已经先后繁衍了十五个“新屋家”。(www.xing528.com)
这一个个围龙屋,就是赏灯节的个体单位,每一个围龙屋用一天时间赏灯。
赏灯时间,各个围龙屋前后不一,原则上是有血缘传承关系的一群围龙屋中,“老屋家”的赏灯时间必定在“新屋家”之后。例如,某村李姓老屋家的赏灯日子是正月十四日,那么,所有由该屋分出去的新屋家的赏灯日子,必定在十三日之前,最前至初八日。而且,所有新屋家的住户,皆有资格参与老屋家的赏灯活动。因为这个缘故,亲戚、朋友各个家庭之间,可能天天有人赏灯,大家可以轮流着走动,忙忙碌碌。这段时间的乡村间,处处熙熙攘攘,锣鼓爆竹喧天,夜以继日,热闹非凡。那年味,那节味,没法形容!
围龙屋的上中下三个大厅、大门、禾坪,就是赏灯活动的主要舞台。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兴宁人盖新屋不再崇尚群居的围龙屋,都纷纷建起了单家独院的楼房,甚至住到圩镇、城市里去了,但是,到了赏灯时节,他们还是要回归围龙屋的集体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