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儒
多年以后,每当面对傍晚袭来的滂沱大雨,童年在围龙屋中厅赏雨的一幕总会浮现在眼前。
那是1985年暑假。印象中,那天我们刚吃完晚饭,天还没黑,呼啦啦的一阵猛风吹来。
“打台风了”,爷爷走到天井边,遥望着天边黑压压的云说:“马上就要下大雨了。”倚在厨房门边,我望着走廊檐角,那只硬币大小的蜘蛛一改平日稳坐钓鱼台的沉稳,快速退缩回瓦片间隙中。
低飞的燕子急急地掠过天井过道,闪电下乌黑发亮的燕尾在吹得歪歪斜斜的凤仙花上飘过去。燕子从中厅闯到上厅,又从中间的走廊飞到隔壁的上厅,电闪雷鸣中惊慌失措的它,是不是在面对精巧的围龙屋结构时瞬间迷路了,一时找不到自己筑在此地的巢穴?
斜斜阵雨横扫过来,蜘蛛精心编织的八卦网瞬间破碎。爷爷坐在中厅里放着的一张藤椅上,与金松叔公信马由缰聊着天,他们从台风、收成聊到了兴宁的围龙屋。
从中厅向外望去,大门口禾坪外,宽阔的池塘一片白茫茫,乌黑的天边,一道又一道闪电紧赶着,像是数条正忙着抢夺龙珠的火龙,“你方唱罢我登场”,隆隆的雷声下,当时才十岁的我坐在板凳上,认真倾听着老人的交谈。(www.xing528.com)
“兴宁历史最悠久的围龙屋要数‘九厅十八井’”,爷爷说,“九厅十八井”兴建于宋代。
他们聊起“九厅十八井”、花螺墩、磬安围、进士第、善述围等兴宁围龙屋的精美结构和传说。这一个个名字就如同种子般,牢牢地扎入我的记忆中。
据统计资料显示,地处粤东北的兴宁市作为围龙屋兴盛时期的客家民系成熟地,境内保存较好的围龙屋数量多达四千八百座,其中建筑时间在四百年以上的有三百三十一座,五百年以上的有八十九座,堪称是客家围龙屋的博物馆。
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其中,围龙屋又被称为“世界民居奇葩”。拿兴宁围龙屋来说,当地禾坪前一般都挖有半月形的池塘,半圆的池塘与围龙屋和堂横屋之间半月形斜坡地面(又称“化胎”)构成“天圆”,而堂横屋象征“地方”,通过巧妙的布局表达了“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出“阴阳合德”的心态。这里的围龙屋建筑结构前低后高,有利于采光、通风。在上、中、下厅之间均建有天井,具有蓄水、排水、排污、防洪等功能,屋内还分别建有卧室、厨房、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将加工、贮存、晾晒等各种生活设施合理分布于围龙屋中。在战乱年代这种结构具备防火防盗的作用,大门一关俨然一个小型“王国”,这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
兴宁的围龙屋种类繁多,现存的主要有半月形横堂式围龙屋、棋盘式走马廊的围楼式围龙屋、四角带碉楼的城堡式围龙屋、椭圆形围龙屋、并蒂莲式围龙屋等7种类型,申报世遗应按围龙屋规模、类型、覆盖率合理推荐选报。
回忆30年前在围龙屋中厅赏雨,浏览近年来有关兴宁围龙屋的新闻和视频,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想法:走出了罗香林、王越、黄华华等众多名人的兴宁市能否利用分布世界各地的侨胞资源及各省市的兴宁商会资源,兴办“侨领论坛”“客商大会”“休闲旅游大会”,在高端论坛之余,安排与会嘉宾分批参观兴宁十大古民居、三十座特色围龙屋,将千年古邑兴宁的围龙屋资源和以花灯、山歌、杯花舞和版画艺术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推向世界?同时,当地也可利用该市涌现出的赖霖枫、李兴平两位互联网界风云人物和众多商界名人,将兴宁多个独具特色的古民居租赁下来,在完整保护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潮流”的方式,推出各类文化创意休闲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