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杰
走马客家人居住的地区,群山苍茫中,围龙屋前面,你会时不时看到一支又一支“旗杆”拔地而起直指云天,欲与群山试比高。其实,这不是旗杆,而是客家地区特有的风物——“楣杆”!这一支支楣杆,是科举时代取得举人、贡生、进士、翰林等功名的标志物,是客家人崇文尚学的象征物。它宣示着,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地方有人曾经高中举人,曾经进士及第,曾经为官为爵。例如,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的首任校长邹鲁的祖屋、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仁厚村中的敬爱堂,门前至今有五根楣杆。
这楣杆,有石质和木质两种。石楣杆一般长五至六米,木楣杆比石旗杆稍微长一些。楣杆都镶嵌在作为底座的两块石柱中间。石楣杆上雕刻着各种图案,分若干层竖起,像一支直立的毛笔,所以也称为“石笔”。楣杆或者底座的石柱上,雕刻上姓名和功名的内容及功名取得的时间。有的地方,楣杆底座六角形的表示举人,底座八角形的则为状元和四品以上。
关于客家人竖楣杆的由来,传说甚多,现在讲其中一个传说。
说的是南宋时期,兴宁北厢山区有一陈氏家族,从北方辗转迁来岭南定居,筚路蓝缕,开山辟地,艰难创业,已有几十年。但是,近十几年来,陈氏族长心中颇为烦恼。原来,家族在此定居之初,陆陆续续从当地原住民手中买过来一些山林和田地,经过十几年的耕作和改良,荒山变成了郁郁苍苍的森林,荒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有些原住民就眼热了、懊悔了,就制造各种借口,将一些山林和良田强占了回去。他们依仗着人多势众,蛮不讲理,又擅长于弓弩,惯弄刀剑拳脚,常常欺人太甚,逼上门来。官司打了几场,县太爷也判决对方不得无理强夺;但是,他们总是反反复复,不肯消停。陈氏家族本是来自中原的衣冠贵族,书香门第,没有刀棍相向的习惯,在原住民面前真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更使族长为难的是,陈氏家族向来就姓小人单,可是家里的几个年轻人还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愿参加与原住民的争斗。特别是那个玉成,近十年来几次参加科考名落孙山,依然不失信心。他的父母和族长,都劝他算了,他只是说:“读书科考,鹤立鸡群,报效国家,是我中原陈氏的百代家风,岂能因为生活变故、迁徙岭南而动摇?”“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今我几次失利有什么关系?”小玉成讲得句句有根有据,入情入理,有一些人也同声附和,族长便不再说什么。天大的难处,只有他自己体会。
这一天上午,族长正在家里喝闷酒。原来,他已经约好原住民,过几天去里正(相当于现代的镇长)那里讲理,可是,自己这一方的队伍还没有组织好。他正在搜肠刮肚想办法,突然,外面传来一阵紧过一阵的敲锣打鼓喧闹声。他出门一看,原来是县衙门来报喜:玉成高中举人啦!族长当下也心花怒放,和小玉成一起热情款待报喜的官吏和差役。
当天下午,族长就对玉成讲:“恭喜侄孙高中,多年苦读终于修成正果。往后荣列进士金榜,必定指日可待。不过,目前我家族与原住民的争斗正在关键时刻,你能否放下一两日工夫,出外跟方圆百里的原籍中原的新住民联络一下,彼此利害相关,叫他们支持我们家族与原住民争斗,你看怎么样?”
但是,玉成的回答又是出乎意料:“此次中举,已在意料之中,昨夜先祖父已托梦于我,他说他深感欣慰。他要我马上去做一支石质的大笔,竖于大门之前,一则告慰列祖列宗,我家族书香薪火相传;二则向世人宣示,我家族虽辛苦辗转而儒学门第本色不变,世人此次不敢侧目视我家族;三则此石笔作为标杆,用于激励后学,我家族来日方长,科举功名必定如火如荼!先祖父还交代:科考事大,其余事小,至于土地山林之争,日后自然平息于无形之中!”族长听了,也只能无话可说。如今侄孙已是举人,自己作为族长,也不便多言了。
一连几日,玉成奔走于县城的石匠工场,精心打造楣杆及其底座。闲暇时间,远近学友、名士、官员,互相拜访,忙得不亦乐乎。
族长呢,因为人手不足,到里正那边讲理自然没有成功,原住民一方对陈氏家族反唇相讥,气焰更加嚣张。但是,原住民中也有人觉得陈氏家族这一回的反应事有蹊跷,便暗中派人打探,终于得知对方有人高中举人,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大事!又打听到,对方在石匠铺打造一个什么石笔。石笔是什么新式武器?原住民又派人亲自去石匠铺细看,这才知道,这石笔并不是什么武器,只是用来竖立于大门口的一根旗杆般的标志物而已!(www.xing528.com)
过了几天,原住民又打听到,陈氏家族已选好吉日良辰举行竖立石笔的仪式,届时方圆百里内来自中原的新住民均派代表参加(当时还没有“客家人”这一名词),县太爷以及县内外好多缙绅名士也将亲自光临。
这可不得了!原住民这才忽然醒悟到:对方那个年轻人如今高中举人,已在缙绅名士之列,恐怕要跟县太爷称兄道弟了,更何况,今后他还要中进士,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今以后,陈氏家族对我方,将会如孙子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了!更何况,对方读书之风正盛,以后的举人进士恐怕会一个接一个呢!
原住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都觉得自己过去做得过分了,现在迷途知返及时认错才是出路。于是就派出代表携带礼物前去求见陈氏家族的族长,恳求准允参加树立石笔的仪式。族长内心十分高兴,却不动声色,沉吟良久,想起这十几年来的屈辱与辛酸,依照他一贯的脾气,他应该毫不迟疑地一口拒绝对方。但是,他马上又想到,侄孙如今是举人,才学见识远高于自己,应该先问计于他才对。果然,玉成一听,发表的见解与众不同:“当日先祖父果然说得对,两家争斗必定平息于无形之中。如今他们有懊悔之意,那是最好,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就顺手推舟,从此跟他们和睦相处,万金难买好邻舍嘛!”
到了吉日良辰,秋高气爽,金桂飘香,陈氏家族大门前人山人海,百花争艳,锣鼓喧天,爆竹不断,在众人的仰望之中,高高的石笔竖起来了!县太爷褒扬族长“育人有方,家风甚佳,堪称各姓家族之楷模!”称赞玉成:“后生可畏,但切勿自大,仍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士状元亦非难事,位列公卿指日可待!”并指示将石笔改称为“楣杆”:“楣者,房屋之横梁;杆者,标杆。如今科举及第,即是家族之栋梁,国家之栋梁,是乡里之标杆,众人之标杆,故应改石笔为楣杆!”众人都说改得好。
三年后,玉成果然进士及第,晋身仕途,族里另有数人高中举人。从此以后,陈氏家族在这块地面上重新崛起,成为望族。原籍中原的众多新住民各个家族,都受到莫大的鼓励,读书科考,蔚然成风,竖立楣杆的家族越来越多。
久而久之,这一习俗终于风靡客家地区。为已考取一定功名的人竖起楣杆,宣传本族的实力与声望,就逐渐成为各姓氏、各族群世代相传的习俗。对有竖楣杆资格而经济上又有一定困难的家庭,族中父老会动用公尝内的儒资给予帮扶。若取得功名的考生家庭已迁出祖屋另择地方做了新居,为了扩大影响,有的家族干脆帮其竖两条功名楣杆,一条竖在其居住地屋门口,一条竖在老祖屋门口。已搬迁至较远的外乡外县甚至外省的本族子弟,在当地考取了功名,为了给祖居地的祖宗增光,也会在祖居地屋门口竖楣杆,这种做法,祖居地的父老当然无上欢迎,还会尽力帮其完成凿制和起竖楣杆的具体工作。
那么,为什么要采取竖楣杆而不是其他别的方式呢?据专家考证,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楣杆根据传统的“华表”改进而来。因为楣杆的外形,跟传统的华表相类似。相传尧舜时代,就有“华表”,那时要在交通要道竖立雕刻精美的柱子,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称之为“华表”。而后沿袭下来,多在宫殿、桥梁或陵墓前竖立,大多作为地位、等级、功名或者功德的标志。客家人将华表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用以宣传本族的软实力,达到不再受到外族欺侮的作用,不失为一种智慧。
另一种说法认为楣杆就像一支放大的毛笔,即“石笔”。在科举时代,平民百姓要经过“十年寒窗”多次科考才有机会取得功名,步入官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全靠一支毛笔纵横驰骋。因此,客家人将笔作为科举应试的象征,将笔作为官员晋升的阶梯,笔是客家人崇文尚学的象征,因而备受尊崇。一旦科举及第,金榜题名,将一支笔夸张成高大的石笔即楣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由于几百年来时势动乱,历史变迁,很多围龙屋大门前面的楣杆已经残缺不全(如城镇西河背刁屋原本有清末竖起的进士楣杆和翰林楣杆各一根,现在只剩下两个底座),甚至荡然无存。但是,这个屋的屋名,如“楣杆下”“石楣杆”“大夫第”等,依然像活化石一样,在保存和宣示着他们祖先曾经有过的功名、曾经竖过的楣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