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杰
熙和湾的高山顶上,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花灯,每逢夜晚,远近几十里路都能看到这盏大花灯的光亮。说起这盏大花灯,背后是有故事的。
话说古时候,兴宁东厢熙和湾附近有一个读书人,人称张书生,为人善良,热心助人,颇有名声。这一年,他家是双喜临门:一是结婚多年,喜添新丁;二是在乡试中名列桂榜,高中举人。按照客家人的习俗,添了新丁的人家,都要在次年赏灯节迎请花灯,请亲戚朋友吃添丁酒。所以,张书生早在十一月就在县城定下了一盏花灯。他订花灯的店铺叫做李吉记,李吉记是兴宁县城有名的花灯大师傅,跟他是多年的好朋友。在李吉记店里订做花灯,张书生自然是非常放心。
可是,张书生万万没有想到,到了正月初十日这天早上,当他带领锣鼓狮队来到李吉记店里迎请花灯时,却发现:货不对板!讲好的花灯尺寸,现在被放大了一两倍!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大花灯!
这是怎么回事呢?李吉记面对着脸色发紫的张书生,泡了一壶好茶,从头到尾慢慢地讲来:
原来,年前十二月初的一天,李吉记正准备做张家花灯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个器宇非凡、文质彬彬的客人,来人自称是新科举人,姓黄,龙川人,走了八九十里路,特地赶来此地,打听到张书生家的花灯就在这间店铺做,就掏出了两块白银,请求李吉记给张家的花灯加大加高三四寸。李吉记好生奇怪,黄举人就说:“我要感谢张书生的大恩大德!今年夏天,我到省城参加乡试,有缘跟张举人住在同一间客栈。谁知道人有旦夕祸福,开考的前十几天,我染上了风寒邪气,发热发冷,幸亏张兄为我奔走,请医生,熬中药,煮粥煮饭煲汤,像亲人一样照顾我。我说,您我不过萍水相逢,您为我花了这么多时间,您就不怕妨碍了自己的前程吗?多亏了他的照顾,我才及时痊愈,进了贡院。老天开恩,秋闱一战,张兄是遥遥领先,我也高中!现在想来,如果张兄因为照顾我而妨碍了科考,我可要悔恨终生啊!您说说,像张兄这样的好人,我要不要为他的花灯加大尺寸?”李吉记当下就答应:“一定做到!”
第二天,李吉记店铺又来了一个客人,是北厢钟师傅。他也是恳求为张家的花灯加大尺寸。李吉记问他这是从何说起呢?钟师傅就说,前两个月,他去江西做生意,走到半路吃了一个中午饭,再起身时粗枝大叶将一包银子丢在桌子上了。待他走了几十里路才发觉此事,慌慌张张跑回去时,同桌吃饭的那位先生还在那座位上坐着等他回来。那位先生在那里整整守候了大半天呐!钟师傅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啊!一番攀谈,才知道那位先生是兴宁老乡,是张举人张先生!钟师傅后来才得知,张先生为了守候这包银子,耽误了自己与他人的约定,引起了他人的误会,损失不小。钟师傅为此十分感动,决定将张家的花灯加大尺寸,以宣扬张家的高尚品行,表示自己的谢意。
这时,李吉记满以为张家的花灯尺寸可以定下来了。可是,到了第三天,又来了一个人,是张家的邻村老乡老刘头,他也是来请求为张书生的花灯加大加高尺寸。老刘头说,开春时候,他向人家借了十几块银元准备买棉纱织布,谁知道一时间不知丢到哪里去了,家里家外都找不到,两公婆就大吵起来。老刘头疑心老婆拿去倒贴娘家去了,老婆又怀疑老刘头赌博赌输了。越吵越厉害,眼看就要打起来。刚好张书生路过听说此事,当下他就上门劝道:“你们不要吵了!老刘头您真是个懵懂佬,你上午来过我家,吃了两杯茶就把那银元丢在凳子上了,你忘记了此事还骂老婆,难为你还是个男子汉!”接着,他就叫老刘头跟着他去拿银子。老刘头当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他上午没有去张书生家里。但是,火烧眉毛顾眼前,先拿到银子安抚老婆再说。过了十几天,老刘头在家里找到了那些银元,夫妻俩这才明白了张书生的良苦用心,当即去张家送还银子,可是张书生却连连推却说:“乡里乡亲,区区十几块银元,何必计较?但愿你们小两口以后和和美美过日子,我就高兴了!”夫妻俩对张书生无限感激,觉得一定要为他家的花灯加大尺寸。
这样一来,张家的花灯就被连续加大加高了三次尺寸。李吉记也觉得,有人为客户的花灯加大加高尺寸是好事,是对花灯主人家的褒奖和颂扬,何乐而不为呢?按理,张书生也没有理由反对这种好事,所以就没有跟张书生通个口气。可是,哪里想得到,张书生真的不高兴,气得说不出话来。(www.xing528.com)
好半天,张书生诚恳地对店里人说:“看来我历来的做人处事宗旨,你们都不了解。我向来的人生信条是:做好事不求回报,但求问心无愧;做人要夹紧尾巴,切忌张扬于世。如今,我家虽双喜临门,全家人都眉开眼笑。但是,好事岂可十足,得意岂可忘形?我早已定下规矩:我家迎请的花灯,一定要跟众乡亲的花灯一样大小、一样规格。如今你将我的花灯做得又大又豪华,我如何方便迎请回去?你们赶紧给我想个办法!”
李吉记这才晓得好心办了错事,满脸通红。此时,老乡老刘头、北厢钟师傅、龙川黄举人也来到了店铺,见此情况,也感到很尴尬。大花灯改作小花灯吧,一时半刻不能完工。店铺中虽然还有十几盏花灯,但都是别人家订做的,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图画,不能调换。怎么办呢?
就在此无计可施之时,忽然有人发现:挂在店堂中间的大花灯居然慢慢地变小了,过了一阵,变得跟普通的花灯一样大小了!大家目睹这一神奇变化,无不啧啧称奇。大家都说是张书生的非凡气场感动了花灯!
当下,张书生来不及深究其中的奥秘,先带领队伍将花灯迎请回去。一路上,这花灯好神奇,走到田间山野空旷地就慢慢变大,将到街巷狭窄地方就慢慢变小。一时间,这花灯的神奇传遍了四乡八村,一路上,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来看花灯,一路上人山人海。张书生这一年的赏灯格外热闹!从四面八方跑来看花灯的人川流不息,将张屋的上大厅挤得水泄不通。面对这一盛况,长辈就建议,不妨在禾坪上搭建一个高架,挂上这盏花灯,方便大家从四面八方观赏花灯。
长辈发了话,张书生不敢怠慢。不到一个时辰,就搭好了一副高高的木架子,人们将花灯从大厅里取出来,挂到高架上去。说来奇怪,这花灯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慢地越变越大,看的人越多,花灯连同木架子就越大;看的人少了,花灯又会变小。这花灯真神奇!这天夜晚,张屋周围是人山人海,人潮涌动,都是四面八方赶来看神奇花灯的。张书生一心低调做人,但是这花灯这么神奇,他也无可奈何。
到了正月十八日,是张屋暖灯的日子。所谓暖灯,是兴宁客家人的习俗。由长辈出面,将上大厅的花灯都取下来,将花灯身上的图画、飘带、支架,等等,都分拆开来,平均分给全屋各家各户,让大家在新的一年都有好运气,财丁兴旺。这天上午,张屋的长辈刚刚指挥众后生将这盏神奇的花灯取下来,这花灯就自己悠悠地飞了出去,飞上了半空中,在众多目光的仰视中,这花灯越变越大,忽然间像大爆仗一样“啪啦”一声响,然后就散成许多花花绿绿的纸片,飘飘洒洒地落了下来。地面看稀奇的所有人都捡到了一些图画、飘带、支架,大家都说,这盏神奇的大花灯一定会给所有人都带来好运气!
从此,大花灯的传说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