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明
话说,公元1130年6月的粤东,酷暑已临,热浪扑面。
蛰伏在油桐树杈上的知了声嘶力竭地凄叫着“知了!知了!”仿佛在抗议着炎热的天气。
但见一骑乘在数人的陪同下顶着烈日,散漫地从龙川通衢驿站朝着兴宁走来。看官有所不知,马背上的官员正是一向力主抗击金兵,曾经为保卫京都立下大功,被宋高宗一度起用为宰相的李纲。但是,由于官场黑暗,朝廷昏庸,李纲在职仅75天便被投降派、奸臣秦桧之流一再排挤贬谪,被流放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他和儿子在海南岛住了一年之后,才接到朝廷对他解除流放的赦免文书。此时的李纲,正是由贬谪地海南岛返回家乡福建邵武县,途经兴宁。
虽然解除了流放,可以回老家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了,但李纲却高兴不起来。此时正是岳飞在河南大破金兵之时,宋高宗却重用投降派,与金人商议投降之事。“怀家千里梦,许国一生心”,身在庙堂之外、江湖之远的李纲不能一展抱负救国救民,只能用诗句来表白自己的衷肠,只能是人在马背心忧国难,百般挂念冒着酷暑征战沙场的将士……
驿道长长,仕途坎坷。李纲及其随行各怀心事,一路无精打采,拖拖沓沓。见长亭而坐,遇驿站便歇。在龙川通衢驿站一宿,李纲虽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却心绪不宁,无法入眠。青灯下,他挥笔写下一首五律《通衢夜坐有感》:“策马望宁昌,行行道路长。晓登丞相岭,夜宿翰林堂。山静光犹在,池闲草自芳。怀贤无限意,聊复奠椒浆。”是夜,李纲心想,明日策马便可望宁昌(今兴宁)了,早上可以登上丞相岭(今五华岐岭),晚上即可夜宿好友罗孟郊的故居翰林堂(在今兴宁神光山下),精神因此为之一振,天刚露白便催促随行上路了。
原来,李纲与罗孟郊曾经同朝为官。罗孟郊(1091—1153),号休休,乃广东兴宁神光山下人。北宋宣和年间高中探花,授职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任职期间,奸臣蔡京擅权,朝政日非,罗探花疾恶如仇,组织了太学生陈东等人上书,揭露蔡京等人罪行,称他们为“六贼”。不久,宋钦宗便把“六贼”中的王黼等人治罪。当金人南侵时,钦宗慑于金人的气焰,欲罢免主战派右丞相李纲的职务,以讨好金人。罗孟郊再次组织陈东等人上书,要求留用李纲为国效力。不久,罗孟郊也遭到奸臣的打击排挤,被贬到湖北兴国军。罗、李两位好友从此天各一方。这次李纲遇赦回乡,便特意假道兴宁县,以拜访罗孟郊故居。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想到很快就可抵达谏议大夫孟郊兄故里,李纲精神为之一爽,一百多里的驿道,傍晚时分便赶到了兴宁县驿,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由于急于拜谒罗孟郊府邸,李纲与儿子、随从草草用过餐后,在向导的引领下,登神光古寺、谒翰林书堂、观翰林洗砚处(墨池寺)等。在参观罗孟郊故居时,李纲看到简陋的居室,想到官至谏议大夫忧国忧民却累遭排挤、打击的好友,想到官场的复杂,想到自己是被贬之身……不禁悲从心来,两行泪水滚滚而落,再也无心住宿于此。(www.xing528.com)
从罗孟郊故居出来已近响午时分,李纲心绪不宁。随从深知主人心里难受,自然不敢多说,一路静静地向下一个驿站夜明场走去。此驿站位于兴宁东厢的夜明村(正是现在的熙和湾景区),距县治约二十里。到了驿站,李纲但见凤栖湖水光潋滟,天鹅飞瀑,泉如白练,似从天来。山风阵阵,水雾弥漫,清凉扑面,使人顿感暑气全消,诗意随之涌上心来。于是,取下文房四宝,挥笔写下两首七绝:
火云千丈映溪山,正是人间行路难。
赖有道傍飞瀑在,喷霜翻雪作清寒。
宝气何年夜发明?至今邮舍作佳名。
我来不暇寻光景,但爱锵金漱玉声。
由于归家心切,李纲无心风景。稍事休息后又踏上了归程。一路口中叨念“宝气何年夜发明?”是啊,国破家亡,地处宝山脚下的夜明村(今熙和湾景区)何时才能像夜明珠一样发出熠熠光芒,而非徒有佳名?
往事越千年。如今,熙和湾景区内一百个不同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赋予一百个姓氏,点上一百盏绘有姓氏图腾的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山顶有“世界之最”的花灯建筑连着绵延不断、错落有致的姓氏亭灯闪烁齐辉。一个集建筑文化、姓氏文化、花灯文化为一体,创出了两个全国第一(即全国第一个亭台博览园、全国第一个百姓文化博览园)的景区,被照得如同白昼。夜明场不再是徒有佳名。李宰相倘若九泉有知,目睹如此盛景,定会笑逐颜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