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蒙与科学传播:科学革命的成果及启蒙时代的科学态度

启蒙与科学传播:科学革命的成果及启蒙时代的科学态度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3.1.1《百科全书》中的版画启蒙时代的“勇气”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科学革命的成就,去除了炼金术和宗教元素的牛顿形象被塑造为启蒙时代的偶像,启蒙思想家积极地传播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科学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就是理性之光的伟大成就。这就是启蒙时代对科学的态度:科学不再只是一种贵族们自得其乐的活动,更负有让真理之光照亮愚昧的使命,所以18世纪可以说是一个“科学传播”的世纪,科学的社会化和大众化是18世纪的特点。

启蒙与科学传播:科学革命的成果及启蒙时代的科学态度

我们已经从几个方面讨论了16、17世纪科学革命的前因后果,下面让我们进入18世纪科学史

从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18世纪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变革的世纪,启蒙运动工业革命都发生于这一世纪,美国的独立和俄罗斯的崛起也都在这一世纪。

但就科学史而言,18世纪似乎是相对平淡的时期。在此之前的16、17世纪是波澜壮阔的科学革命;而19世纪被称作科学的世纪,各类学科全面开花,电磁学、热力学原子论进化论等都在19世纪进入高潮。但18世纪呢,相比起来似乎感觉有些乏善可陈了。

一些科学史家把18世纪科学史看作对科学革命进行“吸收与消化”的过渡时期,这是对的,但这并不是说18世纪在科学史上不重要。因为传统的科学史写法注重“结果”,关注新定律和新理论的提出,从这个层面上看18世纪的确没多少亮点。但如果我们把科学看作一个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类事业,18世纪就不可谓不重要了。因为18世纪恰恰是科学的社会化,科学发展与文化环境紧密互动的关键时期。

在18世纪以前,科学研究始终是一小撮非主流知识分子的特殊活动,而且这些知识分子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归属,而在18世纪之后,科学成为一个人类共同的事业或普世的文化。

没有18世纪,就没有19世纪,这似乎是句废话,但我想说的是,这一“吸收和消化”的过渡时期在科学史的追溯中是不应被忽略的。

这一讲中,我们把18世纪科学放到启蒙时代的背景下看,至于工业革命的部分留给下一讲。

所谓启蒙(enlightenment),原意是“照亮”,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希望用“理性之光”照亮黑暗,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反对愚昧和专制。中文翻译成启蒙是不错的,就是启迪蒙昧、开启民智的意思。(www.xing528.com)

在18世纪末,大哲学康德在一篇征文中给出了对“启蒙”的经典定义:

“启蒙就是人从他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走出。受监护状态就是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理智的状态。如果这种受监护状态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缺乏无须他人指导而运用自己的理智的决心和勇气,则它就是咎由自取的。因此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格言。”[1]

哲学家说话总是有点绕,但康德的确说得很好。启蒙运动强调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但这理性之光并不是来自某一个权威,而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性之光,问题的关键不是缺乏理性,而是缺乏勇气,总想依赖别人,顺从于统治者,听从于权威,这就是蒙昧。所以启蒙运动表现为对专制统治和宗教教条的反抗。

启蒙思想家重视教育,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民众认识到理性的力量,从而获得自由的勇气。启蒙思想家心目中的教育不是教条的灌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者能够摆脱施教者。

图13.1.1 《百科全书》中的版画

启蒙时代的“勇气”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科学革命的成就,去除了炼金术和宗教元素的牛顿形象被塑造为启蒙时代的偶像,启蒙思想家积极地传播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科学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就是理性之光的伟大成就。科学的探索与传播本身就是启蒙的事业。在狄德罗的《百科全书》中,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你知道的,就去传播;你不知道的,就去探索。”图13.1.1这幅版画中,真理女神在画面中央绽放光芒,她身侧的哲学与理性两位女神正在拨开她的面纱

这就是启蒙时代对科学的态度:科学不再只是一种贵族们自得其乐的活动,更负有让真理之光照亮愚昧的使命,所以18世纪可以说是一个“科学传播”的世纪,科学的社会化和大众化是18世纪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