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1、12世纪,拉丁欧洲又经历了一次学术复兴,称作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一阶段,大量古典学术著作通过阿拉伯人引入欧洲,欧洲的人口和城市化程度也进入高峰,学术开始繁荣。
复兴的契机可能是倭马亚王朝的解体。我们之前提到,阿拉伯人的第一个王朝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推翻之后,有一支逃到了伊比利亚半岛,也就是今天的西班牙地区,之后就一直在那里盘踞,也称作后倭马亚王朝。倭马亚王朝在公元10世纪进入高峰,其首都科尔多瓦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在全世界来说也完全可以与当时的开封和巴格达相提并论。
但倭马亚王朝在公元1000年前后迅速衰落,分裂为多个王国,并逐渐被基督徒“收复”,站在基督徒的角度说这就是所谓的“收复失地运动”(图7.3.1)。虽然直到1492年,基督徒才控制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但从11世纪起,拉丁西欧就可以全面引入阿拉伯的文献了,最早的翻译中心就在西班牙的托莱多,许多西班牙人同时会拉丁语和阿拉伯语,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等希腊学术成果开始被翻译成拉丁语。
图7.3.1 收复失地运动
经常看见有人说亚里士多德这些“反动学术权威”禁锢人们思想数千年,最后被英勇无畏的现代科学家推翻。但其实在12世纪之前欧洲人几乎不了解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所谓权威地位至少是在13、14世纪逐渐形成的,但顶多也就是被尊敬为大写的“哲学家”,从来也没有真正认为他的言论无可置疑的时候。
随着学术的复兴,在12、13世纪出现了一种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机构,没有之一,那就是“大学”。大学是欧洲的特产,科学史家格兰特说道:“人类经历了无数城市文明的兴衰,但没有一种城市文明产生过欧洲大学那样的东西……它源于西方在12世纪的特殊状况。”[2]
大学在12世纪中叶开始出现,最早可能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随后是巴黎、牛津、剑桥等大学,最后遍布整个西欧。
究竟哪所大学建立得更早是有争议的,因为我们很难精确地认定一所大学的建立时间,因为一方面大学在建立之前往往有教会学校之类的前身,另一方面在建立之后往往居无定所,也没有明确的章程。例如巴黎大学在1160年代就有了组织,但直到1200年其教师行会才得到国王的官方承认。
无论如何,最早且影响最大的大学包括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1088/1158年)、法国的巴黎大学(1150/1200年),以及英国的牛津(1167/1248年)和剑桥(1209/1231年)。
我们知道古希腊有柏拉图学园、缪斯宫等学术机构,还有人把古印度的那烂陀寺、中国古代的太学和书院等都视作大学的前身。的确,就追求学问的高等学府而言,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并不是最早的,那么它们有何独特之处呢?何谓大学?大学之大在最初既不是指大楼,比如缪斯宫;也不是指特定的大师,比如柏拉图学园之类,而是“大家”“大众”之大。(www.xing528.com)
我们知道“大学”的英文拼写是university,很明显这个词和universe(宇宙)有关系。确实如此,大学一词源自拉丁文universitas,最初是“全体、总体”的意思。
在12世纪,随着欧洲城市化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日益繁荣,各行各业的人开始自发组织,成立社团或行业协会(图7.3.2)。行会能够聚集起松散的力量,对内可以自律、互助、防止恶性竞争,对外则可捍卫和争取自己的权益。
由于行会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全体从业者,因此它们又被称作universitas,即全体、整体。也许是因为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行会影响最大,这个词最终特指教师与学生的联合体了。
图7.3.2 一组德国行会的纹章,例如第一行依次是鞋匠、渔夫、屠夫和裁缝。这类行会在中世纪欧洲尤为兴盛,据说在13世纪的巴黎就有至少100家行会,到14世纪则有350家
所以最早的大学就是教师协会加上学生会,有些大学以学生为主导组织起来,比如博洛尼亚大学,另一些大学以教师行会为主,比如巴黎大学。一旦这些行会组织确立了明确的章程,又或者其身份得到王室的承认,就可以说一所大学成立了。早期大学未必有不动产,相反,“随时可以离开这座城市”常常是教师们向政府提要求的底牌之一。和其他行会一样,欧洲大学行会在教会与王权的夹缝中争得自治权。
图7.3.3 1350年的抄本中描绘英国修士诺丁汉的威廉(William of Nottingham)在大学讲课
图7.3.4 这本1300年左右的抄本是当时大学学生使用的,这本书显然与数学有关,页边被画上了各种图例
由官方设立的学府可能因为君主的喜好和政局的动荡而随时关闭,围绕着“大师”建立的学园,则随时可能因大师的离去或学派的凋零而关闭。而基于教师和学生自发组织的中世纪大学,却开辟出相对稳定和中立的交流空间,不会因为王朝和学派的衰落而轻易中断。因此最早兴起的那些大学,大都能经历时代变迁而延续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