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农学、医学等实用性、经验性的学科都很发达。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包括10卷92篇,反映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明朝末年徐光启(公元1562年—1633年)所著《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者,总共60卷,50多万字,包括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12项。其中荒政占了全书1/3左右的篇幅,注重备荒救灾。
医学方面,成书于战国或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用阴阳五行理论建立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中医诊断学中的“六经辩证”(太阳、阳明、少明、太阴、少阴、厥阴)和“八纲原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和处方方剂的范本。隋唐时期的药王孙思邈(约公元581年—682年)著的《千金方》,强调医术为仁术,主张“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对病人无论“华夷愚智”一视同仁。当然还有明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的集大成者,包括16部,52卷,190万字。它很早就传入欧洲,被译成德、法、英、拉丁、俄等文字,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也引用过。
除了成文知识之外,中医主要还是一门实践技艺,在理论方面,中医长期以来都停留于《黄帝内经》所确立的概念框架之内,后世的中医理论以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的注疏为主。中医理论可能是中国传统科学在现代科学的冲击下仍然保留自己独特性的一枝独苗,但现在也饱受质疑。无论如何,中医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遗产或许不是抽象理论或实证知识方面,而是在实践中对待疾病和病人的态度和方式。毕竟医学在古今中外首先都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实践活动,在科学之外还有着更多的内涵。本书有意回避了西方医学史方面的内容,就是因为医学史很难简单地处理成科学史之内的一个环节。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非常繁荣,这也是隶属于史学传统之内的。中国古代的方志传统致力于记录九州各地的风物、人情、水文、地理。在宋代,各类地方志至少已有数百种,到明清时期,几乎每一城每一镇都有自己的地方志,一些名山大川还有专门的志记。
在制图学方面,中国很早就采用矩形网格制图法,三国时期的裴秀(公元224年—271年)被认为是中国制图学之父,可惜他所绘《禹贡地域图》没有流传下来。(www.xing528.com)
流传至今且代表着中国制图学最高成就的一幅地图是宋代(约公元1137年)的石刻,现存西安碑林的《禹迹图》(图6.7.1),该图使用网格制图,对河流和海岸的刻画非常准确。这显然需要对全国地理进行全面和细致的考察。其制图成就与同时期欧洲中世纪的地图(图6.7.2)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图6.7.1 《禹迹图》(1137年)
图6.7.2 公元1300年左右的中世纪欧洲地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