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皇家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与西方黄道定位系统的不同

皇家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与西方黄道定位系统的不同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3.7延迟曝光拍摄的拱极星图6.3.8璇玑玉衡:把中间的孔对准北极星,微调位置,当相应恒星恰好从外围锯齿处透光时,璇玑中心就是北天极的位置中国古代天文学很可能受到过巴比伦天文学的影响,但与西方以黄道为主的定位系统不同,中国古代采取的是以北天极为中心的赤道体系[5]。

皇家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与西方黄道定位系统的不同

中国古人没有希腊人那样相信天界永恒不变的信念,相反,认为天界当然是富有变化的,因而才与人间气运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中国古代天文学非常重视观测,皇家一般会设置多个观星台(图6.3.1),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每天不间断地观察天空,一个人专门看北边,一个人负责南边,一个人负责天顶等。一些天象记录需要两个天文台之间互相核对后才会上报,非常严谨。

图6.3.1 欧洲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观象台(1737年)

因此中国古代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最全的天象记录,特别是对日食月食和新星、彗星流星、太阳黑子等的记录。对商朝甲骨文的研究确认了当时的多次月食记录和一次日食记录,最早的发生在公元前1361年。一块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甲骨上记录了一颗新星,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新星记录。[2]公元1054年的一次超新星爆发创造了现在的蟹状星云,而这次超新星爆发几乎只有在中国的文献中找得到,而且对其方位、亮度和持续时间都有准确的记录。

图6.3.2 周公测影台,位于河南告成,由郭守敬于1276年建造,明代重修。4丈高的表直立在壁龛中,由带有刻度的水平石圭测出影长。台顶上放有水钟、浑仪等器具

根据现代天文学家的反推,发现中国古代对于日食、月食、彗星等天象的记录是非常准确的,不过也有许多漏报,这些缺漏未必是因为观星者的疏忽造成的,因为许多天象意味着“天戒”,是天给予皇室的警示或训诫,因此皇室需要做出反应,及时进行相应的祈禳仪式,皇帝下达罪己诏或者罢免大臣等,但如果太史官认为此时皇帝不需要训诫,就可以不上报,皇帝没有采取相应的仪式,这一天象可能就不被记录到史书中去了。[3]

图6.3.3 中国北京观象台的浑仪(1871或1872年拍摄)

中国的天文观测仪器非常发达,比如至少从汉代的张衡那里就有比较完善的“浑仪”(图6.3.3),它由标示赤道黄道等的圆圈组成,用以测定天体的方位。浑仪加上演示天体方位的浑象合称浑天仪。浑天仪的制造在宋代达到高峰,苏颂在1086年开始建造的“水运仪象台”(图6.3.4)就是一大标志,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计时、报时为一体,其中的擒纵装置是机械钟的关键部件。

图6.3.4 苏颂绘制的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在北宋灭亡之后被金人搬到了燕京,最后被废弃,而南宋时期人们试图根据苏颂的手稿还原仪器,但由于手稿的描述不够详细而无法成功,从此失传。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振铎根据手稿等复原了机器。但这一复原是否成功其实是有争议的,因为如果真的按照原始大小复原的话,仪器是很难持续运转的,因此有些现代的复原版本直接用电动机驱动来做演示。这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文献描述不精确,现代人还没有找到最好的还原方式;二是苏颂的仪器在当时就不是长期运转的,因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活动在许多时候其实是祭祀和仪式活动,一些大型的演示性器具往往只需要在重要的仪式中运转一下,在平时并不是实用的。

后来一些西方传来的机械器物其实也大多被中国皇家当作观赏品,而并不注重其实用价值。(www.xing528.com)

顺便提一下王振铎(公元1911年—1992年)这个人,其实中国古代的几大奇器都是由他复原的,除了水运仪象台之外,还有指南车、记里鼓车、地动仪和司南。

图6.3.5 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

其中记里鼓车的复原是相对可信的,指南车已经有多套方案,但我们不清楚古人到底用的是哪种机制。至于地动仪(图6.3.5)和司南(图6.3.6)就相对可疑了。地动仪的情况可能与水运仪象台相似,那就是在当时它也不是真正实用的,可能只是作为某种礼器。而司南更可能是完全无中生有的想象,现代的复原版本中,如果使用天然磁石,无论如何打磨青铜平台,都无法让磁勺克服摩擦力自动旋转。在古代文本中的“司南”很可能指的只是指南车,而根本不是一个磁铁勺。[4]

图6.3.6 王振铎复原的司南

这里我并不是专门针对王振铎的工作,事实上类似的误会在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复原中经常出现,因为古人的记述往往模棱两可,特别是对技术器物的记载往往只有只言片语,现代人的复原往往就会加入过多的想象。

图6.3.7 延迟曝光拍摄的拱极星

图6.3.8 璇玑玉衡:把中间的孔对准北极星,微调位置,当相应恒星恰好从外围锯齿处透光时,璇玑中心就是北天极的位置(北极星的位置与北天极略有偏离)

中国古代天文学很可能受到过巴比伦天文学的影响,但与西方以黄道为主的定位系统不同,中国古代采取的是以北天极为中心的赤道体系[5]。我们知道在北纬地区,北天极周围的恒星是“永不落山”的,这些星就叫作拱极星(图6.3.7),整个星空看起来就像是围绕北极星在旋转。理所当然地,北极星就对应皇帝,由于观星就是关注帝王的气运,以北极星为中心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古人也正是如此给星空定位的,即从拱极星的方位出发延伸到赤道的二十八宿来建立星空的坐标。

一种古老的玉器“璇玑玉衡”(图6.3.8)似乎就是通过拱极星来确定方位的一种仪器[6],当然玉璧已经发展为一种象征性多于实用性的礼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