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开通以来,重庆市内向型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铁路联运打破了中国传统以东部沿海城市为重点的对外贸易格局,架建起了中西部地区与沿途国家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桥梁,也带来了对国际化人才的强烈需求。“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沿线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支撑。
目前,重庆在装备制造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建设、轨道交通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培养了一批能走出去的国际化人才。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许多产业还不具备核心优势,缺乏国际理念指导和高端人才的流入;在对外投资上,重庆经济区的企业大都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有限,缺乏资金支持,国际化人才数量、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亟待提升;在对外贸易上,重庆依靠地缘关系,以农产品、初级产品小规模加工贸易为主,由于缺乏足够的国际化人才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海外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利润空间有限。《重庆市制造业人才需求指导目录(2019—2022)》对重庆市目前人才需求的预测主要涉及8个重点产业集群,包括智能产业集群、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装备产业集群、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消费品产业集群、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及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其中,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预计人才需求增量39 740人,居8个产业集群之首;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预计人才需求增量17 000人,材料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增量9 940人,分列第二、第三位。从人才类别看,研发人才需求增量17 320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需求增量分别为31 310人和38 750人。这些人才需求增量中,包含了需要精通专业技术,能够运用一门甚至多门语言参与国际沟通协作的国际化专业人才。而全市各类国际化人才总量仅3万人左右,占全市人才总量不到2%,其中常驻外国专家数量较少,在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人选中,上海有45位,杭州有10位,重庆目前只有1位。近年来留渝工作与创业的留学生不足1万人,同期上海有19万人,杭州有近23万人,且上海已有留学创业产业园12家,杭州已设立10家,重庆只有8家。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5 300余家,注册资金超过8亿美元。全国现有的11所中外合作大学,重庆至今无一所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大学。在人才总量、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载体等方面还存在不足。(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