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重庆市人才资源总量增长较快,但国内外一流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缺乏。目前在渝“两院”院士数量远不及湖北、四川、陕西等周边省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重庆市承担的重大项目数偏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偏少,国家级人才增长缓慢。
一是产教融合培养不够深入。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衔接不够紧密,专业设置的适应性不足,不能及时跟上产业升级速度。高校对产业人才的学科专业及需求规模缺乏深入调研,有的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课程设计对产业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强。如早年的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过大。2020年,全市理工农医类本科在校生占比仅为48.4%,预计2022年大数据智能化类专业博士、硕士毕业生仅有5 000人,届时智能产业集群人才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相比而言,上海探索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模式,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差别化发展,建设若干标志性学科,同时建立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促进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要。
二是人才培养缺乏统筹和稳定支持。重庆市现行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支持渠道仍以申报为主,培养对象、资助方式、功能定位同质化现象突出,支持力度较弱,考核周期短,存在“重评审、轻培养”“有遴选、无跟踪”的现象。部分项目集中于少数专家,部分青年人才获得支持机会相对较少,有的专家多头申报,导致人才“不是在申报就是在申报的路上”“不是在评审就是在评审的路上”,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够。2019年重庆R&D经费支出为469.6亿元,而全国有6个省市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图3),分别是广东(3 098.5亿元)、江苏(2 779.5亿元)、北京(2 233.6亿元)、浙江(1 669.8亿元)、上海(1 524.6亿元)、山东(1 494.7亿元)。(www.xing528.com)
图3 部分省市2019年R&D经费投入比较
三是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不足。2020年实施的《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虽从立法层面上鼓励引进培育提供科技中介服务的技术经纪人,但缺乏具体支持内容,现行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多集中在“建设服务平台”“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直接对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的支持很少,导致转移转化人才特别是高端群体较为匮乏。以企业为例,2019年重庆市6 6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企业占比仅30.79%,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仅1.14人。知识产权服务从业人员2 400名中拥有执业专利代理师仅346名,获得律师、资产评估等资格人才仅60人。北京注重培养专业化机构和人才,建设创新网络服务平台,培育第三方服务市场,为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服务;成都将国际化技术转移人才纳入“蓉漂计划”支持范围,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