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引进对象不够精准合理。2009年出台的《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沿用至今已超过10年,人才分类不够精细的矛盾越发突出,且主要聚焦职称、头衔、所获奖项、工作经历等,与创新发展需求不适应。2017年制订的“鸿雁计划”主要支持企业引进人才,没有覆盖科技创新人才密集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且仅以薪酬为标准认定人才,行业领域划分宽泛,房地产企业高管等高收入群体入选较多。上述两项政策主要支持高层次人才、成熟型人才,对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中坚作用的青年人才覆盖较少。相比而言,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分为5个层次,对社会民生和产业发展细分领域人才的关注度及重视度都高于重庆。比如,在产业发展细分领域人才方面,分类目录纳入了助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军队的科技进步奖、军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等内容,同时还将网络作家、民航飞行员、集成电路人才等一并纳入。
二是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偏弱。66%的调研对象反映重庆市现有引才政策没有比较优势(图2)。重庆市对引进人才,由用人单位提供住房,安家补助费最高为200万元,但需要用人单位承担至少50%;“鸿雁计划”入选人才,市、区县财政最高补助200万元。实际执行中,用人单位往往未能全面落实人才住房或安家补助。政府为人才提供的服务和资助偏于生活保障,在科研项目、平台配套方面较为缺乏,且个税奖励、配偶随调等政策落实力度还需加强。相比而言,合肥、成都、武汉、西安、深圳等引才政策力度普遍较大,例如多个地区对引进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工作满5年以上,按其贡献可以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或者赠予产权。上海在光子科学与技术等13个重点领域,可根据高层次人才需要定制实验室。广东、浙江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深圳、杭州、合肥等地在省级支持的基础上,还可提供最高1亿元的配套支持,人才虹吸效应较强。
三是市场化引才机制不健全。政府和用人单位在引才工作中,运用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的手段方法偏少。2018—2020年,重庆市使用过猎头服务的用人单位不足40%。市级引才政策中,仅有“鸿雁计划”规定,对入选人才的用人单位按照引进人才年薪的5%给予经费补助,且奖励的比例较低、申报的门槛较高、兑现落实较难,全市缺乏对猎头机构的专项奖励。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看,多以招聘、派遣、培训、人事代理等为主,低端化、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人才测评、高级人才寻访、管理咨询等中高端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全市高端猎头机构偏少,对猎头行业的培育力度不大。相比而言,西安对用人单位及中介机构每引进落户1名A,B,C类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人才中介机构引进D类人才按每名1 000元给予奖励,在推动开放引才中成效明显。(www.xing528.com)
图2 重庆市在引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