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成渝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成渝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化全球视野,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编制发布年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协同出台高端人才招引优惠政策,共同探索柔性引才机制创新,开展海外人才汇聚机制联合创新,协同构建“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体系,联合引进与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基础前沿研究骨干人才领衔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重庆人才发展报告:成渝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1.强化人才招引,实现人才集聚

①协同人才招引政策。强化全球视野,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编制发布年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协同出台高端人才招引优惠政策,共同探索柔性引才机制创新,开展海外人才汇聚机制联合创新,协同构建“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体系,联合引进与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基础前沿研究骨干人才领衔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②联合开展人才招聘。共同策划引才引智和宣传推介,协同开展全球高端人才延揽。在海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科技园区、跨国企业、研发中心等举行联合招聘活动;面向欧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联合开展海外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行动;定期共同举办各类招才引智活动,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招引品牌价值

③共同实施柔性引才。推行院士专家产业园、工作站和周末工程师等柔性引才模式,共同争取选派国内高端人才到双城经济圈引领基础研究与产业建设,常态开展“院士专家川渝行”等活动,促进区域内外优秀人才资源高效集聚。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区域急缺人才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在成渝地区开展长期或短期服务。开展海外人才汇聚机制联合创新,针对海内外院士、国际奖项获得者等国际尖端人才,以年度重大任务委托形式柔性引进、高效聚集。

2.共享人才使用,提升人才价值

①探索人才多元合作与共享使用。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层次人才大数据库,建立一地引进、多地使用的智力资源引进协调机制,成渝地区专家资源和引智成果实现共引共享。联合实施国家级人才引育专项行动,精准对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共同争取国家人才支持项目,联合开展国家级高级专家培养、引进及共享使用。综合推进省(市)校、地区、校校、企企、校企等层面人才合作,组建高校、院所、产业等人才发展联盟,发挥科协、侨联、智库等各类组织作用,鼓励和支持区域内开展宽领域、立体式、项目化人才合作。

②推动科技人才协同创新。落实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联合开展技术共管,参与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联合申报航空发动机、网络空间安全等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以领域、产业为单位共建科技创新团队,相互开放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鼓励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③加强人才互派交流。建立与完善党政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加强双城经济圈内各地、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人才互派与交流合作。扩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跨地区、跨部门交流任职范围,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干部定期交流、轮岗。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百双千”计划,每年互派100名优秀年轻干部挂职、100名医生访学,互派1 000名教师、1 000名工程师交流学习。争取全国选派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双城经济圈挂职任职,共同选送干部人才到中央国家部委、高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东部发达地区锻炼。

④实施人才智力精准帮扶。促进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人才资源同周边地区和两翼地区有效对接,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圈”周边地区和两翼地区急需紧缺产业、特殊行业开展人才柔性开发计划,探索“互联网+”人才共享使用创新。实施边远地区人才智力共享专项,搭建“双城—双圈—两翼”“大中城市—小城市—县城”专家企业对接平台,鼓励高层次人才加入专家服务团,实施高端人才帮扶服务积分制,通过积极、灵活的人才兼职兼薪、多点执业、经济补贴、职级晋升倾斜等政策措施,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务,畅通专家资源服务边远地区通道。

3.转变人才理念,重塑人才评价

②建立区域一体化人才评价标准。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构建标准统一、程序一致、管理协同的人才评价体系。用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和发现机制,解决“一刀切”问题,破除“五唯”等不良导向。注重评价学术道德水平、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等。

①树立人才协同发展理念,营造协同发展氛围。树立“人才为本、人才优先”理念。倡导人才价值评价多元化,积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树立“人各有才、人尽其才”理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制订具体化、普惠性举措,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覆盖广泛、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体系。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敢于打破区域限制、身份限制,努力吸引各类人才为我所用、用当其时。

③建立区域人才评价互动互认机制。推动人才计划、职称资格、技能等级分级互认。在评价标准、审批流程、证照发制、服务规范等政策方面推进协同化探索,促进两地职称制度、用人制度、继续教育制度有效衔接,实现两地人才职称、技能人才资格互认,促进人才流动与人才资源的互认共享。

④完善区域人才协同评价方式。积极探索“重庆评、四川用”“四川评、重庆用”等人才互评互用机制,推进人力资源区域协同、领域协同、层次协同、链条协同、力量协同。合理下放人才评价权限,实现人才评价与用人单位评价有机结合,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文化机构、大型企业、国家(省)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及其他人才智力密集单位自主开展评价工作。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的有效结合,完善人才创新团队评价办法。

4.完善人才服务,优化人才生态

①完善区域一体化人才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区域统一的人才公共服务行业标准,推行标准化服务,建立统一规范的功能项目标准、平台建设标准、客户服务标准和行业视觉标准,建立健全一体化服务机制。

②建立区域协同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统一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逐步形成服务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人才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创新服务形式,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人才公共服务大厅和网上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推进服务的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大力倡导“一站式”“一单式”“一条龙”服务,积极推进人才公共服务进校园、进企业、进项目。

③共建共享区域人才市场服务资源。推进人才资格互认、人才市场准入、人才统计标准、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贯通,组建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促进区域人才合理布局、有序流动。

④协同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指示要求,营造好敬才爱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平有序、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5.促进产才融合,筑牢人才平台

①打造高质量人才平台。以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为重点,推动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深度合作,筑牢人才发展平台,以高质量的人才平台筑巢引凤,吸引人才。(www.xing528.com)

②全面深化产才融合。围绕成渝地区整体布局,打造一批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全面深化产才融合,以产业优势集群为人才协同发展构筑坚实基础。

③建设产才融合示范平台。出台专项产业人才支持措施,协同制定产才融合专项支持政策,共同实施产业人才集聚计划,围绕全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推动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协同打造一批产才融合示范平台。

④布局新产业人才增长点。积极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合力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推进先进制造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形成新的人才增长点。

⑤加强成渝产业人才合作交流。成渝两地共同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人才交流合作中心,负责推进两地产业人才合作、产业人才交流、产业人才平台运营等工作,实现成渝产业人才充分流动,全面合作。

6.全面统筹推进,强化人才培养

①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大力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跨地域、跨高校、跨学科建设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合作,共建重大学科平台,联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双一流”建设。

②培育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完善高端人才服务,提供人才发展平台,支持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合作,在大力引才聚才的同时,着力培育一批高端科技创新人才,联合创建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③强化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深化职普融通,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之间和职业院校和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探索新型学徒制,培养符合成渝地区经济发展急需的职业技能人才。

④扶持青年人才发展。优化人才生存生态,拓宽青年技术人才上升通道,积极扶持青年技术人才职业发展;扩大青年干部人才对外交流培养,拓宽干部人才晋升渠道,培养一批政治可靠、思想解放、能力突出的青年干部人才。

⑤支持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人才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公共卫生、国家安全、军民融合、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加强智能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队伍;加强对边远落后地区人才帮扶和人才支持力度,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课题负责人:宋 瑛

课题组成员:刘 斌 熊 兴 谭 丽 吴文雨 蔡芳芳

此课题为2020年度重庆市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专项人才工作研究重点课题项目,2021年2月结题。

【注释】

[1]叶忠海.人才学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8.

[2]王通讯.人才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罗洪铁.“人才”含义之商榷[J].人才开发,2000(7):24-25.

[4]ROWLEY J.Is higher education ready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2000,14(7):325-333.

[5]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planning,priority setting,resource allocation[M].New York:McGraw-Hill,1980.

[6]熊兴,余兴厚,陈伟.三峡库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差异[J].技术经济,2016,35(8):99-1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