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21重庆人才发展报告: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概念与主要内容

2021重庆人才发展报告: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概念与主要内容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协同发展受到系统控制参量的重要影响和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产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制度一体化是区域协同的序参量,也是构成区域协同的重要约束因素。市场协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才资源在区域内顺畅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021重庆人才发展报告: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概念与主要内容

1.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概念界定

(1)人才

在我国人才学成为一门学科后,学术理论界对人才内涵、本质属性、特征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叶忠海认为:“人才是指那些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术和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进步做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1]王通讯认为:“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2]罗洪铁认为:“人才就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3]《辞海》对“人才”的定义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人们把品德高尚、才能优秀的人统称为人才。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进行了官方界定,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一界定与人才学理论研究者对人才的认识基本一致。

本研究对人才的界定是从一般性人才的角度,人才的本质性内涵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或者是良好的内在素质,这是人才的基础性要件;二是进行了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劳动,这是人才知识技能、内在素质外化的重要途径;三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贡献性,这是知识技能和创造性劳动外化的成果,也是人才的终极目标。即人才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

(2)区域协同发展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国家、区域以及城市治理的重点政策议题。“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意为“协调合作之学”。协同学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1977年正式问世。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开放系统由低级到高级、由混沌到有序,又从有序到混沌等变化的运动机理与规律,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区域协同效应的存在,对各次级区域形成激励,有利于提高次级区域专业化生产和相互协作的积极性,使分散的局部地区优势转化为叠加的综合经济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进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形成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因而适用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区域协同发展受到系统控制参量的重要影响和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产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制度一体化是区域协同的序参量,也是构成区域协同的重要约束因素。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成渝协同发展还需从系统控制参量入手,创造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

(3)区域人才协同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我国社会制度13个“显著优势”时,强调“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才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地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人才流动和配置效率不断提高,能否集聚人才成为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尺。为了更有效地吸引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抱团引才”的区域人才协同发展逐渐发展为各地引才新模式。

区域协同效应的存在,对各次级区域形成激励,有利于提高次级区域专业化生产和相互协作的积极性,使分散的局部地区优势转化为叠加的综合经济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进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形成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因而适用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区域协同发展受到系统控制参量的重要影响和序参量的支配作用,产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制度一体化是区域协同的序参量,也是构成区域协同的重要约束因素。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成渝协同发展还需从系统控制参量入手,创造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

2.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主要内容

人才协同发展的基本要素,可从人才资源特性来划分。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作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资源流动配置必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作为创新主体,人才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调动和发挥。

(1)战略协同

作为战略资源的人才,因其稀缺性,在城市间天然存在竞争关系,谁掌握战略资源谁就拥有主动权。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战略上对人才资源的城市分布进行科学引导。人才战略协同,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人才资源共享。人才协同发展必须打破人才“专属权”这一封闭思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源价值,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才对区域整体发展的贡献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自我价值。二是促进城市合作引才。高层次人才的集聚需要完备的人才生态环境为支撑,单一城市往往难以具备满足各种人才个性化需求的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多样性正好契合了人才生态发展需求,通过城市优势互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全球人才引力,成为全球高端人才“磁力场”。

(2)市场协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人才资源在区域内顺畅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市场协同,重点是创新人才资源配置方式和机制,构建市场化人才资源配置模式,共建共享人才资源服务业,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效率。

(3)创新协同

作为创新主体的人才资源,其协同要素是创新,协同目标是人才价值实现,或表现为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内外环境。在人才资源配置规律中,人才成长规律是其独特规律。实践已充分证明,要让人才发挥创新作用,若能按人才成长规律进行资源配置就能事半功倍。人才创新协同,重点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保障人才利益均衡,激发人才创新热情。

3.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特点

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多元主体通过协作互助的方式招才引智,以提高区域引才效率的创新举措。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比“单打独斗”具有更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区域人才协同发展逐渐成为备受地方政府和企业青睐的引才方式,并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雏形是一些规模偏小、研发能力较弱、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企业,针对引才不够精准、投入大风险高、引进人才成活率低等问题,而形成的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的“自发联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提高吸引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区域人才协同发展不再仅仅是某些企业自发的行为,而是逐渐发展为同一城市不同企业之间的抱团,不同城市企业之间的抱团,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人才服务和咨询机构的抱团,由此形成了区域人才开发的共同体。2018年6月,由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牵头,20余家机构发起的浙江名企全球引才计划,涉及人才猎聘、人才咨询、会计、法律、薪酬规划等引才服务全领域。2019年9月,闽西南五市共同签订《闽西南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合作的亮点之一是创新拓展市场化引才路径,联合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共同开展引才活动,共建区域性人才资源配置中心。这种由多元主体构成的共同体,实现了跨界协作,扩大了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规模,创新了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形式,对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人才政策的协调、人才制度的衔接和人才服务的贯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www.xing528.com)

(2)协作内容的多面性

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实践,已从单纯的联合招聘发展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多方面合作。区域人才协同发展主要通过沟通、协商、互助、共享等协作方式实现政策优化和项目建设的一体化,促进了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各地人力资源服务升级,从而形成“智力强磁场”,吸引人才、项目、资本、技术的汇聚。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的政策协调,数据的共通共享,人才服务的一体化,不仅增强了企业影响力和区域产业链对人才的吸附力,还为人才市场注入了活力。例如,2019年6月,《长株潭城市群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行动方案》启动,力求搭建三市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区域人才协同发展作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升级的新尝试,有助于地方政府和相关服务机构为市场提供“个性化”“多元化”“一揽子”“一条龙”的人才服务,完善人才服务产业链,从而产生城市、人才、区域的良性联动效应。

(3)目标定位的拓展性

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初始阶段,其主要目标就是更有效地为企业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7月,中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国务院部署了采取更有力措施稳增长、助创业,拓展就业岗位的相关工作。在这种新形势下,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目标定位也得到拓展。在实践中,长三角多地建立了就业创业协作联盟,联合举办面向长三角地区高校大学生招聘会,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创业合作,实现高校、园区、社区的互联互通。此外,还将加强对口扶贫劳务协作的区域合作,推动对口扶贫援助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转移就业作为目标。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有效充分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将会在促进就业、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人才集聚的空间性

空间是人类进行实践活动的场域。在社会发展中,人才向某一区域集聚是一种历史现象。人才的聚集效应是指人才在一定规模上的集聚使其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并产生吸引更多人才向本地区流动的向心力,形成规模。人才集聚一旦形成,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长期而重大的影响。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就是一种促进区域人才集聚的新形式。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时空条件,人才的成长过程是人与空间互动的实践生成过程。区域人才协同发展体现了用人主体开始注重人才的空间开发,这种空间意识的自觉形成和发展,对于形成区域人才集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粤港澳大湾区总体人才净流入率为1.39%,人才虹吸效应明显。为了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通过政策抱团、活动抱团、使用抱团等新举措,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打破人才政策壁垒,不但拓展了人才个体成长成才的空间,而且从整体上加速了区域人才的集聚,促进了人才集聚效应的发挥。

4.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

在充分借鉴协同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跨区域协同发展理论有益思想的基础上,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理论框架,有助于统筹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人才发展的环境、条件、要素在城市间的关系,以人才协同发展促进人才高效集聚,以人才高效集聚激发人才协同发展,协同与集聚共同作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高地建设。

(1)人才协同发展的外部环境

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外部环境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制度、资源、开放、服务环境以及区位、人文环境等均为人才协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①产业支撑。产业是人才集聚和发展的基本载体,产业的分布和集聚是影响人才流动和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子。产业集聚牵引人才集聚,人才集聚助推人才开发并促使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使人才资本在运动中实现增值,进而促进产业集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突出且互补性强,高端化、生态化和智能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推进,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成就事业、实现价值的广阔舞台和人才生态。

②资源集聚。知识、高校、资金等创新资源的高度集聚既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提供了条件,更对人才协同发展提出了巨大需求。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类创新资源集聚不断加强,人才、设备、信息、政策和成果等的共享交流日趋频繁。从理论上来看,集聚只能发生“物理效应”,协同才能发生“化学效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资源的高度集聚,为创新资源主体(人才)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

③合作开放。开放是实现人才协同发展的基础,合作是实现人才协同发展的路径。4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已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淀了合作开放的“重要基因”。

④服务优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国家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也是人才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协同发展,要紧扣人才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以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出入境交通等为具体内容的服务质量与衔接状态既影响着人才流动与集聚程度,也影响着人才协同效应的发挥。

(2)人才协同发展的内部条件

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同样离不开系统内部的有力支持,成熟与完备的内部条件是产生协同“化学反应”的内核。

①理念认同。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理论在价值观领域的具体表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必须坚持互学互鉴,求同存异,寻找最大公约数,增进情感认同,增强人才协同发展内生动力。

②政策联通。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近年来,成渝两地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诸多政策措施难以推动落实,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体制机制的障碍。因此,需要加快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相互联通的人才政策,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人才协同发展。

③要素流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类要素特别是创新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动是实现人才协同发展的条件。促进要素流通,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成渝两地在资源配置上要加强合作,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④服务贯通。营造一流的优质服务环境,促进服务贯通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普遍存在服务福利可携性有限,人才体验度差于预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整体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快落实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各种便利人才的政策,解决人才在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加强民生社会服务领域的协同广度与深度,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