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高雅的多宝格产生于清代,笔者曾推测大体为乾隆时期。但据《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介绍:“我们从雍正《十二美人图》上面可以看见当时多宝格的形象,推测多宝格是雍正年间发明的。”这当属更为精确之说。多宝格的产生绝非偶然,乃是时代的产物。具体地讲,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当时工艺美术品空前发达,至少在品种和数量上是前所未有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下设四十二作,荟萃天下能工巧匠,征集各地名贵材料,专为皇家设计制作各类工艺品。民间工艺也十分发达。这些工艺品,尤其是牙雕、玉雕、瓷器、金银饰品中小件精品的摆放,非常需要一种与之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载体,于是,多宝格应运而生。
二是自清以来,古玩业兴起。关于古玩业,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称:“买卖七宝者,谓之骨(古)董行。”但宋代的古董行很有限,难以称“热”。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多宝格
小叶檀描金多宝格(www.xing528.com)
两面透空黄花梨多宝格
宋代收藏大家当属宋徽宗赵佶,此人艺术造诣颇深。他所创造的瘦金体书法流芳千古,在绘画方面也很有成就,尤擅画鹰。民间有“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话)”的歇后语。他还十分热衷于收藏,曾将自己收藏的古董命宫廷画师绘一长卷,名曰“博古图”。但此时距博古架的产生还相去甚远。明代,据史料记载,正德、嘉靖年间,东华门内市主要经营奇珍异宝。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漆,景泰御前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四方好事者,亦于内市重价购之。”又据明沈德符《敝帚斋余谈》说:“好玩之物,以古为最,惟本朝则不然。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其价遂以古敌。”这些都说明,明代收藏崇尚当世之作,也未形成较大氛围。清代统治者吸取元代覆亡的教训,对汉民族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因此清代社会的上流阶层对前朝遗存艺术品十分重视和珍爱,促使以收藏鉴赏为乐的古玩业兴旺发达。清中晚期,仅琉璃厂一带就有多家古玩铺陆续开业。那么,古玩摆放在哪里,古玩铺的店堂如何布置?多宝格无疑是最佳选择,因而多宝格愈发走俏。
三是中国古典建筑和室内装饰具有气势恢弘、布局讲究、结构严谨、典雅舒适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不断发展。清代出现的集锦隔子是室内装修隔断的一种,既作为室内分割的屏障,又可摆放各种古玩珍品,是中国独创的一种高艺术品位的室内装饰方法。而多宝格正是将柜橱类家具和室内装饰物的集锦隔子巧妙地结合改造,产生了一种独立的家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