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农村里几个顽皮孩子,捣毁了一个喜鹊窠。我从他们那儿买来一只小喜鹊。只过了一天一夜,它很快就养驯了。第二天,已经敢从我手里吃东西、喝水了。我们给这只喜鹊起了个名字叫“魔法师”。它听惯了这个称呼,我们一叫,它就答应。
喜鹊的翅膀长齐了以后,总喜欢飞到门上去,站在那上面。在门对面的厨房里,摆着一张桌子。桌子有一个抽屉,可以拉出来,抽屉里总是放着一些食物。有时候,我们刚拉开抽屉,喜鹊就从门上飞下来,钻到抽屉里去,急急忙忙地抢着啄那里面的东西。把它拖出来的时候,它还乱叫乱吵地不肯出来呢!
我去打水的时候,喊一声:
“‘魔法师’,跟我来!”
它就落在我的肩膀上,跟我走了。
我们吃早点的时候,喜鹊总是头一个张罗起来:又是抓糖,又是抓甜面包,有时候还把爪子伸进滚烫的牛奶里去。
最可笑的是我在菜园的胡萝卜地里除草的时候。
“魔法师”蹲在垅上看我干什么。然后也开始拔垅上的草,学我的样儿把一根根绿茎拔起来,放到一堆儿。它帮我除草呢!(www.xing528.com)
不过,它搞不清应该拔什么——把杂草和胡萝卜一起拔出来了。好个助手呀!
写法揭秘
作者先写了小喜鹊的来历,再写小喜鹊与“我”相处的事情。小喜鹊的呆萌可爱体现在相处的桩桩件件事例中,而“我”对小喜鹊的喜爱,也在字里行间流露。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写作范例,写小动物,可以用“相识——相处——分别”这样的结构写。这样的结构,比较适合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动物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相互的。所以,很多作家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都是采用这样的结构。比如《老人与海鸥》《金色的脚印》等。这种结构还被广泛运用到电影创作中,如《忠犬八公的故事》,我们写这类故事,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
人对动物的喜爱,会体现在哪些事中呢?以本文为例,作者对小喜鹊的爱体现在以下方面:给小喜鹊取名为“魔法师”;让它在掌心里吃东西、喝水;让它落在肩头和“我”去打水,即使它帮倒忙,“我”还是很喜欢它……人对动物的喜爱,无外乎体现在这些事中:喂食、造窝、取名,和它说话,带它玩,原谅它的淘气,跟别人聊它的故事等。这是人的共性。我们养小动物,正是在这样的一些事情中日久生情。
而小动物对人的情感,则体现在它对人的信任、依赖当中。比如本文的“魔法师”会落在主人的掌心里,会落在主人的肩头。当然,也体现在小动物给人带来的快乐当中。如本文小喜鹊吃东西急切的贪婪模样,帮倒忙的事情等,都给作者与读者带来了欢乐。
慢慢地回忆,我们曾经养过的金鱼、乌龟,猫猫狗狗,我们在路边或在别人家遇到的小生灵,回忆我们之间的相识、相处、分别的那些故事,写下来,不一定感人泪下,但我们一定能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