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馨
桑葚是乡下老家最常见的野果了。
家乡人不养蚕,却到处是桑树,池塘边、菜园边、院子前,多的是。听爷爷说,很久以前,有个地主人家养蚕,所以种了不少桑树。在故乡那肥沃的土地上,桑树长得非常茂盛,桑叶又大又嫩,绿得鲜亮,透着清香。三四月的时候,桑叶最嫩,我看呆了,恨不得自己变成蚕,爬到桑叶上大快朵颐。
四月底,桑树就长桑葚了。绿色的小小果实刚长出来的时候,嘴馋的小孩子就围在桑树下,踮着脚、仰着脖,数着枝上簇生的绿色果实。这时候,老人家便害怕了,小孙子年纪小,不懂事,万一哪一天爬树上去摘果子,摔下来了怎么办?于是,一刀就把伸出的桑树枝砍下来了。园子里的桑树,老人家也嫌它挡了蔬菜的阳光,一挥刀,桑树就少了半边。池塘边的桑树,老人家更害怕小孩子好吃掉进水里,干脆把整棵树锯了。我们小孩子眼泪汪汪地拨弄着树枝上绿色的小颗粒,那是我们夏季最美味的水果呀。
当夏天真的来临时,我们这群孩子心里就充满了隐藏不住的欢欣!那些侥幸留着的桑枝上,挂满了红的、紫的、乌的桑葚。一颗颗晶莹剔透,甜美的汁水仿佛要把果皮撑破。这是采摘桑葚的好季节,我们提着小桶,来到桑树下。完全忘记爷爷奶奶定下的“只准敲不准爬”的规矩,一个个像猴儿似的往上爬,你争我抢的,只为了能抢在伙伴们前面摘下那乌紫的果实。那种颜色的桑葚,果汁最多、最甜。挑一颗紫得发黑的,往口里一塞,甜滋滋的,全是果汁。那红艳艳的桑葚,看是很好看,可是味道比不上乌桑葚,果汁少,还有酸味。(www.xing528.com)
桑葚吃多了舌头和牙齿会变成乌黑色。可我们怎会顾得上这些呢?只管放开肚皮吃,吃得满嘴流汁,然后大家相顾而笑——每个人的牙齿和舌头都像刚刚被青色的浓墨染过。到家了,爷爷奶奶看见我们的嘴巴,都哈哈大笑。
太阳下山了,我们坐在院子里,夕阳的余晖照在桑叶上,桑叶变成了金绿色,而那绿叶下的绿色的、粉红的、绯红的桑葚,正攒着劲儿长,长到明天,应该是满枝乌紫吧。
名师点评
本文的结构层次很明晰:小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先写三四月时嫩嫩的,绿得鲜亮,透着清香的桑叶;后写四月底,桑树就长桑葚了;再写夏天真的来临时,让我们这群孩子心里充满隐藏不住的欢欣的是那些侥幸留着的桑枝上,挂满的红的、紫的、乌的桑葚。在这桑葚成长过程中,无不渗透着孩子们的情感:由“踮着脚、仰着脖,数着枝上簇生的绿色果实”时的期盼,到眼泪汪汪地拨弄着砍掉的树枝上绿色的小颗粒的痛惜,再到“放开肚皮吃,吃得满嘴流汁,然后大家相顾而笑”的满足,条理清晰,娓娓道来。这一篇文章里,小作者用了许多颜色来写桑葚。如:“夕阳的余晖照在桑叶上,桑叶变成了金绿色,而那绿叶下的绿色的、粉红的、绯红的桑葚,正攒着劲儿长,长到明天,应该是满枝乌紫吧。”金绿的叶子,绿色的、粉红的、绯红的果实,可不就是一幅立体的水彩画吗?小作者还给了我们组成颜色词语的方式:金绿色,即像什么样的颜色。依此类推,有葡萄灰、天青色、墨绿色、蛋清色、胭脂红、月牙白……所以,我们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如果用到这样的颜色,会给读者特别清晰的感觉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