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目前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许多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积极建设学校博物馆,将其建设成学生学习的活动中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场所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江苏省从2011年开始实施建设高中课程基地。所谓课程基地,是一个“以创设新型教学环境为载体,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以活动、实践、体验、探究为主线,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学习、自己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与学”的新平台。在目前已建设的200多个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中,有多个课程基地建设了博物馆。苏州中学园区校拥有独一无二的学校湿地博物馆。该博物馆收藏了与湿地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及展品。该校本身拥有大片湿地,学校组织社团围绕湿地开展专项研究性学习。苏州市十中被称为“最中国”的校园,该校位于苏州原织造府旧址,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笔下的江南织造府的原型。校内古木参天,古迹林立。学校因势利导,建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诗歌博物馆,将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生平诗作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并将诺贝尔文学奖中获奖诗人的诗作及诗人简介在博物馆中一一展出。馆内还收藏了大量的诗歌作品集及与诗歌有关的影视作品。该校突出诗歌教育的校本特色,充分利用校博物馆资源开展课程建设。各学科组积极参与,开发相关课程。例如,生物组积极参与基地课程建设,编写出版了“诗情花意”校本教材。该校还联合全国10多所中学,每年定期在各所学校举办诗歌朗诵大会,发挥诗歌在树德育人中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校诗歌博物馆发挥了独特的育人功能。
还有许多学校根据校情和学情建设学校博物馆。例如,浙江温州翔宇中学相继建成开放了“翔宇昆虫博物馆”“翔宇贝壳博物馆”“王羲之书法教育馆”“翔宇中华灯谜馆”和“科学体验馆”,很多课程依托博物馆开设。该校校长卢志文认为:“博物馆是课堂的有效延伸,是课程的复合载体,是学校的理想场域。对于学校教育,不可或缺。它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触发动机,创造可能,提供服务。尤其是博物馆课程,是跨学科的。”卢校长同时提出了“博物馆应是快乐好玩的迷宫,博物馆应是生活体验的社区,博物馆应成为艺术享受的圣殿,博物馆是研究探索的工场,还应让博物馆成为建构学习的课堂,博物馆更应成为灵魂洗礼的殿堂”的观点。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博物馆将不断在我国各地生根开花。但是,校园博物馆如何坚持校本化原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校园博物馆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博物馆作为一个专业场所,要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功能,需要专业化的教师积极参与校园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因此,校园博物馆的建设应当与人才的培养同步进行。不然的话,校园博物馆恐怕会成为“花瓶”的命运,陷入“开放之日便是门庭冷落之日”的僵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