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传统的经典课文,不少教师从自己小时候就开始读,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后又一直教了几十年。对于这样的“老课”,我们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和课改的步伐,不断进行“新”的思考与尝试,从而让学生和自己都能有“新”的收获。但怎一个“新”字了得啊?
一、老课新读——启发于单元人物专题
《开国大典》是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主题是“走近毛泽东”,文章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这篇老课要读出“新”意,当然不是老师自己的主观臆断与刻意求新,而是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历程中,与孩子们共读文本时,碰撞的智慧火花与细读后的感知发现。
《开国大典》是描写盛大场面的文章,为什么要放入“走进毛泽东”单元呢?——孩子们对于建国的历史以及毛泽东,了解不多,但他们读课文就可以发现:课文中入场—典礼—阅兵—游行等各部分的描写都聚焦于毛主席,他的一举一动推进着大典的进行,让人民群众无比激动与兴奋。这是为什么呢?研读的发现让孩子们有了去了解历史与伟人的需要与动力,之后再回到课文,孩子们就会感同身受地去关注毛主席,和人民群众一起欢呼、欢跃。
所以,老师再三斟酌,结合学生实际,综合过程方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维度,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比较、质疑、想象等方法,理解“欢呼、欢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站”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语段。
2.品读发现场面描写中反复使用语句的手法,感悟其表达的特殊情感,并学习仿写。
3.通过研读思考与资料拓展,初步了解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群众对新中国成立的激动心情和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看着这三个目标,或许您会疑惑——本文于场面描写中聚焦一个人物,点面结合,是很好的写作方法,为什么本课教学不作为重难点进行突破,反而去关注小小的反复呢?——的确,我们最初也是这么思考,并且这么去做的!可是,适得其反,我们发现,五上的孩子才刚刚跨入高年段的门槛,要他们马上从布局谋篇的角度去习得,有些拔苗助长、操之过急了。我们老师只有在学生学好语段的基础上,才可以适当地引导其关注篇章的特点,让其有所感悟,慢慢习得。
所以,我们把“点面结合”的教学与点拨,移至本课的第三课时;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进行整体感知、理清典礼程序、学习课文1~4自然段的基础上,教学课文5~15自然段,研读“宣读公告、升国旗、高呼游行”等场景描写的重点语段,让孩子们发现和感悟场面描写中“反复”这一微妙写法所传达的特殊情感,让学生们亲历“整体感知—体验激动—发现焦点—阅读资料—仿写抒发”这一语文学习过程,帮助孩子们建立场面描写与人物描写的有机联系,并习得语言,引领学生于第三课时的学习中,再经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二、老课新学——立足于特殊语言现象
(一)读出特别的激动心情,顺势而导,铺垫基础
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是具有感染力的,孩子们一读,就可以感觉到激动与快乐。我们顺学而导,引领孩子们先找出让人觉得激动的语句,读出激动,以反复地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为质疑、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二)立足学生的质疑问难,以生为本,情理相融
第7自然段的文字,粗略读过,谁都不会觉得难,可其间的奥秘却是很多孩子都无法领会的。为了更充分地尊重学情,为学而教,不强加给予,我们大胆地在本应情感激越的教学主调中,加入了理性的质疑问难,让孩子再读文字,于进行静静思考的过程中,发现似懂非懂的词语含义及课文写法中的秘妙。然后老师再顺学而引:“同学们,刚才大家自己提问,理解了课文之后,再来感受这令人激动的大场面,一定会读得更有感觉。“读着,读着,你觉得‘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写两次有什么好处了吗?”……学生读书的情感、读书的收获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努力基于生本的层层推进,有充分的朗读,有激越的情感,有静心的思考,才会有智慧的发现与真实的收获。
(三)关注特殊的语言现象,品其微妙,学习仿写
本文重要场景和重点语段的描写,我们一读就可以发现一个显著特征:每个场景中都反复使用了某一个词语或句子,以充分表达“开国大典”这一伟大历史时刻,以及全中国人民那无比振奋与自豪的心情。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这一句式统领课文第7自然段;“一齐”全文共出现5次,“接着”接连使用了4次,“鼓掌”或“掌声”共出现5次,“欢呼”或“高呼”出现6次,“万岁”出现7次,“毛主席万岁”一句重复2次,另外还有 “不断地……不断地……”“只听见……只听见……”等多个重复用词的句式。
很显然,对于这样一篇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的文章,这样的语言现象绝对不会是作者随意为之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写?又有什么作用,能表达什么特殊的情感呢?
孩子们自己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并在不断地读中感受到了这一特殊语言现象所表达的强烈的情感。同时,他们进一步研读发现课文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有微妙的变化,对比“全场、全中国”“三十万、四万万”“欢呼、欢跃”等词语,可以发现:地域在扩大,人数在增多,情感在增强。这种递进的反复,是我们常用的、有效的表达情感的手法,让学生去发现、去体悟、去习得,定会对他们日后的语文学习与情感表达有所帮助。所以最后,我们设计了可选择的两道练习,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通过本课的学习,展开实践,尝试表达,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实践性与有效性。
三、老课新教——呈现于教学内容取舍
都说“一路风雨一路歌”,而我们老师一路走来,在最后展示课之前,却几乎是一路荆棘没有歌。就在公开课的前三天,我们上课的老师还被一堆的人围着批判,而他自己似乎也就真的有些摸不着北了。一人一说,一人一法,一课一思,一课一改,专家的引领、团队的智慧反而成了他前进的障碍,因为他真的觉得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都很受启发,于是课堂上什么都想要,可许多矛盾又应运而生,结果什么都解决不好,学生似乎啥也没得到。
比如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突显关键人物——毛主席,一定要抓住此重难点好好展开教学,可文章中直接描写毛主席的语句少之又少,怎么抓啊?文章对于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法习得,教学中不凸显太可惜了,可孩子一边读“点”,一边学“面”,被搞得糊里糊涂。人民群众这么激动,因为以前倍受压迫,祖国的屈辱史如果能让学生再回顾,情感才能推向高潮。可一堂课要加入毛泽东领导战斗的资料,又要补充屈辱史,是否有些喧宾夺主?文中的“28响礼炮”,代表的是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28年奋斗史,多亮的教学点,一定要放入。可怎么引出这个问题呢?教学语段又不能太多……这许多的困惑与不断的纠结,相信许多上过公开课的老师都曾经经历过,而且也一定记忆犹新,因为太多纠结与痛苦。
最后,我们想:真正的“新”教,绝不会是让人如此痛苦的。于是,我们就忍痛割爱,明晰目标;删繁就简,集中突破;聚焦人物,关注语言;以生为本,有效实践。
当然,最需要大气度、大手笔、大智慧的,是课堂。本节课,孩子的表现非常棒,非常会读书,我们发现孩子们课前已经读懂了很多,不少语段甚至已经都不需要老师再教了。课堂上,老师给了孩子们很多表达、交流、展示的机会,也随机调整了不少教学的预设,显示出了一定的气度与智慧,许多的精彩相信不是老师都能感同身受。但面对学生别样的精彩和超出预期的表现,如果老师能及时生成有效激励,并能灵活借助孩子的精彩,更好、更迅速地推进课堂学习,学生将会更具学习的动力与成就感,后面的“写”也就可以留出更加充分的练习与反馈的时间,课堂也就可以有更多的留白与成长。
老课之所以能“老”,是因为它“老有所值”,文中必有精华;新教之所以能“新”,是因为它“新有所用”,课中必有所得。只要我们懂得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必定课课有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