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在技术层面的出发点,必须着力于解决信贷经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以问题意识看待信贷技术创新的“必然性”要求。信贷技术创新的“必然性“的基本逻辑,就是探讨信贷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商业银行为什么要进行信贷技术的创新呢?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给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脱媒趋势加剧,小微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今后市场战略的重点。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结合自身在小微贷款领域的优势,在监管政策引导下迅速进行战略调整与转型,不断加大渠道和产品创新力度。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对外部环境变化更为敏感,转型小微金融的方式也更为灵活。大数据时代,谁掌握数据谁就能抢占业务创新的制高点。商业银行传统信贷经营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小微企业信贷技术创新具有历史必然性,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信贷观念偏于陈旧
在当前新形势下,小微企业信贷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而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人在经营观念上尚未彻底转型,较为陈旧,在市场和风险的把握上缺乏大局观和前瞻性。在实际营销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侧重于融资类产品,而未能挖掘客户的深层次需求。信贷技术在陈旧的信贷观念影响下发展缓慢,制约了信贷业务的变革与创新。
(二)盈利模式亟需变革
传统模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经营收益的主要方式是存贷款利差。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存贷利率方面的议价谈判水平将逐步下降,利润空间逐步压缩。在存贷利差日渐缩小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程度较高,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收益也越来越小,商业银行信贷盈利模式需要进行大胆地探索和创新。盈利模式的“困境”,倒逼商业银行加大对信贷技术的深度研究,以创造出具有更好经济效益权能的信贷技术。
(三)信用风险显著增加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下行周期,周期性行业受经济下行影响更大,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经营下滑明显,区域性风险、行业性风险时有发生,担保圈、担保连风险尤为突出,企业倒闭潮现象较为显著,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整体风险可控。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四个季度的不良贷款率呈现平稳态势,均维持在1.74%,信贷资产质量管控压力较大,但总体可控。2017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057亿元,较年初增加1935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较年初持平;贷款拨备率3.16%,较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信用风险的增加,让商业银行加深了对于信贷技术“亲周期性”的宏观层面反思。
(四)创新动能有待提升
我国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创新能力不足。机制建设不健全。商业银行在利用经济金融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软因素为小微企业客户群体量身定制、提供高层次、差异化服务方面显得不足,可供选择的产品也较为有限,信贷技术的选择与运用能力有待提升,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在创新激励机制方面,缺乏体系化的小微企业信贷创新考核体系,创新还没有真正渗透到小微企业信贷经营的“血液”中,成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文化中的核心元素和重要动能。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问题,直接银行信贷经营的痛点,倒逼银行进行信贷技术的创新升级。
(五)信贷文化较为传统(www.xing528.com)
信贷文化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西方商业银行,90年代逐步形成,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为了抢占优质信贷市场和防范信贷风险。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信贷文化还在信贷职能错位和经营目标扭曲、信贷经营思想偏离信贷本质特征等问题,信贷风险文化尚未完全建立,执行力有待提高。风险管理文化是现代商业银行文化的主要特质。目前我行信贷风险文化中存在的长期的“重贷轻管”思想没有根除,也缺乏对放贷和管贷的制衡。整体上,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文化较为传统,亟待商业银行通过小微企业信贷技术的创新,引领信贷文化的深度改革与全面转型。
(六)人才队伍差距显著
信贷经营的背后是人才队伍的支撑。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信贷经理队伍。目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客户经理素质与业务发展需要存在显著的差距。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信贷技术的进步,商业银行需要一支适应发展形势需要,满足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需求相匹配的客户经理队伍,为小微企业提供及时的全方位的服务。当前银行业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客户经理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人员的数量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梯队的滞后,影响了信贷技术的发展;信贷技术的创新,有必然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
(七)网络信贷形成冲击
在金融脱媒化和互联网金融化的挑战下,商业银行的“融资中介”的角色正在被弱化。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富人金融向“草根”金融转变,大企业金融向普惠金融转变,加速了金融“脱媒”,进而促使金融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基因式”的变革,有力地推动金融业向扁平化、虚拟化、网络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创新。传统的银行信贷正在面临来自互联网的信贷业务冲击。例如,京东白条、阿里小贷、花呗、微粒贷等新型的互联网信贷,正在逐步颠覆传统银行对客户的信贷支持方式,构成强力的业务冲击。互联网金融化对于商业银行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商业银行可以借势对信贷技术进行革新与升级。
(八)信贷技术有所滞后
传统的信贷技术体系也过于“僵化”,缺乏足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信贷技术的发展本身也容易滞后于变化发展的信贷业务实践。随着小微企业信贷实践的不断推演,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贷技术必然会在小微企业信贷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升级、改造,最终实现技术的创新,达到技术进步服务于社会需求的目的。商业银行应当及时把握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分析小微企业的客户需求、融资规律、风险特征等内容,积极开展创新工作,确保信贷技术的与时俱进,不断革新。
【信贷反思录】商业银行开展信贷技术创新需要面临与解决哪些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