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悖论”的焦点问题就是“信贷集中度”的问题。面对信贷专业化经营和信贷分散化经营之间的“信贷悖论”,商业银行如何从理论层面进行“破局”?在西方国家,对于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具有关键推动作用的主要是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信贷组合管理理论的基础是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组合管理理念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现代金融学理论和金融管理实践的重要基石之一。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克维茨提出了不确定状态下的资产选择理论(Portfolio Selection Theory)。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将“投资效用”作为评价资产组合的核心指标,而非单纯的收益或风险,为评价资产组合结构提供了方法。资产组合投资效用计算公式为:资产组合投资效用=资产组合预期收益-风险厌恶系数×资产组合收益方差。根据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投资效用与资产组合预期收益呈正比关系,与投资主体的风险厌恶程度和资产组合风险(即收益方差)呈反比关系。相同的资产组合投资效用包括了无数组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及组合关系,并构成资产组合投资效用无差异曲线。最佳投资组合点(P)是投资效用无差异曲线和资本配置线的切点,又称为效用边界和资本边界的最佳结合点,适合积极型投资主体。最低风险组合点(G)为资产组合投资效用无差异曲线同资本配置线相交而且方差(风险)最小的交点,适合稳健型投资主体。资产组合理论不仅可以作为投资机构研究和评价资产组合配置的依据,也可以成为商业银行研究和评价信贷资产组合结构的理论基础。信贷资产组合理论认为,资产之间的不相关性会减少资产收益的波动性,通过分散资产可以减少资产的风险。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众多的投资者在资产市场上的自由投资选择,最终会形成一个完全形同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不同的仅仅是投资者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和财富状况选择各自投资在这个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上的比重。“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的基本理念。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西方学者继续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索。1963年,马柯维茨的学生威廉·夏普提出了回报/波动性比率(又称“夏普比率”“夏普测度”)计算模型(博迪等,2005),其实质是投资效用的相对数表示形式,它成为现代资产组合研究领域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目前投资者经常用它来评价和选择投资组合或投资基金。21世纪以来,著名的金融产品“搭积木法”的创始者、国际信用组合管理协会(IACPM)的推动者和执行理事史密森以及Felsenheimer等(2009)、Gregoriou等(2009)一大批学者分别出版了关于信贷资产组合管理方面的书籍,对信贷资产组合管理过程、管理工具以及资本配置等有关理论进行了综合研究和推广。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的指引(www.xing528.com)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作为当代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引导者,在其2004年颁布的新资本协议中,针对信贷资产组合结构的管理与评价适时提出了一些监管指引。这些指引对银行合理进行信贷资产组合结构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内容概括如下:一是银行必须建立对包含各种信用风险的投资组合进行持续管理的体系以及监测授信组合的整体构成及其质量的系统。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应提供有关授信组合的构成,包括识别风险集中度的充分信息。特别是各种资产组合的组成和质量信息,应使管理层能够迅速、精确地评估银行在各项业务活动中承担的信用风险水平,并确定银行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其信用风险战略。二是信贷资产组合集中仍是银行信用风险的来源。风险集中有多种形式,只要有相当数量的授信具有相似的风险特征就会产生风险集中。风险集中不仅存在于贷款发放中,而且存在于所有带有交易对象的银行业务中,还可能源于资产组合中各项授信之间更复杂和微妙的关系。高集中度的授信使银行暴露在所有集中领域发生不利变化的风险之中。银行可能希望利用其在某一特定行业或经济领域的特长,或可能认定其承担的集中风险得到了足够的回报,对此银行可以采用其他办法(如额外风险加价、贷款出售、信贷衍生工具、证券化及其他贷款二级市场手段)来应对风险,但须识别和管理这些手段本身的风险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控制程序,应避免仅仅为分散风险而与其不了解的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进行交易或从事不熟悉的授信活动。
【信贷反思录】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利用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理论来指导信贷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