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涵上讲,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信贷经营过程分解为若干重要环节,科学设定各环节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进而实现信贷风险控制的目的。申言之,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把全面风险管理思想、审慎、规范、稳健的经营理念和精细化的办事文化运用到信贷流程管理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全流程的信贷风控,具有整体性、层次性、过程性、精细性、动态性和创新性的主要表征。具体到申请欺诈的风险控制,反欺诈需要开展如下全流程控制:
(一)严把贷款准入关:从“行业、区域、客户”三个维度防范申请欺诈
1.行业准入。“隔行如隔山!”申请欺诈的反欺诈风控,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行业准入分析。行业准入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行业分析研究要到位。要对客户所处行业开展前瞻性的分析和研判,包括借款人所处行业的成本结构、行业集中度、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以及行业整体竞争等情况,综合判断该行业对借款人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积极介入符合产业规划要求、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从严把握“两高一剩”行业,审慎进入传统行业和进入壁垒较低的行业。二是行业政策管理要到位。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细化行业信贷指引,明确信贷准入和信贷退出标准,对行业内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三是行业限额管理要到位。对“两高一剩”、发展前景一般或潜在风险较大的行业,要前瞻性地核定并控制行业授信总量,客户用信总额不得突破行业授信限额。
2.区域准入。“银行是水族馆的鱼,需要高度关注金融生态!”商业银行开展申请欺诈的反欺诈管理,必须高度关注“区域”维度的信用环境,读懂当地,做好区域准入。区域准入管理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优势区域优先发展原则。对当地经济发达、市场体系完善、金融生态良好、信贷管理规范的区域要实行资源倾斜、扩大权限,赋予更多的自主准入权;二是一般区域有重点发展原则。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一般的区域,要重点发展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业务,并赋予其相应领域的自主准入权,力求把业务做精做细做好;三是限制区域限制发展原则。对经济欠发达、金融生态环境不好的区域,要适度上收自主准入权,重点发展第二还款来源充足的信贷业务及低信用风险业务。
3.客户准入。“闻香识企业!”申请欺诈的反欺诈,需要银行读懂客户,学会甄选客户。客户准入管理是贷款准入的管理重点与管理难点。其核心思路是通过实施客户发起战略,明确目标客户准入标准,争取好的客户、回避差的客户,构建层次清晰、搭配合理的企业客户梯队。客户准入管理的技术难点主要是两个方面,即如何正确地进行客户调查,如何准确地评价客户优劣。在实践中,客户调查关键是要围绕六个要素,符合三个要求。六个要素是“产品、人品、资本、资产、存款、税款”,即企业要有好的产品(服务),该项产品(服务)有市场、有信誉、有前景;企业及业主品行良好,没有不良信用记录;企业自有资本充足、融资渠道通畅,不涉及非法集资与高利借贷;企业及业主有现实、稳定的资产,有充足可靠的担保来源;企业有稳定、银行可预测与控制的现金流,生产经营活动、销售货款回笼、资金往来情况正常;企业有真实、与贷款额度相匹配的销售或营业收入,税款、水电费、工资支付等与其反映的经营规模相匹配。三个要求是“真实、准确、全面”。所谓真实,是指获取的客户资料等信息有据可查、值得信赖;所谓准确,是指调查人员对客户的分析判断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合理逻辑推理,没有夸大其词,没有主观臆断;所谓全面,是指调查报告反映的要素齐备、内容完整,没有遗漏或隐瞒重大事项,符合尽职、规范的要求,能够满足信贷决策需要。准确评价客户优劣关键看客户是否具备诚信、价值、稳健、责任四种品质。诚信是前提,不诚信的客户要实行“一票否决”;价值是根本,无回报或低回报的客户对银行而言没有合作的意义;稳健是基础,好的客户应具有健康的企业文化、审慎的经营行为和较强的经营风险控制能力,这也是双方建立信贷关系的前提;责任是保障,缺乏起码社会责任、法律责任、道义责任的企业难以做到可持续经营,不具有合作的基础。
(二)严把押品管理关:从“抵质押行为”维度提高反欺诈风控能力
商业银行需要多措并举地强化押品管理,通过规范抵质押行为,进而实现反欺诈风险控制的目的。一是提高贷款抵质押率。把贷款抵质押率纳入市场营销、信贷结构调整和业绩考核目标,力争提高至70%以上,其中有效房地产、低信用风险押品占比要达到60%以上。二是明确抵质押品范围。严格实施抵质押品准入管理,优先选择市场价值稳定、变现能力强的抵质押品。对政策允许但操作不明确、政策未明确但具有现实价值的抵质押品,要在风险控制前提下积极研究创新有关的操作实施办法。三是控制抵质押折扣率。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控制贷款折扣率;鼓励组合担保方式,对经债权保障度系统测评综合担保在充足级以上的,不受单项押品折扣率限制。四是完善抵质押评估管理。建立资产评估机构备选库和相应的动态管理机制,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实行内部确认制度,外部评估报告未经有权审批人确认,不得作为信贷决策依据。严格贷款担保物的调查、估值、审查、确认和周期性价值重评,严禁按照贷款金额倒算抵质押品价值。五是规范抵质押权证管理。抵质押权证必须统一入库保管,不动产抵押权证逐步采取由县级及以上机构统一办理抵押登记、入库保管、抵押注销的模式。六是严防重复抵质押担保。认真调查核实抵质押品担保状况,防止“一品多抵”重复套取银行信用。七是严防虚假抵质押担保。通过现场实物调查、产权登记部门不动产登记簿核查等手段,核实抵质押品权属证书的真实性、合法性、唯一性。对采用具有现金价值的权利质押的,要注重核对权利凭证的真实有效性。八是关注抵质押法律效力。对存单、国债、保单等权利凭证质押的,银行要移交占有权利凭证并取得止付回执后方可办理信用业务。对不动产抵押的,要核实有无出现司法查封、海关监管等法律规定不得抵押的情形。抵押登记原则上要求双人现场办理、双人领取权属证书。严禁委托客户和中介机构、严禁客户经理单独办理抵押登记或代为领取权属证书。
(三)严把信贷审查关:从“逻辑校验”维度开展反欺诈风控(www.xing528.com)
审批环节排查申请欺诈的核心要点在于发现“不符”情况。这种不符情况可能表现在企业提供的资质证明材料与真实证明材料特征上的不符,也可能表现在客户提供信息与真实信息的不符,或信贷申请人身份的不符。商业银行需要通过运用“交叉检验”的信贷技术,开展“逻辑校验”,进而识别企业的申请欺诈风险。逻辑校验主要体现为贷款材料的真伪判断和企业客户的身份识别两个层面上。交叉检验是判断客户提供信息真实性的关键方法。在判断客户提供的信息时,根据不同的渠道获得的信息,多角度的相互检验,看个信息之间能否相互支撑并满足他们的逻辑性。交叉检验是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向客户的员工,邻居,或者根据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等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客户信息的真实性。例如:要客户的周现金流、月现金流、季度现金流等信息,分别计算日均值、周均值、月均值等信息看是否具有稳定性,同时看看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并用日均值分别检验周均值和月均值的合理性。同时可以检查客户的记账凭证,自己计算上诉数值看是否存在造假的嫌疑。在企业信息的逻辑校验方面,银行可以分析企业提供信息是够存在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例如,有的企业有淡旺季,但是提供的电费在淡季并没有明显下降,这就是明显造假。同时,银行还可以把企业提供的信息与银行掌握的信息进行逻辑校验。例如,有的企业隐藏部分贷款和对外担保信息,银行通过人行征信可以验证企业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银行还需要加强与外部信息的对比校验,树立大数据信贷思维,分析企业信息和身份的真实性。例如,银行通过外围调查,可以打探到企业的真实情况,分析企业“冒名贷款”的可能性。
(四)严把授信执行管理关:从“合同”管理和“放款”管理两个维度开展反欺诈控制
商业银行开展信贷反欺诈,必须高度重视“合同”和“放款”两个环节的风险管控。合同是借贷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凭证,银行贷款审批人的意志和风险管理要求大部分是通过合同来体现与实现的。要强化依合同放贷、管贷的意识,根据不同信贷业务品种和不同信贷客户设计制定制式合同文本。合同选用、主从合同搭配、合同填写必须正确无误、要素齐全。合同签章必须真实规范,没有法律隐患。合同审查必须程序到位,正式签订前由放款审核岗进行审核,并根据需要由法律部门进行预审。放款管理是银行向借款人提供资金并正式发生信用关系的重要关口,是银行对客户授信实现之前,对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内容和信贷正本文件进行再审查的最后一道程序。抓好放款管理必须规范放款处理流程,全面实施信贷作业监督审核制度,确保严格落实信用发放条件、完善抵质押担保手续和信贷档案,严禁违反审批人意志发放信用。要建立信用业务放款分层审核制度,明确商业银行各层级的审核权限,所有信用业务未经放款审核岗审核同意不得实施。此外,还要加强对放款环节的检查监督,报告放款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处置放款环节发生的风险事件。
(五)严把贷后管理关:从“持续性”维度排查申请欺诈
在贷款发放后,商业银行仍然需要对申请欺诈进行持续排查。其一,申请阶段无法确保100%排除信贷欺诈,有时候申请欺诈到贷后管理阶段方能发现。其二,随着商业银行金融数据的不断积累,会从其他新申请上发展欺诈风险点,关联出已经核准的信贷客户。可知,申请欺诈的排除,不能仅限于贷款准入和审批阶段,在存量管理及逾期清收的过程中,也需要“持续性地”对申请欺诈进行风险排查,总结欺诈模式,及时反馈到销售和审批端,从而实现信贷反欺诈的全流程、循环式、良性化的信贷风险管控。商业银行在贷后管理阶段需要坚持“持续性”观察的信贷原则,重点考察企业的违约情况,强化信息关联排查,通过不间断地考察企业的信贷履约情况,验证企业信贷申请的真实意图和欺诈因素。
【信贷反思录】商业银行如何有效控制贷款企业的申请欺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