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信贷模式下,由于小微企业贷款对于“软”信息的依赖和偏重,对于其贷款技术的发展产生极大的约束,贷款决策呈现精度不高、规模效应不强等特点,致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决策均是依赖于信贷员和信贷审批人员等的经验判断。长期以来,小微企业信贷决策技术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类是关系型(Relationship Lending)信贷技术的流派,一类是交易型(Transactional Lending)信贷技术的流派。关系型信贷技术的决策多依赖于通过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关系过程中采集的“软”信息,这些“软”信息一般都是银行的私有信息,且多是定性和无法传递核查的。
“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是和“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相对应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定义,二者的区别主要从信息的可量化性或主客观性来划分。一般来讲,关系型信贷技术所依据的信息称为“软信息”,它是商业银行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广泛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小微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如经营状况、企业行为、信誉和业主个人品行等等不易观察、量化和传递的具有强烈人格化特征的信息。这些信息不能按标准化办法收集和处理,从而无法通过书面方式在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以及在银行内部准确传递的信息,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是“只可意会”的信息。“软信息”具备如下特征:
第一、人格化。在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中,“软信息”涉及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性格特征、企业文化、商业信用、管理者与供应商及客户的关系、社会形象、商誉口碑等信息,不容易观察和识别,具有显著的人格化特征,需要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于人缘、地缘、亲缘、业缘、血缘等社会化因素,识别小微企业客户的“性格脸谱”,予以信用化特征的“企业人格”还原。
第二、非量化。小微企业的“软信息”一般难以用书面报表的形式统计归纳和传递,具有非数字化的特点,难以进行具体的量化统计。小微企业信贷实践当中,“软信息”通常包括企业的商业模式、产业链条、基本情况、产品市场等除财务因素和担保条件外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诸多因素,而这些信息都具有非量化的特征。与之对应,小微企业的“硬信息”一般都是易于编码、统计和传递的数字化信息,例如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押品信息等信息。
第三、非直观。小微企业的软信息一般依赖于商业银行信贷经理进行上门“面对面”交谈、“背对背”核验,采取“四眼原则”“眼见为实”“交叉检验”等原则和方法,通过与企业实际控制人交谈了解企业实际控制人的创业史、性格特征、人脉口碑、商业模式、家庭关系等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不容易观察的,具有明显的非直观性,必须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才能够准确捕获。(www.xing528.com)
第四、偏主观。信贷视角下的“信息”按其是否带有商业银行信贷经理信息加工的价值判断来看,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客观信息反映了小微企业的客观状态,而主观信息是经专业的信贷经理的思维、经验加工后带有主观因素的信息。例如,对一个小微企业实际控制人来说,姓名、职称、年龄、学历就是描述企业主的客观信息,而商业银行信贷经理对这个小微企业经营模式风险的印象、看法或信贷专家对小微企业核心优势的评价就是主观信息。一般来讲,小微企业的“软信息”既包括较为客观的信息,但更多的体现的是信贷经理的主观价值判断因素,具有显著的偏主观特征。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进行信贷支持时,很大程度上不是依据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这类“硬信息”,而是依据与小微企业密切接触的信贷经理的主观和经验的判断。例如,商业银行信贷经理采集到的小微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信用状况、企业差旅费规模与用电情况的变化等,这些能够反映真实经营状况“软信息”的特点是主观性强。
第五、定性化。相对于“定量化”的“硬信息”而言,“软信息”属于定性化的信息,需要商业银行的信贷经理对小微企业客户的“软信息”进行归纳、梳理、总结、综合分析,进而对小微企业给予定性化的信贷分析。例如,对于小微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竞争谈判优势的判断,需要信贷经理侧面与小微企业的上下游客户交谈中分析,结合企业提供的订单、流水综合判断得出定性化判断分析。
第六、传递差。“软信息”由于非数字化的特征,不容易被迅速的传递和使用,而且在传递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信息失真的弊病。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制约了关系型信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另一方面,软信息的传递性差也反映出软信息在信息传递的链条中容易产生“信息消耗”问题。
【信贷反思录】如何解决关系型信贷技术下的“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消耗”和“信息失真”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