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贷款利率倒挂引发小微企业客户违约,风控成功

贷款利率倒挂引发小微企业客户违约,风控成功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制度缺陷之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的信用“泡沫”最容易被击破。利率倒挂,对于企业客户最大的冲击就是导致小微企业贷款客户还款动力严重不足。更为糟糕的情况是,在利率倒挂情况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不愿意办理转贷手续或任何形式的借新换旧,甚至还希望贷款早日到期被转入不良贷款的池子中。信用违约是具有层次结构的,由于“利率倒挂”所引发的贷款违约被称为“理性违约”。

贷款利率倒挂引发小微企业客户违约,风控成功

如图所示,1999年6月1日至2001年6月1日这三年时间,我国利率市场发生一个较为怪异的现象,即贷款市场上的“利率倒挂”现象出现了。此种现象产生时的背景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我国执行的是基准利率与浮动利率相结合的利率制度。在此种制度之下,1999年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基准利率为5.85%,小微企业贷款最高上浮30%,即7.605%,而不良贷款利率为7.56%。大家看完这三个数字,就会发现其中的端倪——如果企业贷款违约以后,执行的不良贷款利率比正常还款时的最高贷款利率是要低的。贷款利率的“倒挂”问题产生了,“狡猾”的小微企业客户会选择“效率违约”,这样他们可以支付更少地利息。这一时期内,企业贷款违约潮开始出现,波涛汹涌,危机四伏!回顾这段代价惨痛的历史,我们应当从中吸取如下教训:

1.小微企业的信用“泡沫”如何破灭?

信用,是阳光下最坚强的“泡沫”。在制度缺陷之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的信用“泡沫”最容易被击破。利率倒挂,对于企业客户最大的冲击就是导致小微企业贷款客户还款动力严重不足。在1999年6月1日至2001年6月1日期间,我国利率市场上一直执行着这种倒挂的利率,在非强制条件下讨论的贷款企业主动还款情况是不存在的。更为糟糕的情况是,在利率倒挂情况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不愿意办理转贷手续或任何形式的借新换旧,甚至还希望贷款早日到期被转入不良贷款的池子中。信用“泡沫”一旦被人捅破,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就会骤然飙升,特别是在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以后,不良贷款只升不降。对于银行信贷经营来讲,信用“泡沫”的破灭,就是一个“大败局”!

2.信贷市场的“潘多拉魔盒”如何被打开?

信贷经营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警惕“潘多拉魔盒”被无情地打开。信贷市场的“潘多拉魔盒”一旦被开启,信贷悲剧似乎就已经在冥冥之中已注定,其中,贷款利率的倒挂现象,是商业银行必须警惕发生的。市场化的贷款利率与不良贷款利率之间的倒挂,突出反映了信贷制度设计的“制度缺陷”,正式这种漏洞的存在,才为某些企业的违约行为提供了钻漏洞的可能性。因此,制度缺陷是造成信贷市场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的主要原因。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对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提高小微企业客户的违约成本,让这些倾向于违约的企业感到违约的代价太大,不值得违约。从这个意义上讲,信贷制度的“顶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www.xing528.com)

3.小微企业信贷违约何以被称为“理性”?

信用违约是具有层次结构的,由于“利率倒挂”所引发的贷款违约被称为“理性违约”。这是假设企业是一个理性经济人以后做出的理性举动,是个大概率事件。这充分说明了当信贷制度设计存在根本缺陷的时候,信贷违约具有其必然性。因为每个企业多是善于经营获利的,在逐利和投机的驱动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会做出“效率违约”的选择,而这种违约是具有“理性”之光芒的。当然,这种理性违约对于银行信贷经营来讲,无异于一场毁灭的“灾难”。小微企业信贷的理性违约,是建立在经济效率的基础之上的,并不具备道德上的正当性,而且也要受到法律惩罚的制裁。

【信贷反思录】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如何避免信贷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问题?对此,如何进行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