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采用与传统银行业不同的贷款技术,小额信贷技术取得了极高的偿还率,为贫困人口提供了贷款渠道,是一种重要的市场细分下的信贷技术。国际小额信贷实践的成功与教训,对我国小额信贷技术的发展具有如下启示:
(一)本土化与适应性
小额信贷技术必须与我国的本土国情相适应,进行有选择性地技术升级与改造,要接地气、切实际、有成效。小额信贷技术的产生与演化,是对特定地区小额信贷客户所处的文化、地理、经济、社会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小额信贷技术必须经过中国“本土化”的修正与升级。小额信贷技术必须结合我国信贷业务的具体实践,修正那些不适应的技术要素,去伪存真,扬长避短,注重小额信贷技术的实效性。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中的贷款技术选择,应该有宽广的视野和格局,从小额信贷技术“百宝箱”中选择适宜的信贷工具,并加以适应性改造,做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不断完善我国的小额信贷技术。
(二)商业化与灵活性
我国小额信贷技术的目标客群主要是小额资金需求的客户群体,不再是贫困户群体。因此,在担保方式方面,要采取较为灵活的组合担保方式,以回归小额信贷业务商业化的本质。在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商业化趋势下,小额信贷机构的财务可持续目标日渐明显,小额信贷机构的客户群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盯准赤贫人口到客户群出现上移。这种趋势造成了部分意义上的目标偏移,也对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技术造成了冲击。当前小额信贷目标客户,特别是工商户与微小企业乃至中型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一定意义上可以提供抵押品与担保条件,这为抵押类贷款技术的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小额信贷技术应当选择适宜的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技术,体现担保方式的灵活性,回归贷款经营的商业化本质。(www.xing528.com)
(三)创新性与组合性
我国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信贷技术的合理化创新,注重研究小额信贷技术与其他信贷技术的有机组合。针对小额贷款需求客户群体,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和信贷资产组合式管理,积极应对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的信贷资产管理压力。小额信贷技术30余年来的发展实践,也表明了小额信贷技术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团体贷款技术在小额信贷中早期的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各种类型的贷款技术的合理取舍以及有效搭配,对于贷款偿还率的提高以及其他风险的管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信贷反思录】小额贷款技术如何走出团体贷款技术的牢笼与瓶颈,实现新的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