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淡马锡信贷工厂风控技术本土化

淡马锡信贷工厂风控技术本土化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淡马锡“信贷工厂”信贷技术反映在贷后管理方面的特点便是批量化贷后管理。具体而言,淡马锡“信贷工厂”信贷技术主要体现为“六化”特征:1.产品标准化。“信贷工厂”信贷技术要求发挥出小微企业的规模成本和规模收益。参与“信贷工厂”的银行信贷人员必须保持独立性和专业性。“信贷工厂”信贷技术追求的流程化的作业、标准化的管理,显著地提高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业务效率。

淡马锡信贷工厂风控技术本土化

(一)产业集群背景下的“信贷工厂”信贷技术及推广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企业在区域内的集群现象进行分析。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由于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空间集中性和产业关联性的网络”,集群信贷模式下商业银行把小微企业作为一个集群体看待,把小微企业放在产业链供应链、商圈中分析,形成集群效应。集群信贷模式下客户经理与小微企业集群之间是“1+N”业务拓展关系。这种“一对多、点对面”式的信贷调研,对客户经理的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信贷业务的情景式分析。集群信贷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商业银行容易实现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批量化叙做。产业集群理论,对于“信贷工厂”信贷技术起到了“催生剂”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是“信贷工厂”信贷技术得以持续发展的“温床”。

正是基于对产业集群的考量,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研发了“信贷工厂”信贷技术。该技术是一种标准化的、以工厂流水线形式进行的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发放方式。淡马锡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富登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旗下的子公司不断实践和完善这种方式,实现了在新加坡的成功运用。淡马锡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持有的金融机构将该种信贷技术输出。目前,这种信贷技术在马来西亚、印尼、印度、中国等国家都有成功的运作经验。由于淡马锡持有中国银行4.13%的股份,持有中国建设银行5.65%的股份,同时入股中国民生银行。2007年,中国建设银行通过其战略投资者淡马锡,引入信贷工厂并率先在镇江分行开展试点,随后将此信贷技术推广至全国。2010年,中国银行借鉴淡马锡模式,在浙江金华、福建泉州进行试点。此外,一些中小型银行,如民生银行、杭州银行、济宁银行等也进行了信贷工厂技术的实践。

【信贷反思录】为什么说产业集群是“信贷工厂”信贷技术得以持续发展的“温床”?如何理解“信贷工厂”信贷技术是典型的集群信贷技术?

(二)“信贷工厂”信贷技术的特征分析

“信贷工厂”的概念内涵是银行进行小企业授信业务管理时,设计标准化产品,对不同产品的信贷作业过程就好像工厂的“流水线”,从前期接触客户开始,到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贷款的发放,贷后维护、管理以及贷款的回收等工作,均采取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管理。信贷工厂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借此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满足小微企业贷款特点。淡马锡“信贷工厂”信贷技术的一个核心理念便是“工厂化”批量拓展与操作,改变了传统信贷模式下“单户开发”的信贷技术效率低下的弊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批量拓展模式,以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拓展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客户,收效显著。淡马锡“信贷工厂”信贷技术反映在贷后管理方面的特点便是批量化贷后管理。“信贷工厂”技术讲求对整个产业集群的风险管理,有利于整体把控风险,通过情景化分析的方法,预判可能出现的诸多风险点,有利于信贷人员做到贷款预警。通过流程再造可持续流程管理,提升了小微企业集群的信贷管理水平。具体而言,淡马锡“信贷工厂”信贷技术主要体现为“六化”特征:

1.产品标准化。“信贷工厂”下的信贷产品设计必须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首先确定目标客户群体,然后进行标准化的产品设计与研发。金融机构将申请贷款的行业和公司材料进行简化,对贷款进行调查、审批和监督等相关工作,尽可能实现标准化管理。

2.作业流程化。“信贷工厂”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流程化作业。在信贷业务的作业流程中引进工厂流水线作业方式,将小企业信贷操作的前、中、后台业务分离,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按统一的流程标准分岗操作,以提高小企业融资服务和风险控制效率。商业银行要将小微企业信贷操作的前、中、后台业务分离,按统一的流程标准分岗操作,以提高融资服务和风险控制效率。

3.生产批量化和风险分散化。“信贷工厂”信贷技术要求发挥出小微企业的规模成本和规模收益。生产批量化和规模化经营,首先需要明确基于发展战略给予的资源倾斜、合理高效的审批授权、适当的风险容忍度、尽职者免责等关键问题。小微企业的个体风险相对较大,但具有组合风险分散功能。小微企业风险虽大,但统一管理,设定合适的贷款利率,是可以覆盖相应的风险的。通过批量管理可以减少一定风险。辅以专业人员的适时跟踪和风险利率差别化定价,进一步规避了了风险。国外还通过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规避风险。(www.xing528.com)

4.队伍专业化和管理集约化。“信贷工厂”信贷技术要求商业银行通过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打造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风险控制团队和产品营销团队,同时积极建立集营销、管理和风控于一体的专业化管理体制和集约化经营机制。参与“信贷工厂”的银行信贷人员必须保持独立性和专业性。团队构成上需要将最好的配置置于业务运行之中。另外,还应大力发展远程信息交流、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将整个地区的小微企业纳入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信贷工厂”模式的核心是平台创新和管理创新,但仅凭独立运作平台和先进管理理念,缺乏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并不能推动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发展。

(三)“信贷工厂”信贷技术的升级与展望

“信贷工厂”为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径,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成为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的一种新方式。“信贷工厂”信贷技术追求的流程化的作业、标准化的管理,显著地提高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业务效率。通过建立标准化的信贷业务流程,实行类别化的风险管理政策,大大提高了信贷运作效率,满足了客户融资需求和银行控制风险的双重需要。“信贷工厂”信贷技术通过提高效率,发挥出了小企业信贷规模成本和规模收益,为银行提供了挖掘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工具。“信贷工厂”信贷技术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挑战在于,在快速审批机制下如何保证信贷产品的供应、强化信贷风险监控?“信贷工厂”模式下,信贷数量爆炸式增长增加了银行风险监控难度,可能会增大银行的不良信贷率。目前来看,这方面员工专业水平不高,人员配备不合理。“信贷工厂”模式对国内银行原有的信贷管理提出了变革要求,但现阶段还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机遇在于,信贷工厂1.0为大量小微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服务,信贷工厂2.0将金融量化与流程作业结合,解决了普惠群体数据匮乏的痛点,成为普惠金融解决方案的重要指引。未来,信贷工厂将拥抱新技术,将趋于成熟的前沿技术运用于实践,包括新兴的区块链技术、人工识别等。技术创新仍然是非常核心的推动力,因为技术不仅能够更好地降低成本,也能更好地管控风险。具体而言,“信贷工厂”信贷技术需要在以下方面加以努力和尝试:

1.积极开展“信贷工厂”信贷技术的本地化改造。在实施“信贷工厂”模式时,首先要对本地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本地经济结构特点确定业务发展目标和思路,根据机构内部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和激励措施,按照客户需求匹配和创新金融产品,使“信贷工厂”信贷技术能够发挥其标准化、流程化优势。

2.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信贷产品创新,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信贷工厂”模式的核心在于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如能与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创新性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相结合,将产生更好的支持效果。商业银行应当研究区块链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前沿金融科技,树立圈链式思维、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探讨运用大数据风险控制技术,提高贷后管理水平。

3.积极探讨与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信贷工厂”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信贷工厂”针对小微企业业务的特点,运用平衡计分卡(BSC)等方法进行考核指标的设计,每个岗位均设有关键绩效指标(KPI),有效调动不同岗位员工的积极性和整个团队的协作水平。专业人才、核心技术是小企业“信贷工厂”规模化经营的重要保障,优秀的管理团队、专业的风险控制团队和营销团队是队伍建设的关键。

【信贷反思录】“信贷工厂”信贷技术有哪些不足之处?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