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扩散理论的定义和路径
知识扩散理论是指不同组织群体之间能够共享某一领域的知识,通过组织成员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来实现知识的实践和创新(雷怀英,王童,申成霖,2017)。很多学者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讨论知识扩散理论。刘璇等学者认为,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创新网络中的知识扩散实质上等同于社会交换(刘璇,李嘉,陈智高,2015)。Cowan认为,网络中的节点互相交换不同类型的知识会使该网络呈现小世界特性(Cowan R,Jonard N,2004)。Deroïan认为知识扩散的过程是社会网络中每个潜在用户从不平衡状态转变向平衡状态的过程(Frédéric Deroïan,2009)。刘兰建等学者则认为,网络中企业具有独特的知识势能,知识势能差造成了知识的扩散与转移(刘兰建,党兴华,蒋军锋,2007)。李志宏和朱桃则是从社区成员的关系网络视角出发研究了知识扩散理论(李志宏,朱桃,2010)。
学者们根据研究内容的差异对知识扩散进行了不同的路径划分。基于扩散理论,知识扩散是知识交流的过程(胡振华,刘宇敏,2002)。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是知识扩散的两个重要途径。正式交流是知识生产者把个人整理好的成果通过图书、期刊、视频等媒介传递给知识接受者;而非正式交流是交流双方直接交流,速度快并且内容广泛。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通过公开发表的通道直接传达的知识,隐性知识无法直接表达,往往是在互动过程中需要人们配以自己的经验、观念和洞察力来理解。因此可以看出,正式交流传递的是显性知识,非正式交流传递的是隐性知识。杨菊萍和贾生华在研究中选择了知识扩散的两个路径,即非正式交流中的知识溢出路径和合作关系中的知识转移路径(杨菊萍,贾生华,2009)。基于非正式交流的知识溢出路径的相关研究认为,基于社会网络的面对面交流使得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能有效地在网络中扩散,因此能够加快企业创新发展的进程(Dahl M S,Pedersen,2004;Owensmith J,Powell W W,2004)。知识溢出指的是接受方把所接受的知识与自身具备的知识相结合得到的新知识。基于合作关系的知识转移路径的相关研究认为,嵌入在企业资源中的知识是随时间积累形成的,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能在干中学里扩散,因此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以共同解决问题显得非常有必要(Boari C,Lipparini A,1999)。
(二)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www.xing528.com)
Kim等学者从社会网络的角度,认为小世界网络是最公平有效的网络结构类型(Kim T,Por M H,Yang S B,2009)。但是各个学者对这个研究结果的看法不尽相同。如黄玮强等学者基于拓扑结构特征的不同把创新合作网络分为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规则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分别建立模型仿真验证知识扩散的规律,最后得出无标度网络结构最能通过提高知识扩散的深度、速度和效率等提高知识扩散绩效(黄玮强,庄新田,姚爽,2012)。相似地,Lin等人也认为,无标度网络结构能获得最优的知识转移绩效(Lin M,Li N,2012)。此外,有学者探讨了知识黏性对集群知识扩散的影响(Zander U,Kogut B,1995)。Levinthal指出,接受方的知识吸收能力包括对新信息的识别、吸收和将新信息转化为创新的能力,这对集群知识扩散有正向影响(Levinthal,1990)。Simonin则研究了集群环境(包括文化距离、组织距离、先前经验和复杂性等)对其知识扩散的负向影响,以及知识模糊性的中介效应(Simonin,1999)。
知识扩散理论被广泛应用到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领域中。杨菊萍和贾生华研究了知识扩散的两种路径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以及知识吸收能力在非正式交流知识溢出路径上的负向调节作用和在合作关系知识转移路径上的正向调节作用(杨菊萍,贾生华,2009)。缪根红等学者基于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了知识扩散的不同路径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缪根红,薛利,陈万明,2014),提出了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两种扩散路径,基于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检验了两种路径作用于员工创新绩效的不同机制,这个机制还受到员工知识吸收能力和主动遗忘能力的调节。刘闲月等人着重探索了网络位势和企业知识扩散的关系,认为企业知识扩散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关系扩大企业知识搜寻边界,加快知识扩散速度,也可以依据所占位置带给企业差异化的创新资源(刘闲月,林峰,孙锐,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