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陈师曾、姜丹书、郑午昌、潘天寿、俞剑华、胡蛮、李朴园、滕固等人都撰写过美术史。就内容看,这些著作分为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三类。通史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适合中等和高等院校教学需要的教材,如姜丹书撰《美术史》、潘天寿撰《中国绘画史》;第二类是专著,如郑午昌撰《中国画学全史》、王伯敏主编《中国美术通史》、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等;另一类是简史,如滕固撰《中国美术小史》、傅抱石撰《中国绘画变迁史》等。就撰写结构而言,包括两类:一类是按照封建历史分期或编年而撰写的美术史,如郑午昌撰《中国画学全史》、潘天寿撰《中国绘画史》、俞剑华撰《中国绘画史》、李朴园撰《中国艺术史概论》、滕固撰《中国美术小史》等;另一类是用分类、分科的方法撰写的,如姜丹书撰《美术史》开创了这种体例的先河,冯贯一撰《中国艺术史各论》和郑午昌撰《中国美术史》也沿用了这种方法,即由分类史来构成中国美术史的体系,如《中国艺术史各论》分文字、书法、绘画、铜器、陶瓷、玉器、漆器、丝绣、地毯、文房四宝、建筑、汉画像石、壁画、云岗石佛、龙门及其他二十章。
艺术史是建立在文献史料基础之上的,其结构体例也会因艺术文献学的研究成果而发生变化。文献学家张舜徽在《中国文献学》中说:“整理文献的主要目的和重大任务是从复杂的(文献)资料中,去粗取精,经过剪裁熔铸,编述为内容丰富的通史。”[47]在利用各种文献和出土文物的基础上,“创立新的《中华人民通史》体例”,打破“过去史学家如司马迁、郑樵编述通史的体例”[48],提出《中华人民通史提纲》,包括“地理(包括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如水利、长城修建等)、社会、创造、制度、学艺和人物”六个部分,从而打破以封建王朝更迭为顺序结构体例,以及司马迁的纪传体的历史撰写方法。其中的“学艺”和“人物”内容和结构体例是艺术史撰写可以借鉴的。
“学艺”部分包括:(一)文字:文字发生、发展变化的历程;六书分类之说;形、声、意三者的关系;文字形体孽乳日多的原因;声与韵;历代字书所载字数。(二)文学:散文;诗骚及乐府;古今体诗;词;曲本;小说;骈文及八股。(三)美术: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织染;刺绣;琢玉、漆饰、陶瓷和冶铸。(四)音乐:音律;古代音乐;汉以后少数民族对音乐的贡献;唐之雅乐;清乐;四十八调的变化;元明间的南北曲;乐器;乐舞;戏剧。(五)礼俗:尊卑间的等级礼仪;宗法;丧服;重男轻女的理论和习俗;君权、夫权、族权的为害。(六)宗教:古代的迷信与神话;阴阳家言及谶纬家言;道教的兴起与传播;佛教的传入与流派;摩尼教、犹太教、回教、基督教的传人。(七)学术:古代学在官府;周末百家争鸣;儒家经传之出现;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两汉经学;南北朝隋唐经学;佛典的翻译;佛教、道教的争辩与会通;宋元理学的勃兴;程朱与陆王;汉学与宋学;启蒙思想的出现。(八)书籍:龟甲、简牍、帛书;石经;书籍的传写装潢;印刷术发明后的影响;活字板;汉以来历代官府的藏书;宋明以来私人的藏书;类书的编纂;丛书的辑印;制图与拓帖。
“人物”部分包括:(一)农民革命家(二十三人):陈胜等;(二)政治家(四十六人):管仲等;(三)军事家(二十三人):廉颇等;(四)外交家(五人):苏秦等;(五)思想家(三十五人):老子等;(六)教育家(三十二人):孔丘等;(七)科学家(二十五人):张衡、沈括、李诫、宋应星等;(八)工技家(十五人):包括鲁班、李冰、赵过、蔡伦、李春、毕升、高超、宇文恺、耿询、怀丙、燕肃、孙威、黄道婆、潘季驯、翟金生;(九)医学家(十七人):扁鹊等;(十)历史学家(二十四人):司马迁等;(十一)文献学家(三十三人):刘向、赵明诚等;(十二)地理学家(十一人):裴秀等;(十三)语言文字学家(十七人):史游等;(十四)文学家(四十九人):屈原等;(十五)书法家(十九人):蔡邕、钟鲧、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卫道韫、柳公权、米芾、蔡襄、赵孟(兼画家)、巙巙、文征明(兼画家)、伊秉绶、邓石如、张裕钊、何绍基;(十六)绘画家(三十一人):顾恺之、展子虔、李思训、阎立本、吴道子、王维、徐熙、黄筌、郭熙、李公麟、赵佶、马远、夏珪、黄公望、管道昇、王冕、吕纪、林良、沈周、徐渭、朱耷、原济、马守真、高其佩、惲格、吴历、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翬、华岩;(十七)戏剧音乐家(三人):珠簾秀、柳敬亭、成兆才;(十八)宗教家(八人):张道陵、法显、僧佑、智顗、隆琦、道宣、玄奘、鉴真;(十九)货殖家(四人):范蠡、徐润、胡光墉、张謇。
综观张舜徽先生以文献学为基础的通史思想,其出发点是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资料以重要的事件和人物为记述主题,按照时间顺序撰写通史。在艺术文献学研究基础上,结合传世艺术作品,以及考古发现的文物资料,重构艺术史撰写的结构体例,可以将艺术史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艺术的起源与原始艺术。艺术起源属艺术发生学的范畴,也是艺术原理、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关艺术起源的问题,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学说,但古典文献中却有大量相关言论阐明了艺术起源的观点。艺术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的产生是艺术产生的前提,而人类的某种“功利”需要是艺术产生的直接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理论家刘勰认为人与天地配合,孕育灵性,产生天、地、人“三才”,由此才产生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心雕龙·原道》)。“歌咏所生,宜自生民始也。”(《宋书·谢灵运传》)[49]类似关于艺术起源的观点、言论和事例在春秋战国的史书及诸子文献中非常丰富,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分类整理,借此加强艺术发生学的研究,是艺术原理、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门类艺术发展史。即根据艺术分类撰写各自的历史,美术史应进一步细分为绘画史、书法史、雕塑史、工艺美术史、建筑史。或根据美术的题材,撰写专题艺术史,如山水画史、人物画史、花鸟画史,以及系统研究宗教和美术关系的宗教美术史等。
三、艺术批评发展史。中国美术批评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特别是书画批评。《古画品录》是中国最早的美术批评著作;《历代名画记》既是画史著作,又是绘画批评著作;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提出了“神、妙、能、逸”的“四品”说,绘画批评进入新的时期;宋郭熙《林泉高致》、刘道醇《宋朝名画评》、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明董其昌《画旨》、清石涛《画语录》等都有丰富的美术批评思想。温肇桐先生将中国绘画批评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一一先秦至西晋,出现了零星的艺术批评言论;独立期一一东晋至南北朝,出现了专门的绘画著述,奠定了绘画批评的理论基础;繁荣时期一一唐宋朝,确定了“神、妙、能、逸”的批评标准;多元发展时期一一元、明、清,创建了多种独特评价体系和方式。[50]艺术批评理论是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息息相关。葛路先生将中国绘画理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春秋至汉代,最早散见于先秦诸子百家之言论;秦汉至唐五代是绘画理论蓬勃发展时期;宋朝至清,是绘画理论大转折的时期,其中文人画的作用不可磨灭。[51]李一先生将中国美术批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期一一先秦两汉;确立期一一魏晋南北朝;成熟期一一隋唐五代;转捩期一一宋元;鼎盛期一一明清。[52]陈池瑜先生在《中国美术批评学研究提纲》一文中,从八个方面对中国艺术批评进总结分析:(一)建立中国艺术批评学的意义。中国艺术文献有丰富的艺术批评思想,并与哲学、宗教、文化等密切相关,无论是精神观念还是批评范畴、批评标准、理论形态都非常独特,与西方艺术批评迥然不同;(二)兴成教化,中国美术批评的儒家传统;(三)身与物化,中国美术批评中的山水精神;(四)象、意、形、神,中国美术批评中的主要范畴;(五)气韵生动,中国美术批评中的审美标准;(六)风、骨、筋、肉,中国美术批评中的拟喻方法;(七)神、妙、能、逸,中国美术批评的风格品类;(八)品、评、史、论,中国美术批评的整一形态。[53]挖掘艺术文献资源,进行艺术批评史研究,并建立中国艺术批评范畴、概念和理论体系,是艺术文献学研究的重要目的和任务。
四、艺术美学思想史。艺术美学是研究艺术学与哲学、艺术学与美学之间关系的学科。艺术美学思想是通过艺术行为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或审美观点。在西方美学思想体系传入以前,中国美学同哲学、伦理学,特别是文学和艺术理论融合在一起,古代艺术又与文学、哲学,以及伦理学存在密切关系,因而中国艺术美学思想虽然主体集中于以艺术为主体的文献中,但在文学、哲学、宗教、伦理学等文献中也有广泛分布。在中国美学史研究中,艺术美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认为音乐美学和书画美学占有重要位置。如孔子关于“成于乐,游于艺”,有关艺术作用的“兴、观、群、怨”,以及“文质”统一的美学思想;墨子“非乐”美学思想;老子对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基本态度;荀子论美感的实质与艺术的社会功能;《乐记》的美学思想;《韩非子》对美与艺术的观点;《吕氏春秋》的美学思想;《淮南鸿烈》“文与质”,“形、气、神”等的美学思想;扬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观点;汉书法(包括崔瑗《草书论》、许慎《说文解字》和蔡邕的书法美学)的美学思想;阮籍《乐论》的美学思想;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魏晋书法的美学思想;魏晋画论中的美学思想(顾恺之绘画的美学思想);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王微《叙画》、谢赫《古画品录》、姚最《续画品》的美学思想;齐梁书法理论中的美学思想(王僧虔的书论、袁昂《古今书评》、萧衍的书论、庾肩吾的《书品》等)。[54]该书截止于南北朝,在中国早期艺术美学思想研究上,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撰的《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书画文献、音乐文献,以及文人学者讨论艺术的文献资料,占绝大多数,内容包括:(一)先秦诸子及以前文献中有关艺术的零星言论,如《左传》中的“铸鼎象物”,《国语》中的“政象乐,乐从和”,《论语》的“美与大”“论乐”,《墨子》中的“非乐”,《孟子》中的“充实之谓美”“目之于色有同美”“与民同乐故能乐”,《老子》中的“美与恶”,《庄子》中的“美与大”“自美则不美”,《周礼·考工记》中的“画缋之事”“梓人为筍虡”“知者创物”,《韩非子》中的“画犬马最难,画魅最易”,《淮南子》中的“论美丑”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艺术美学思想,一般与哲学、伦理学等融合在一起;(二)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等艺术美学思想言论,如扬雄、曹植、萧衍、王维、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曹雪芹,以及司马迁、姚鼐、郑樵、章学诚、朱熹、黄宗羲、顾炎武、叶燮等,大多源于他们的别集文献;(三)书画家的艺术美学思想,包括其言论及理论著作,如卫夫人、王廙、王羲之、顾恺之、宗炳、虞世南、颜真卿、徐渭、董其昌、石涛、郑板桥等。他们大多有书画文章或著作,如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水记》、宗炳《画山水叙》、董其昌《画旨》和石涛《画语录》等;(四)书画史、书画品评、书画论著作,如谢赫《古画品录》、姚最《续画品》、孙过庭《书谱》、李嗣真《书后品》《续画品录》、张怀瓘《画断》、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黄休复《益州名画录》、郭熙《林泉高致》、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和董逌《广川画跋》等。[55]
根据艺术分类,艺术美学思想史研究可以再分为音乐美学思想史、绘画美学思想史、设计美学思想史、舞蹈美学思想史、戏剧美学思想史等,或以某时代,如先秦艺术美学思想;某个艺术家,如顾恺之艺术美学思想;某种艺术文献,如诸子艺术美学思想;以研究对象,进行专题或断代研究。
五、艺术家名录。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其生平、主张、作品及其艺术风格、传承关系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将历史文献、艺术文献中相关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校勘,然后以纪传体撰写以艺术家为主体的艺术史,是对艺术史研究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俞剑华先生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记古今书法家、画家、篆刻家、雕塑家、工艺美术家等约3万人,按照艺术家姓氏笔画排序,在词条后面注明文献资料的来源,如“张择端”条注“《清明上河图跋》《图绘宝鉴》《寓意编》《严氏书画记》《南濠文跋》《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东图玄览》《孙退谷寓目记》《历代名画跋》《退庵题跋》。”在该书《前言》说:“本书资料来源均注明出处,一大部分沿用类书,未能查遍全书,沿误之处,一定不少。”类似的文献还有朱铸禹编《唐前画家人名辞典》《唐宋画家人名辞典》,都注明文献资料来源,包括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王伯敏编《132名中国书画家》,按年代顺序编排,上起曹不兴、戴逵,下至陈师曾、高剑父等。
六、艺术作品名录。通过对艺术作品具体情况,如时代、作者、名称、形式、质地、题材、创作年代、纵横以及其他情况的系统描述,形成艺术作品的“传记”,既包括传世艺术作品,也包括通过文献辑录获得的某一时期存在的艺术作品。在古典书画文献中,对作品记载非常多,“书画史”类和“书画著录”类文献,是著录最集中的地方。传世艺术作品可以结合文献记载,进一步分析研究,然后详细描述;已经佚失的只能通过不同文献的记载,进行相互印证,然后进行科学描述。《书画书录解题》列“著录”类,收录以书画作品著录为主要内容的文献,包括“记事、前代内府所藏、一家所藏、鉴赏和集录”五目。“记事”收刘宋时期虞稐撰《论书表》、唐韦述撰《叙画录》、唐武平一撰《徐氏法书记》、唐徐浩撰《古迹记》、唐张怀瓘撰《二王书录》、唐卢玄卿《法书录》6种;“前代内府所藏”包括《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南薰殿尊藏图像目》《茶库贮藏图像目》、清胡敬撰《南薰殿尊藏图像考》和《西清箚记》、清乾隆敕编《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清阮元撰《石渠随笔》、近代金梁辑《盛京故宫书画录》、《古物陈列所书画目录》11种;“一家所藏”收宋李廌撰《德隅斋画品》、明张泰階撰《宝绘录》、明张丑撰《南阳法书表》《南阳名画表》《清河书画表》、明茅维撰《茅氏南阳名画表》、明文嘉编《钤山堂书画记》、原题明朱之赤撰《朱卧菴藏书画目》、清孙承泽撰《庚子消夏记》、清高士奇撰《江村书画目》、清姚际恒撰《好古堂家藏书画记》、清周二学撰《一角编》、清孙星衍撰《平津馆鉴藏书画记》、清梁章钜撰《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清韩泰华撰《玉雨堂书画记》、清蒋光煦撰《别下斋书画录》、佚名《我川书画记》、清陶樑撰《红豆树馆书画记》、清张大镛撰《自怡悦斋书画录》、清胡积堂撰《笔啸轩书画录》、清孔广陶撰《岳雪楼书画录》、清方濬颐撰《梦园书画录》、清余恩镕撰《藏拙轩珍赏目》、清顾文彬撰《过云楼书画记》、清杜瑞联撰《古芬阁书画记》、清葛金烺撰《爱日吟卢书画录》、清邵松年撰《古缘萃录》、清陈夔麟撰《宝迂斋书画录》、近人庞元济撰《虚斋名画录》、近人吴芝瑛编《小万柳堂王惲画目》、近人秦潛辑《曝画记余》、近人关冕钧撰《三秋阁书画录》共32种;“鉴赏”目包括:宋米芾撰《宝章待访录》《书史》《画史》、宋末元初汤垕撰《画鉴》、宋末元初周密撰《云烟过眼录》、明朱存理撰《珊瑚木难》、明都穆撰《寓意编》、明张丑《法书名录见闻表》和《真迹日录》、明汪砢玉撰《珊瑚网》、明项药师撰《历代名家书画题跋》、明郁逄庆撰《郁氏书画题跋记》、明末清初顾复撰《平生壮观》、清张庚撰《图画精意识》、清迮朗撰《三万六千顷湖中画船录》、清刘体仁撰《七颂堂识小录》、清高士奇撰《江村消夏录》、清吴升撰《大观录》、清缪曰藻撰《寓意录》、清安歧撰《墨缘汇观》、清陆时化撰《吴越所见书画录》、清陈焯朝撰《湘管斋寓赏编》、清潘世璜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清吴荣光撰《辛丑消夏记》、佚名《我川寓赏编》、清李佐贤撰《书画鉴影》、清谢堏撰《书画所见录》、清陆心源撰《穰梨馆过眼录》、清李葆恂撰《海王村所见书画录》29种;“集录”收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唐褚遂良《右军书目》、明杨慎撰《名画神品目》、明赵琦美撰《铁网珊瑚》、明孙凤撰《孙氏书画钞》、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清李调元撰《诸家藏书画簿》、清黄本骥撰《颜书编年录》、清青浮山人撰《董华亭书画录》共10种。[56]艺术作品名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通史性质的艺术作品目录。根据文献和传世艺术作品,以时代为序,以艺术家作品为单元,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书画作品进行系统详细的记述,并标明作品时代、主题、作者、存佚情况。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查阅大量的艺术文献及历史文献,把不同文献对同一作品的描述进行对照,再将文献记载与传世艺术作品相互印证,由此建立客观真实的艺术作品目录,对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传世艺术作品目录。对现存书画作品建立目录,并附照片资料。中国书画作品数量繁多,真伪混杂,建立客观科学的传世艺术作品目录,关键在于书画作品真伪鉴定。1983年文化部成立中国书画鉴定组,对全国范围内公私收藏的书画进行全面系统考察、鉴定,并分别出版了《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和《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录》。《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是一种帐目式目录,凡被鉴定为真品者,一律收录,格式为“编号(收藏号)、时代、作者、作品名称、形式、质地、墨色、创作年代、纵横(尺寸)、备注”十个项目。《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是附有黑白图版的目录,该书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精选出一批艺术水平较高者进行收录,所收作品在《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相应目录上加注“△”,以备检索。《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录》是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精选艺术水准更高的,印为彩色图录,并附有文字说明。林树中先生主编的《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是一部收流传海外的中国书画作品目录。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四家单位联合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其实也是一部综合的美术传世作品图录。
分类艺术作品目录,包括书法作品目录、绘画作品目录、雕塑作品目录、工艺品目录等。徐邦达先生等人编写《中国美术史图录》丛书,包括《中国绘画史图录》《中国印章史图录》《中国雕塑史图录》《中国工艺史图录》《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陶瓷史图录》《中国书法史图录》《中国建筑史图录》《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就属于这种类型的目录。这套专题目录具有极强的文献价值,包含了丰富的艺术信息,对中国艺术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方法和体例上具有参考价值。以《中国绘画史图录》“明朝张灵《朝仙图卷》”为例:
张灵,字梦晋,吴(今苏州市)人。善画人物山水,笔致秀逸。善诗,好交游,使酒狂放,与唐寅齐名。生卒年月不详。《朝仙图卷》为纸本,纵29.8厘米,横111.5厘米。墨笔画,石桥坡岸边芦荻芙蓉,一女笼袖对月独立。白描衣纹细劲飘洒,仕女姿容秀美。款:“张灵图”,钤白文“张灵印”一印。
日本学者铃木敬编写的《中国绘画综合图录》(东京大学1982年版)也属于这种类型的目录,图录以时代为序,共五卷,前四卷为正文,第五卷为主题和作者索引。主题索引按绘画题材分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禽兽、花鸟、杂画、书迹十类。时代艺术作品目录,即某朝代或时期艺术作品的目录,如《中国美术全集》的《隋唐五代绘画》。艺术家作品目录,即针对某个艺术家所有作品而建立的目录。某收藏机构艺术作品目录,如日本讲谈社和中国文物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国博物馆丛书》,包括《天津艺术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博物馆》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综合本章所述,艺术文献的运用与艺术史研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艺术史研究必须建立在丰富、可靠的文献资料基础之上。在直接研究传世美术作品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文字艺术文献就成了艺术史研究的主要依据。同时,前人研究美术史的著述也是后人可以借鉴的资料。对艺术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并加以利用,结合艺术史研究的实际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艺术史结构体系是艺术文献学研究成果的升华。
【注释】
[1]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2]陈池瑜:《中国现代美术学史》,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3]李泽厚、汝信主编:《美学百科全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612页。
[4]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5]陈池瑜:《中国现代美术学史》,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6]温克尔曼(Joha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一1768),德国古典艺术学家,古代艺术史研究创始人,艺术考古学奠基人。
[7]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一1945),瑞士艺术史家,布克哈特的继承者。
[8]沃尔格尔(Wilheim Worringer,1881一1965),德国艺术史学家。
[9]里格尔(Alosis Riegl,1858一1905),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
[10][瑞士]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译者前言,第4页。
[11]陈池瑜:《中国现代美术学史》,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12][美]阿尔帕斯著,杨思梁译:《艺术是历史吗?》,《美术译丛》总24期。
[13]曹意强、洪再辛编:《图像与观念一一范景中学术论文选》,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13页。
[14]曹意强、洪再辛编:《图像与观念一一范景中学术论文选》,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15页。
[15]常宁生:《冲突与融合一一西方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影响及其若干问题》,见李砚祖主编:《中国艺术学研究》,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16]孙美兰主编:《艺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页。
[17][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18]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19]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弁言。(www.xing528.com)
[20]何志明、潘运告编:《唐五代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21]郑午昌(1894一1952),字昶,号弱龛,别号双柳外史、丝鬓散人、黑鸳鸯楼主、且以居士、午社词人等,著名书画家。著有《中国画学全史》《中国美术史》《石涛画语录释义》等著作。
[22]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23]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24]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25]宋朝温子融所著,另有宋末元初周密著《画鉴》,作者在《贞观公私画史》中并未注明是哪本,但根据内容推测应该是宋朝温子融所著。
[26]岳仁译注:《宣和画谱》,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27]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28]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29]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30]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31]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卷,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
[32]伍蠡甫主编:《中国名画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页。
[33]岳仁译注:《宣和画谱》,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6页。
[34]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卷,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第978页。
[35]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五卷,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0页。
[36]伍蠡甫主编:《中国名画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页。
[37]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38]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39]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40]《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0页。
[41]王原祁等:《佩文斋书画谱》第5册,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本,第2619页。
[42]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43]王原祁等:《佩文斋书画谱》第3册,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本,第1209页。
[44]王原祁等:《佩文斋书画谱》第3册,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本,第1217页。
[45]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卷,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46]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47]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出版,第363页。
[48]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出版,第371页。
[49]李泽厚、汝信主编:《美学百科全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610页。
[50]温肇桐:《中国绘画批评史略》,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51]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出版说明”。
[52]李一:《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53]陈池瑜:《中国美术批评学研究提纲》,《美术观察》2003年4期。
[54]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5]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6]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第14-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