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文献学:版本、校勘与辨伪的基础

中国艺术文献学:版本、校勘与辨伪的基础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文献的结集必须以版本、校勘、辨伪为基础,也就是说艺术文献的系统性是建立在客观科学基础上的,而采用的方式可以按照余绍宋提出的“丛书、类书、丛纂、类纂”等方式,但余绍宋没有从理论和概念上对“丛书、类书、丛纂、类纂”予以界定,以致把综合性类书及专科类书列入“类纂”和“摘抄”类,是不符合文献学的基本原理的。

中国艺术文献学:版本、校勘与辨伪的基础

“典籍结集,为文献学上最重大之事业。”艺术文献的结集是指按照一定分类方法和顺序,在版本、校雠和辨伪基础上,对艺术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的过程,包括单篇文献结集和著作结集。美术文献最早的结集,要追溯到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其后有宋陈思《书苑菁华》、元吕宗杰《书经补遗》、元苏霖《书法钩玄》等。明清时期艺术文献结集工作发展最为迅速,这与明清时期文献数量激增有直接关系,仅就画学著述而言,现在能查到的730余种中,属于清朝的有397种,而且还不包括书法、工艺、金石等文献。[11]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附录》中收录“历代关于画学之著述”372种,其中明朝以前75种,明朝76种,清朝221种。[12]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收录历代文献281种,其中明朝57种,清朝175种。[13]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记录书画文献850余种,其中明朝226种,清朝304种。[14]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史部·传记类”共有书画、印人文献57种,其中明朝5种,清朝36种;“子部·工艺类”,包括日用、文房器物文献,共175种,其中明朝33种,清朝60种;“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收文献475种,其中明朝79种,清朝223种。[15]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共辑文献286种,其中明朝76种,清朝83种。[16]安澜编《画史丛书》共收画史著作22种,其中明朝5种,清朝11种。[17]于安澜编《画论丛刊》共收画论文献52种,其中明朝5种,清朝37种。[18]杨家骆编《艺术丛编》收录美术文献189种,其中明朝39种,清朝91种。[19]从以上文献记载看,明清时期美术文献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一方面由于明清距今历史较短,文献保存比较完整;另一方面明清时期美术文献的数量还与当时文献发展特点有直接关系。主要表现在:(1)整理了许多总结性的著作,如明郁逄庆《郁氏书画题跋》、清王原祁等辑《佩文斋书画谱》《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张照等编《石渠宝笈》、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彭蕴璨《历代画史汇传》等;(2)绘画史著作大量出现,而且出现了门类史,如清厉鹗《南宋院画录》专门叙述南宋画院的历史,汤漱玉《玉台画史》专记述女画家等;(3)私人编纂著录之风盛行,如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安歧《墨缘汇观》等;(4)诗词题跋广泛流行,如明张丑《鉴古百一诗》、清恽寿平《南田画跋》与《题画诗》等。[20]

文献数量的增多,再加上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对考据学、校雠学和史料编辑学重视的学风,使得明清文献学在整理、结集、编纂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梁启超在《中国学术三百史》中说:“乾嘉间学者,实自成一股学风,和近世科学家的研究极相近,我们可以给他一个特别名称,叫‘科学的古典学派’。”[21]他还把这方面的成绩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经书的笺释、史料之搜补鉴别、辨伪书、辑佚书、校勘、文字训诂、音韵、算学、地理、金石、方志之编纂、类书之编纂、丛书之校勘。明清文献整理和结集成就具体体现在:其一,官府组织文献的整理工作,如康熙时期编纂的现存最大的综合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佩文斋书画谱》《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等。《佩文斋书画谱》《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是专门书画文献,《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艺术典》《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等都辑录了大量艺术文献;其二,艺术文献结集形式多样,按照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的观点,包括“丛书、类书、丛纂、类纂和摘抄”五类。丛书类包括明王世贞《王氏书苑》《王氏画苑》,詹景凤《书苑补益》《画苑补益》,清张祥河《四铜鼓斋论画集刻》,商务印书馆印、马克明校《论画辑要》,蒋和《蒋氏游艺秘录》,近人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其中所收文献基本是全文收录,原著内容及结构顺序保持不变;类书包括清沈复粲《熙朝书家姓纂》、彭蕴燦《画史汇传》、陈豫钟《明画姓氏韵编》、冯津辑《历代画家姓氏便览》、鲁骏辑《宋元以来画人姓氏录》、李寿《古今画姓集韵残稿》、沈辰《书画缘》、陈邦彦《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等,是从历代艺术文献中辑录有关内容,按照一定顺序和分类方法,重新编排形成的文献,但是《佩文斋书画谱》这一重要类书并没有列入此类;丛纂包括明王世贞《古今法书苑》、唐志契《绘事微言》,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冯武《书法正传》、蒋和《蒋氏书法正传》、戈守志《汉溪书法通解》、朱履贞《书学捷要》、秦祖永《画学心印》,是对历代单篇艺术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的文献;类纂包括明宋啬《书法纶贯》、王绂《书画传习录》、潘之淙《书法离钩》,清鲁一贞《玉燕楼书法》、余绍宋《画法要录》,是按照文献内容,如画法、技法、用笔等,将分布于各类文献相关内容辑录成集的文献。“摘抄”是从各类文献中,根据需要摘录,往往缺少系统性,因而在进行系统文献整理时,不便采用这种方式。《书画书录解题》中收录这类明清文献包括明陆深《书辑》、原题徐渭《玄钞类摘》、汪挺《书法萃言》,清顾蔼吉《分书笔法》、白德馨《书法金鍼》、杨宝镛《书画考略》等,以及综合性文献中对艺术文献的辑录,如《太平御览》747至751卷、《太平广记》206至214卷、《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1至160卷、《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749卷至796卷等。(www.xing528.com)

艺术文献的结集必须以版本、校勘、辨伪为基础,也就是说艺术文献的系统性是建立在客观科学基础上的,而采用的方式可以按照余绍宋提出的“丛书、类书、丛纂、类纂”等方式,但余绍宋没有从理论和概念上对“丛书、类书、丛纂、类纂”予以界定,以致把综合性类书及专科类书列入“类纂”和“摘抄”类,是不符合文献学的基本原理的。而“摘抄”这种形式在艺术文献整理和研究时是不宜使用的,只可用在一般的艺术文献利用过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