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介绍了不少在培养科研能力方面的战术和工具。最后,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我在美国读书期间反复被身边学者所震撼到的一种重要的“心法”:成长性思维。工具上的方法能帮我们提升效率,但心法上的修炼才是持续解决新困难、持续推动我们进步的稳定力量;它的价值不仅仅在做好学术工作上,更能被推广至生活中新技能习得、个人成长和个人认知升级的方方面面。希望我个人刚读博士的经历和体会,能帮助更多正在面临困难、挑战、不确定、自我怀疑的同学找到信心和希望。
一
刚来美国读博士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组里面全是无所不能的青年才俊,于是经常做事情时战战兢兢、蹑手蹑脚的。怕犯错、小心翼翼、不确定感,这些都曾是我的日常心态。那时候的我大概像极了一只受了惊吓的兔子。
刚到导师的课题组时有这么几个观察让我震惊。第一次开组会,进到一个有八九个人的会议室,会议前大家很随意地闲聊,我迷惑地发现自己完全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年龄都很接近是一个原因(美国读公共管理博士的一般都有多年工作经验),但另一方面是气质和气氛——怎么每个人都这么自信,话这么多,人和人之间的沟通那么流动而自然?而开会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氛围就更是让我迷惑。我已经习惯了听老师的话、给老师办事这种节奏,开会嘛,难道不就是老师在前面交代任务,底下的学生坐着接受指示吗?能听懂话和顺利完成交给我的任务,不就是一个好学生的核心技能吗?
然而事实是现场的所有人都像把项目当成自己负责的事情一样在讨论、参与,所有的学生看起来都好像也是项目设计者一样在提供着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时不时问个问题或者指出哪里需要改进,在老师面前全无露怯的神色。这明明是我导师的项目啊?我心里纳闷儿。而她在带着大家讨论的过程中也完全没有要发布指示的意思,开会的过程就是一直在每个事项上跟大家沟通、问大家意见、听大家正在进行中的工作的反馈,回答或者提出问题,然后一起解决问题,一起做接下来的任务安排。
这种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开会氛围让我震惊了,这种教授和学生之间平等、尊重的关系和氛围也让我震惊了。
后来发现这当然跟教授的个人风格、学科特点、学生素质甚至学校文化都有关系,但我也慢慢意识到,当你进入一个教授的课题组时,教授已经不再把你当成一个单纯的学生看待了,而是把你当成同事、当成一个合作者、当成一个独立的学者。教授会想要你来组里工作,是因为相信你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视角、技能、背景、想法能够增加该课题组的价值。
学这种“参与其中”的心态和习惯,我用了好多年。以前觉得老师讲话学生都乖乖听着就好了,我自己不说话也不会显得突兀。这回可好,每次开会多数学生都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屋子里如果只有一个人全程呆若木鸡,你就可想而知这只木鸡有多尴尬了。我又不是来参观的,又不是来看热闹的,每次都傻傻坐在那里,总不是个事儿吧?最怕导师发现我全程静默,忽然转过头来问,那么你有什么想法呢?
我有什么想法?我也想知道我有什么想法。内心无比悲伤。
二
第二件当时感到奇怪的是我导师在给我分配任何工作时总给我解释好多在我看来没必要介绍的事。比如,有一个项目当时导师让我负责一份问卷在网上的编辑,编辑好了之后就可以用邮件群发给问卷参与者了。这件事我觉得不难,问卷也不需要我设计,我只要学会使用该软件然后把题目都拷贝过去按格式编辑好就完事大吉了。然而我导师每次跟我开会的时候都会花百分之九十的时间讲为什么这个问卷问题是这样设计的,为什么另一个格式不行,我们问这个问题是想知道什么,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结构的数据,为什么问卷答案部分要留足空间,为什么某个答案的格式应该锁定为数字而不是文本字符……
我那时还不懂老师的良苦用心,每次都一边听一边偷偷地想,有这功夫我已经把这个活干完了啊老师……
后来在组里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再做事情如果没有人给我介绍个前因后果就感觉哪里怪怪的。工作以后,我现在意识到当时我导师是以一种很尊重我的心态在教我做事情,她把我看成合作者,也看成正在成长中的学者,而不是为她完成某一个任务的工具。她也相信我是对整个项目感兴趣才来加入该项目的,相信我想要了解整个研究项目的前因后果以借此学习,相信只有让我明白了做事情的原因才能真的把事情做好。时间和结果当然是衡量一个任务完成的指标,然而过程中学生学到了多少东西,学生的认知进步有多大,学生对科研的热情有没有提高,对这些的关注使得她这样一个寸秒寸金的人不惜安排大块时间为我耐心讲解每一个问卷细节。
三
我的导师是个很严格的人,虽然经常开玩笑,但做起事情来,她绝对是一丝不苟的超级典范。我刚读博士时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没做好她安排的工作,或者在她面前出了差错。因为自己是组里唯一的中国学生,我是有偶像包袱的(是不是很奇怪?),总怕做错了什么事给中国学生丢人,更害怕被她批评。
一次组会中,我的同学丽萨负责向大家预展示她即将代表项目组去学术会议上做的报告,展示的PPT上面放了几张我们出去调研时候照的当地照片,导师忽然打断她说,这个照片是哪里拿来的?丽萨说,是组里共用的某个文件夹里找到的。导师说,你要注意,我们在IRB里说了不能把该被调研地方是哪里暴露出来,而你展示的照片会让人认出这个地方。我听着老师严厉的语气,立刻替丽萨犯起了尴尬症。然而丽萨非常大方地说,那既然这样的话,我们需要把那个文件夹的名字改一下,标注上这些照片是不能在报告或者论文中使用的,否则组里的其他人也可能会犯类似的错误。导师说,是的,我们需要做一下这件事情,你来改一下吧丽萨。然后大家就满意地去讨论下一个事情了。
我事后反思了很多。我从丽萨那里完全没有看到在被指出问题后出现难堪、尴尬或忸怩之类的反应,在老师指出她的错误时,她立刻关注到的是这个错误怎么解决和弥补,接下来怎么避免犯类似的错误,以及从全组的角度考虑怎么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她似乎完全没有觉得被老师在众人面前指出问题是件丢人的、不好意思的、尴尬的事情,也没有让这件事定义她自己——“哦,我怎么连这件事都做不好,我可真不适合搞科研”。而其实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也确实不觉得这是丽萨个人的问题,当系统层面的问题被指出了、给出了接下来的预防方案,讨论就很自然地流动到了其他话题。我想如果我是丽萨,我回到家肯定多少有些责怪自己,内心编出很多个小故事,但其实既不利于自己好好做事,又对团队的工作进展没什么帮助。
美国人常在工作中说一句“Don't take it personally”——“别以为这是针对你个人的”。为了完成某个工作,为了达到团队的目标,总会有人犯错,总需要指出问题,这出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周期是循环往复的、不针对某个人的、以项目进展为目的的。而真正做事的人要关注的是事情结果、解决方案,而不是个人对错或一次两次的成败。
四
有一次可不得了了,我们组的共用文件夹里的一个重要文件不见了,不知道被谁不小心删掉了。这个文件是我们用于跟踪电话访谈进展的文件,因为一个项目同时有多个人在做访谈和收集数据,每个人做完访谈都会在这份文件里建立一个条目,标明采访对象、采访时间、采访者、数据存放位置等事项,以让其他项目组里的人清晰可见。
但是这个文件不见了,就意味着我们对于已收访谈的记录乱了头绪。于是我导师立刻群发了一封邮件到组里面,问大家是谁删了这个文件。我以为她要大发雷霆了,然而她并没有,还在邮件里特意说,我不是想责怪谁,我只是想了解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以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她同时立刻求助于学校IT部门来解决问题,IT说文件是可以被重新修复的并很快帮我们找到了被误删的数据表。我导师随后在组里的一次例会上花了一些时间跟大家讲解了这次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并提出了接下来如何改进工作流程的建议。(www.xing528.com)
另一个项目就更愁人,我们当时连续两次犯了同样的错误,在输入数据的时候因为有太多份问卷,输着输着就串行了,这一下可好,后面的数据都错了,一两周的工作都白做了。好在我们每一天的工作都有备份,于是立刻找到两周之前的数据库开始重新输入。我导师先跟我们组里主要负责的学生了解了情况,问了我们输入数据的程序是怎样的,然后在组会上跟大家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花一些时间来了解到底为什么同一个错误犯了两次。然后她开着玩笑说,“你们知道,犯同样一个错误哪里有趣呢,我们总得犯些新的错误才好……”于是那一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到底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后来规定所有输入数据的工作都一定要由两个人共同完成,一个人输数据、一个人监督,而且完成之后要由另外两个学生做筛选和检查,检查之后才可以存档。
后来我想了想,发现我的导师在每次组里发现错误后的反应方式是这样的:
(1)先解决问题。
(2)问题解决之后,开始寻找原因。
(3)搞清楚出问题的原因后,跟大家一起分享经验教训。
(4)讨论出一个避免日后犯同样错误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5)作为项目负责人和老师,她面对团队中错误的整体态度是:把错误当成是自己和团队每个人学习的机会。
无处不在的“成长性思维模式”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写了一本精彩绝伦的书——《终身成长》。几年前我看了这本书才忽然意识到,在自己跟美国导师做项目的那些年,我一次又一次被震撼到的,其实正是身边这些人非常突出的,而自己当时又非常欠缺的,成长性思维(growth mindset)。
德韦克教授在书里说,这世界上的人可以依据他们的思维模式(mindset)分为两类,第一类人是固定性思维(fixed mindset),其特点是相信人的天赋、智商和能力基本上是固定的,认为成功就是要展现自己的非凡和杰出从而证明自己就是有天赋、有能力的,认为挫败和失败是非常可怕的,因为那说明自己并不是天赋和能力俱佳的人。因为带着这种底层的世界观,固定性思维的人经常追求完美主义、受不了自己犯错误、总想在各个方面和各种场合证明自己、追求更多地听到别人承认和夸赞自己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是“有天赋的”。而相比之下,成长性思维的人可是轻松得多,他们骨子里相信人的能力、智商、禀赋都是需要不断努力培养和锻炼才会成长的,而且这种成长和变化永无止境,因此一次的成功失败、某种场合的被人认可或批评都没有那么重要,就像一列火车在持续飞奔,路上的风景好或坏都不能完全定义整个沿途风景的质量。所谓成功,对于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来说,就是能够不断拉伸自己的能力,不断看到现在跟过去的变化。世界上没有完美,只有持续不断向完美进发的过程。因为有这样的底层思维方式,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更关注自己长进了多少、学到了什么、努力了多少以及是否以充足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因为关注“成长的程度”而不是“绝对的成败”,面对失败或者别人的批评时他们会认为那是学习的机会,他们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因为相信一切都是暂时性的。
在德韦克教授的研究中,她问人们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最聪明(大家可以先自己回答一下),固定性思维的人的答案是“当我不犯错的时候”“当我迅速完成一件事,并且做得很完美的时候”“当我觉得一件事很容易,而别人却做不到的时候”;而成长性思维的人给出的答案往往则是“当某件事真的很难,而我非常努力,最后做到了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当我致力于解决某件事很久,而终于开始有头绪的时候”。
德韦克教授说,对于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来说,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能立即获得的完美。完美就是不断地学习——迎难而上,不断进步。
德韦克教授还举了下面这个生动的例子来展现两种思维模式的人在同样处境下带来的不同反应:
现在想象一下,你决定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你已经报名参加了一个课程。在课程开始的几节课上,老师把你叫到教室前面,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向你抛出问题。先把你自己设定为一个拥有固定性思维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你是否感觉到大家都在盯着你?你能看到正对你置评的老师的脸了吗?感受一下那种紧张感,感受到你的小我的戒备和内心的动摇,以及其他的一些感受。然后,再把自己设定为一个成长性思维的人。虽然你是个新手,但那也是你来这里的目的。你是来学习的,老师是学习的资源。感受一下,感受紧张的情绪正在离开你,感受你的思想变得开放。这个训练本身就可以说明:你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心态和思维方式。
这个例子说的不就是我当时在组会上的心态吗?因为带着固定性思维,我忘记了自己是个新手,忘记了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来学习的,忘记了现在的表现不代表日后的表现,忘记了犯错和尴尬只是暂时的,而并不能定义一个人将来、下一阶段甚至是下一周或者明天。
从小到大,有多少次类似的情况,我们因为带着固定性思维而备受其苦、自我设限?当自己成为众人的焦点,当别人投向你期待的目光,尤其是在你心里底气不足的时候,那种焦灼和紧张简直深入骨髓。我曾很多次地思考,为什么我的同学能在别人尖锐地指出他们的问题时如此坦然地面对?为什么他们能对老师的提问那么自如地说出“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能在犯错之后大方从容地说出“非常抱歉,是我的错,感谢你指出我的错误”?且不说成长不成长,单从内心的煎熬程度来讲,这种状态难道不值得每个人拥有么?
我刚读博士的时候也曾很多次地想过,为什么老师那么不照顾学生面子?课上课下老师们的某些反馈在我看来都太严厉了,经常非常直接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也不顺便表扬两句,让学生在众人之下面子往哪里放?可是了解了成长性思维,你会知道,如果最大的成功是你的进步和成长,那么太多的表扬又有什么用处呢?你可能已经很优秀了,就像太容易玩的游戏总是被卸载一样,好老师要能挑战你,让你见不足,让你思成长,让你不要停留在自己已获得的胜利果实上踌躇不前,而是在了解了自己的优劣势之后有勇气也有方向去奔向一个更好的自己。
所以现在想来,组会上毫不畏惧发言的同学,花大力气跟我讲任务细节的老师,不在乎在众人面前被老师指出问题的丽萨,以及发现错误后充分把它作为团队学习机会的我的导师——这些学者身上所展现给我的成长性思维可圈可点,让人敬佩。
于是以此来致敬那些拥有成长性思维、努力培养自己成长性思维,或是正在学习成长性思维的学者——是你们让这世界少了一份压力,多了一份坦然;是你们让这世界少了一份慌张,而多了一份永远向前、永不停歇的动力和希望。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让人类群星闪耀的执着和笃定,坚定而充满盼望地走向下一个、下一个、再下一个新的挑战和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