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我觉得非常有效的教育模式是美国的社科类博士生在每周上课之外,几乎都会做每周至少20小时的助研或助教任务。换句话说,美国的博士生常常被认为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单纯的“学业”。博士生已经开始上手做研究、做教学了。
其实刚开始读博的时候我对于这个每周要在上课之外做20个小时助研的设置相当抵触,我当时认为它大量占用了我的“学习时间”,而我当时对“学习时间”的理解仅限于自己看书、写作业或者在课上听老师讲课的时间。我觉得自己每周光忙要上的几门课还忙不过来,但因为学校对奖学金的要求也只好硬着头皮去做了。
结果这一开始做助研就把自己以前对学习的认知彻底打翻了。博士第一个学期第一次参加我导师项目的组会,听着各位老师和学生高谈阔论,各种专有名词从身边人的嘴里吐出来,像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一时间信息量太大恨不得给自己脑子装10个纳米技术的处理器。慢慢地导师会给我安排一些任务,从简单的到有一定难度的,靠时间的力量去一点一点适应。不会做的时候我就跑去找书来看,还是不行就硬着头皮一次次跑去问老师。这种学习的方式打乱了我此前的习惯,学习的过程貌似不再是线性的、系统的、有据可循的、章回体的,而变成了遍地开花、由需求牵引的、为了做成事情而随之发生的。
几年以后我才逐渐发现,这些助研的工作不仅不是在耽误有效学习时间,它们恰恰是让我读教科书、听讲、上课这些活动能转化为真正学习效果的锻炼。比如说,如果我当时没有机会跟着导师去做访谈、看她制作问卷反复修改、跟她一起经历收集问卷的问题和清理数据的困难,我就不会真正理解在研究方法课上讲发放问卷、数据收集、数据清理那一部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篇章。如果没有处理过自己亲手收集来的数据,就不会明白为什么研究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紧紧相扣。如果没有看导师和组里其他博士生分析数据和用一起收来的数据写出论文,我就不会有那么大热情去听研究方法课上的众多数据分析方法介绍。对系统化、复杂性知识的学习,很大一部分要基于自己亲身实践或看见身边人实践,知识才变得鲜活起来,才有可能串联成有意义的一个圆。(www.xing528.com)
所以这里我想再次强调博士期间跟着一个好导师、一个好团队去亲手做几年的完整项目的意义。我觉得对于培养优秀科研者来说,上课和做助研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不上课就没有办法系统学到各门派的知识,不亲手做研究就没有办法让脑中这些知识“活”起来。有时候,我们觉得一个概念听上去很好理解,听起来一切在理,可是只有去真正实践了,才知道这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再去上课和看书,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看山不只是山,看水也不只是水。所以有一句话叫“从实践中学”(learning by doing),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上课和助研结合的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你提前适应当教授的日常:当了老师后基本每天的时间就是在科研(research)、教学(teaching)和服务(service)之间撕扯,你要学会如何分配备课、教学、做研究、做其他行政性工作的时间,而这种工作的节奏几乎就跟读博士的状态一样,只不过可能有了更多的行政性工作。所以这种多任务下的挑战其实是对将来职业的提前适应,也是逐渐摸索时间管理模式、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难得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