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愈不想写论文症的秘密方法》

《治愈不想写论文症的秘密方法》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是一些我治疗自己“不想写论文症”的方法,零零散散地写出来,一半用于抵抗生活,一般用于纪念。《我们都是拖拉斯基》里细致入微地讲解哪一种毛病用什么药,比如,完美主义的人需要清除“应该思想”,练习接受不确定性;自我怀疑和害怕失败者需要识别扭曲的念头和审视恐惧的根源。此书是科学解决拖延症的一大力作,有理有据,有细节有应对,建议常备身边,治疗拖延症的同时顺便更了解自己。

《治愈不想写论文症的秘密方法》

我猜,每个学者都有过不想写论文的时候,就像每个人都有不想起床的时候,每个士兵都有不想训练的时候,每个演员都有不想登台的时候。

我自己的性格里有很多躁动不安的成分。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过的一句话很好地体现了我身上的这一特点:“人类弱,而又不安分……”我的躁动为我做学术的路带来过好多困扰,其中辛苦、困扰、自我挣扎的经历简直不胜枚举。我甚至因此曾很长一段时间严重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学术。

由于不想干活、不想工作而又不得不完成任务,我读博期间自我挣扎的同时也莫名其妙地读了不少心理学管理学和自助主题的书来寻找出路。而今想来,也算是歪打正着地学会了很多新的视角,算是一种意料之外的缘分。冯唐谈他父亲,说他从来安静从容离佛很近,然而因为自己没经历过拧巴和挣扎,所以也渡不了人;我于是安慰自己说正是因为我自己拧巴过挣扎过,才能更理解别人的拧巴和珍视人类成长的不易。

下面是一些我治疗自己“不想写论文症”的方法,零零散散地写出来,一半用于抵抗生活,一般用于纪念。我们都是肉身做的人,都避不开喜怒哀乐、贪嗔痴慢。面对写论文,有如面对“写报告”“开会”“见客户”“做汇报”“写总结”“谈合同”“备考试”“结项目”……它们有时让我们兴奋,有时让我们苦恼,更多时候,我们因为不得不应付它们而体会人生,理解自己,通向成长,同情他人。我想这不断自我调整、寻找出路、自我鼓励、向外探索的过程,也许才是最大的意义。

(1)有人说,不想工作是人反抗做奴隶的标志。随着年龄增长,你会逐渐认识到,即便遇到了自己最心爱的工作也偶尔会有不想工作的时候,that is ok。总有些特别牛的人可以每天都“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然而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跳着舞去上班不是病,偶尔不想干活不算罪大恶极,自我苛责须慎用,学会休息和放松也需要勇气。

(2)如果从趋近-回避理论(approach-avoidance theory)来思考,人干活的动力大部分可归纳为两种:一类源自对事情做不好的恐惧(回避动力),一类源自把事情做好的向往(趋近动力)。害怕挂科而去复习微积分显然属于1号动力,而熬夜看武侠小说则是2号动力。虽然1号动力常能在deadline之前激发出一个人几倍于平时的工作效率(因为恐惧情绪的大毛怪在追着你跑),但它不稳定、不长久、不愉悦。总被不远处可怕的深渊凝望着,你不可能每次都有能力回头凝望深渊。如何慢慢积累来自2号动力的正向能量是每个打持久战的从业者都应该花时间思考的事情。这期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主动给自己设定成事之后的正向反馈和奖励。不要高估我们的意志力而低估了人性,人类几十万年进化而来的心理规律是可以被利用而带来正向反馈的(想想“抖音”如何让我们欲罢不能)。当然,偶尔用一下1号动力也挺好。连曾国藩都说:“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激”和“逼”也是有用的力量。

(3)你拖延症的病因是什么?《我们都是拖拉斯基》(The Worrier's Guide to 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里把拖延分为不知道该怎么出手的“决定拖延”和知道该怎么做而就是不想做的“行动拖延”。要治病先对症。拖延的病因常来源于“焦虑”,而焦虑又有不同的源头:自我怀疑、害怕失败、完美主义、害怕成功、低自我效能、困难与不确定性、讨厌工作等。每种病因治疗方法不同,但社会科学的可爱在于总相信问题有解。《我们都是拖拉斯基》里细致入微地讲解哪一种毛病用什么药,比如,完美主义的人需要清除“应该思想”,练习接受不确定性;自我怀疑和害怕失败者需要识别扭曲的念头和审视恐惧的根源。此书是科学解决拖延症的一大力作,有理有据,有细节有应对,建议常备身边,治疗拖延症的同时顺便更了解自己。

(4)又一拖延症名书《拖拉一点也无妨》(The Art of Procrastination)说拖延症是可以利用的: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列在纸上,从你最愿意做的事情做起,往最不想做的事情上慢慢移动。躲避写论文的动力说不定会促成你把欠下两个月的书单全看了。亲测有效。

(5)写论文中遇到的瓶颈往往是福不是祸,冲过去就是好汉。送曾国藩语共勉:“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尔以后每日宜习柳字百个,单日以生纸临之,双日以油纸摹之。临帖宜徐,摹帖宜疾。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再进再困,再熬再奋”,极妙。想起村上春树说,“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距离跑者的思维方式。”

(6)什么都没有成长性思维重要。完成一篇论文不是终点,老板夸一句或贬一句不是终点,投稿被收或被拒不是终点,这世间哪有绝对的终点和目的地?厉害的人看的是自己成长了多少而不是暂时拿到了什么。强推《终身成长》(Growth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读完一遍又想读一遍。它谈如何改变对成功、失败、付出、努力的认识。既然没有终点站,什么最重要?心流,此刻,正念(mindfulness)。学习破除孤注一掷(all-or-nothing)的心态,破除结局式思维方式,破除狭隘的某种自我定义,将来回首向来萧瑟处,必然感谢当年写作瓶颈带来的礼物。

(7)写不下去论文时,可以读读别人是怎么写论文的。比如以下两本都挺好:

(a)《学术期刊论文写作必修课》,温迪·劳拉·贝尔彻著(Writing Your Journal Article in 12 Weeks,by Wendy Laura Belcher):天天写,不间断,哪怕再忙,十二周也能写出一篇论文,有理有据。书里详细提供每周具体做什么、怎么做的指导,据说有同事依此执行,12周真能写出文章。前几章尤其精华,值得每一个学术人阅读。

(b)《每天15分钟写完你的博士论文》,琼·博尔克著(Writing Your Dissertation in Fifteen Minutes a Day:A Guide to Starting,Revising,and Finishing Your Doctoral Thesis,by Joan Bolker)忙得没时间写毕业论文?作者说一天写15分钟就可以。好处:①每天都写所以避免单次写的时候花很久时间在记起思路上;②每天都写所以无意识之间也会思考论文相关的事(比如跑步的时候想到一个新点子);③一天15分钟是个容易达到的目标,能促使人坐下来开始动笔,而一旦你有了“启动能量”,往往不止是写15分钟。

(8)要事优先(prioritize,prioritize,and prioritize)——世界上的事情全在争抢你的注意力,除非花力气守住自己的主线,否则很难成事。任务总是很多,新鲜事总层出不穷,美国博士生常被导师的项目、教课任务、其他论文争抢时间,忘记了只有写完毕业论文才能毕业。切记什么对你最重要,把每天最宝贵的“清醒时间”多留给针对自己的“增值性活动”。除了你可以为自己的时间做主,没人有义务对你的时间负责。学会做减法,学会说不,学会优化日程。(www.xing528.com)

(a)增值性活动:创造性的、对你学业或职业上升重要的,构建你核心能力和技能的活动(比如对博士生来说完成博士论文、发表论文、构思和申请新的研究项目、参加研究方法的工作坊和培训、教一门新课,等等)。

(b)维护性活动:工作和生活中不做不行,但做了也不对职业发展或个人成长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比如,整理差旅的报销收据、教师写给学校的评估材料、做家务洗衣服等)。

(9)采用“自我实验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套路——自测早上写、晚上写、每天写、隔天写、集中写、分散写、多人写、单人写……的种种不同,逐渐摸索何种方式最适合你,如何安排计划最能坚持、最有效率、最不容易懈怠。这个实验的过程无法由别人代劳,也无法一味抄作业,别人的方法多半不适合你。《别让无效努力毁了你》(The Productivity Project)的作者克里斯·贝利(Chris Bailey)是拿自己做实验的高手,用一整年时间系统测试了各种情况下自己的工作效率(比如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并坚持3个月,断网10天,完全跟外界隔绝10天,完全不做家务10天,完全不喝咖啡或任何饮料1个月,等等)。他说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生理黄金时间(biological prime time),并且用来做最重要的事情;说亲测自己一星期头不梳脸不洗任何家务不做的工作效果并没有提升;说每天即便用一分钟做冥想也对工作效率有好处;说自己每天每少睡1个小时,就失去了2个小时的工作力。可想而知,这些自我习得的效率经验可以长久地应用在日后的工作方法上。

(10)工作时间越长越好吗?《别让无效努力毁了你》中说研究表明每周工作七八十个小时的人在3周以后跟每周工作40个小时的人的工作成果是一样的——原因是工作时间长的人的工作效率也会自动下降。另外,为了保持好的状态,作者说一定要留空闲时间给自己的大脑让它“无所事事”(wander around)比如不带手机不听歌地出去散步

(11)在两个工作之间不断更换有可能能提高效率,比如写15分钟英文论文后读15分钟中文书籍之类的,但效果会因人而异。更换工作内容的好处是让你跳脱出来,避免“细节沉溺症”。很多任务本身并没那么复杂,沉溺久了会丧失大局感,边际效率递减。工作中多休息也能起到“跳脱”出来的作用,哪怕每次休息只有一两分钟。另外,研究表明在deadline来临之前选择帮助别人的人会比选择完成自己任务的人更容易按时上交任务——你看见了别人的困难之后,自己的任务就不是那么大的事了,这就减少了没必要的细节纠结。你如果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建议你读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Scarcity: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效率低可能不是由于不够沉溺,而是由于过于沉溺。

(12)别怕犯错,别怕被拒,别怕不适感。不适感次数跟成功率成正比(A person's success in life can be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uncomfortable conversations had)。可参见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s)的《巨人的工具》(Tools of Titans)——别怕老板不满意,别怕别人的批评,别怕期刊的拒稿。你的每一个行动都比不行动更靠近成功。去挑战“我需要是个完美研究者”的想法,这世界上没有不犯错、不被拒、没被批评过的杰出研究者。

(13)写文章常需要一鼓作气。数据收集到以后,别等别拖,把写作时间规划到日程表里面,雷打不动。写文章的战线拉得太长会“解嗨”,越往后越不想写,谈过太多次、想过太多次、报告过太多次、调整过太多次,像反复水洗过的画,味道淡了、兴奋感没了,如果迟迟不出看得见的成果对自我效能还可能有伤害。你如果现在不想写,就告诉自己,你现在遇见的困难如果拖到将来就会变成几倍于现在的困难,你现在的努力是在为将来的自己解决问题。

(14)日行二十里原则(20 miles march)。20世纪初罗阿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和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各带队伍去争取成为首个到达南极的人,斯科特的队伍在好天气好状态下会加倍远行,坏天气坏状态下则止步不前;阿蒙森则规定自己的队伍无论晴天雪天日行15~20英里,状态好也不多走,状态差也要达到目标。结果是日行20英里的队伍最终走到了南极。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选择成就卓越》(Great by Choice)里讲述的公司成长的重要原则——日行二十里,风雪不误,你才不会依赖“好状态”而完成任务,才不会把没状态当作借口而误了行程。

(15)把所需的“启动能量”降到最低,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往往是需要较大的“启动能量”,一旦你把行动运转起来了就不需要什么能量了。比如坚持晨跑最困难的常常是起床去穿上运动衣裤的时候,坚持弹吉他最困难的是去把吉他拿出来调好音的时候,开始写论文最困难的是停止东看西看而去电脑前坐好打开一个word文档的时候……所以比较聪明的办法是要把开始一件重要任务所需的启动能量降到最低,比如想晨跑的人前一天晚上穿着跑步的衣服入睡并把跑步所需的各种物品准备好能拿起来就走;想练吉他的人把吉他放在卧室里能拿起来就弹;想写论文的人使用一台能快速启动文件的电脑并把论文文档永远保持在打开状态……别忽视启动能量的作用。相反,想克制自己去做某件事情就增加它的启动能量,比如,把总忍不住看的APP藏进一个又套一个的文件夹里而不是触手可及。[具体参见《快乐竞争力》(The Happiness Adrantage)一书。]

(16)今天你计划了吗?不仅要理解“不预则废”,还要理解为何“预了也会废”,科学地做计划才能让计划有用。制定计划时要使用SMART原则(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alistic,time-bound),计划定得太宽、太高、太抽象、太不现实都不会起到计划的作用。计划是需要逐渐调整的东西,调整之后就坚持日行二十里原则,风雨无阻,觉得困难就当是刻意练习坚持力。

(17)关于压力:《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The Upside of Stress)一书说压力是好东西,研究发现人在某个阶段的压力大小和生活有意义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回想自己最有意义的人生阶段,往往都是压力最大的时候。作者的研究发现压力本身并不会让人出现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但相信“压力会对身体健康不好”的人则确实会在心理压力下出现身体问题。相信压力能调动自己的最佳状态的人则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18)“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面对困难时自我苛责往往会加重拖延。自我同情的能力在个人遇见挫折、逆境、灾难时尤其重要。有研究显示,一个对离过婚的人在多久之后能走出伤痛状态的调查发现,最有助于帮人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能力不是乐观、毅力等品质,而是自我同情。[可参见《另一种选择》(Option B)。]如果你一直惯用自我苛责来鞭策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换一种激励自己的方法,理解了自己面对的困境你才有能力冲过困境。

以上18条与诸位学术人共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