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需要研究假设?

为什么需要研究假设?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假设这个东西从形式上并非难以掌握,但从根本上去理解研究假设为什么存在,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研究的本质。其实这世界上对大部分问题的探索都要经过“假设”这个过程。当我们给出的某个答案还未经证实但已经呼之欲出,那不就是一种“假设”吗?而在科学研究里面,你需要严谨和明确地把你要研究的东西明晃晃地亮出来,你需要清清楚楚地摆明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什么是“研究假设”、什么是“检验结果”。

为什么需要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这个东西从形式上并非难以掌握,但从根本上去理解研究假设为什么存在,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研究的本质。在生活中,我们其实也经常提出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猜想假设,可是我们不需要这么有板有眼、按部就班、程序化地提出和验证生活里的假设。科学研究不同,科学研究必须把偏差控制在最小,处处提防犯错误的风险。所以研究假设其实很好地体现出了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系统、一丝不苟的特点。

如果说人类知识分等级,那么科研者就像是站在金字塔塔尖的守护人。我们日常接收到的信息和知识,比如包括在跟朋友和家人的聊天中得到的信息,电视、广播、网络上的信息,甚至阅读出版发行的书籍而获得的信息,都有出现错误的时候。每当下一层的知识出现错误,就要靠上面那一级的信息源拨乱反正、以正视听。比如,隔壁老王的消息未必有报纸和电视里的准确;而报纸、电视里的,未必有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的准确。由于科研人员站在知识金字塔的顶端,就需要极度谨慎和严肃地去避免任何错误,因为如果顶端的研究人员都错了,底下的就全错了,人类知识航行的方向也就堪忧。

图2-12 人类社会一般知识的来源分类

所以,为了尽力让研究结果不出现丝毫的错误(请注意只是尽力,不是说一定完全没错误),科研者有时候必须神经兮兮、一丝不苟,甚至看上去有点迫害妄想症地去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探寻,因为别人在问问题和给答案的时候可以不在意、不负责任,而科研者是代表人类知识的最前沿在探究答案,他们不可以不在意和不负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最初接触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名称和词汇时,有时候会觉得莫名其妙或是多此一举,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搞科研的人特别“nerd”(呆子),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朋友们,不nerd做不好学术啊,不神经兮兮就难以守护人类知识的金字塔啊!

一旦你开始熟悉了研究语言,你会发现很多学术范畴内看上去有点莫名其妙的词汇或称谓,其实离我们一点都不远。就拿研究假设来说——研究假设离我们远吗?我们普通人如果不做学术就从来不会用到吗?其实恰恰相反,我们普通人提问题和给答案的时候也总是在给出“假设”。这里我们来举一个生活里可能出现的对话为例:

小白:小芳,我这两天怎么总觉得头疼?

小芳:我觉得你最近喝咖啡有点多,会不会跟喝咖啡有关?

小白:有可能。

小芳:要不然就是熬夜熬的,你最近赶那个项目天天夜里两点才睡,能不头疼吗?

小白:好吧,这两天我早点睡试试。(www.xing528.com)

在这个对话中,小白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总头疼?”,小芳于是信手拈来地给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1:喝咖啡喝得越多,小白的头越疼。

·假设2:睡觉睡得越晚,小白的头越疼。

当然,我们生活中会把这种回答叫作“猜测”而不叫作“假设”。但是其实它跟研究假设具有一样的本质:是对于某个问题的答案未经证实的猜测。

其实这世界上对大部分问题的探索都要经过“假设”这个过程。当我们给出的某个答案还未经证实但已经呼之欲出,那不就是一种“假设”吗?只不过有很多时候这个假设的过程是隐性的、短暂的、没有被单独拿出来的、不被人意识到的。

而在科学研究里面,你需要严谨和明确地把你要研究的东西明晃晃地亮出来,你需要清清楚楚地摆明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什么是“研究假设”、什么是“检验结果”。

具体来说,我们在实证研究中一定要亮出研究假设,是为了以下几个目的:

(1)告诉别人你这篇文章要关注的主题是什么(比如,“喝咖啡喝得越多,小白的头越疼”这个假设能清楚地告诉别人,我要关注的是“为什么小白头疼”)。

(2)告诉别人你有一些目前领域内还没有结论的、能解释某个问题的想法或“变量”(比如“喝咖啡”和“睡得晚”就是解释变量)。

(3)告诉别人你在研究中关注的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4)告诉别人你猜想自变量和因变量两者是怎样的关系(比如正相关负相关非线性相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