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给学术新人的科研入门笔记:提供关于读文献的一切回答

给学术新人的科研入门笔记:提供关于读文献的一切回答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请问老师,我读英文文献非常慢,怎么办?如果你下决心要把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上来,只要读得多了,你一定可以做到。如果你有英语的语言环境当然是一个大利好,但如果你没有在国外读书,你依然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让自己成为英文文献阅读高手。我建议你首选英文文献来读,因为目前最前沿和高质量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出现在英文期刊上。

给学术新人的科研入门笔记:提供关于读文献的一切回答

文献就跟这个世界上许多其他重要的技能一样,核心的心法其实就那么几条,可是操作起来似乎又会遇见各种困难。这一篇我把近五年跟读者互动的一些常见问题集中起来,再对读文献的各个角度做一个补充。

·请问老师,我读英文文献非常慢,怎么办?

其实我想说并没有什么捷径妙招,就是多读,多读,再多读。我只能拿我自己的经历来鼓励你。我刚开始读博士时,曾经历过非常艰难的一段时间,读文献、写论文都慢得离奇。我同届的博士生中只有我一个外国人,刚开始的两个学期,我每周所花的阅读时间大概是我同学的五倍还不止。当时曾一度觉得自己永远都没有进步,一辈子要像一只树懒一样从事学者工作了,只能欣赏其他人健步如飞地阅读和写作。

然而第三个学期我忽然感觉自己“咔”的一下开窍了,我忽然能听懂老师在讲什么了,也能知道文章哪些部分应该略过、哪些部分不需要读了,我还能在课堂上跟同学讨论几句。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特别的训练,我猜,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量变到质变”。

如果你下决心要把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上来,只要读得多了,你一定可以做到。如果你有英语语言环境当然是一个大利好,但如果你没有在国外读书,你依然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让自己成为英文文献阅读高手。更多时候,大部分人在积累到某一个量之前就放弃了,却归结于自己的方法有问题,又去寻找新的方法。其实不是你方法不对,只是你挖井挖得不够深,动作不够勤快,弯腰弯得不够久。

想一想美国的社科类博士一般都是4~6年毕业,前两年都在大量阅读和上课,每周的平均阅读量在几百页。有这样高强度的阅读积累,毕业的时候怎么可能读文献不快,是不是?

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我们都只能依靠可信赖、最朴实和最符合规律的方法来训练自己。速成的方法可能会适用于极少数人,姑且不论其可持续性,至少是不适合用在学术上的。

人生道路漫长,要长长久久地拼搏并有效产出,在读博士和做学者的早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训练基本功,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回到你的问题,我建议规律性地、持续性地读下去,精读和略读的方法相结合,使用文献笔记法学会找到重点,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你对专业内常见的词汇、语言、理论、方法都熟悉了,对学术英文的讲述方式也熟悉了,你的英文阅读速度一定会提上来。

·请问老师,我应该读哪些文章呢?能不能推荐一些好文章?

如果你还没有确立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那你应该从你们领域里最权威、最被认可的学术文章开始读起。你应该接触最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反复品味文章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我建议你首选英文文献来读(尤其如果你是社会科学专业),因为目前最前沿和高质量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出现在英文期刊上。具体来说,影响因子更高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引用率更高的文章、最近十年的文章,应该作为你的阅读重点。

因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专业,而且大概率上我们不是一个专业,我即便给你推荐我们领域内的好文章大概也只适合你在入门的时候比较宽泛地找找阅读学术文章的感觉。因为不同学科对论文的要求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你要通过看自己专业内的文章来熟悉你们体系内的语言和逻辑。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跟你研究方向尽量接近的、发表在高质量学术期刊上的近期的文章。

如何找这些文章呢?这里我给你提供三个思路,你可以按顺序逐一实践:

第一个思路,把你现在的导师以及你们系里教授所发表过的文章找出来读,尤其是那些引用率高的文章。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因为你认识这些文章的作者,你看的时候会觉得跟自己有关系,你有不明白之处也有地方去提问题(老师可能还会更加看重你)。

第二个思路,把在你们领域内国际上最好的2~5种期刊找出来,找到近一年这些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按兴趣选其中的一半进行阅读,每周读几篇。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让你能够快速接触到领域内质量最高的那一部分文章的文风、结构、主题。读完了这些文章,你也就对本领域内的最高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三个思路,找你们专业同领域在美国或其他英语授课的欧洲学校类似课程的硕士生或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大纲(syllabus)。举个例子,我博士期间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组织理论和组织行为,这节课的教授为了能让大家了解这个领域,会根据自己的积累搜罗她认为在这个主题下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文章,每周作为阅读作业留给学生。这份教学大纲在开学之初就会发给全班,学生们在每一周都按照已经列好的文章列表进行阅读,然后上课的时候老师带着大家讨论。由于这种教学大纲一般都是多年深耕于某一领域的教授们精心遴选出来的文章,所以教学大纲要求阅读的文献都会涵盖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最有影响力的文章、最前沿的方法。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引擎里输入你们学科的关键字,再加“syllabus”字样,就能找出很多教授公开分享的教学大纲,这就会成为你非常好的阅读列表。你当然也可以请在国外相似专业读博士的同学帮忙,分享他们课程的教学大纲给你。这是很好的找到好文献的工具。

·文献中有大量的概念和专有名词,看得云里雾里,怎么办?

刚入门的时候看文献是一定会有这种感觉的,所以作为学术新人不必气馁。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都是经过无数学者的大量研究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所以有时候我们看论文会觉得信息量太大,一层概念套着另一层概念,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这些需要被讨论——这是因为这篇研究其实是建立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其他研究基础上的。这就好像一个美剧已经播出了好几个月,你冷不丁插进去从中间看,对里面的人物关系和此前的故事背景都没有了解,自然看得困难。

所以这个时候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找该领域的一本比较系统的教科书先来读一下,因为教科书的特点是相对容易读、相对体系完整、相对视角宏观。一本好的教科书就好像有人专门为你从中间开始看美剧准备了前情提要,给你提供了一个大背景,你可以高效率地熟悉一个领域最重要的那些核心概念、重要观点、历史发展、现有成果,在脑中建立起一个宏观的框架,然后再去看具体文献,可能就容易得多。(www.xing528.com)

另外,要记得在最开始入门的时候,新名词和新概念带来的冲击是一定的。你要有耐心慢慢让他们熟悉你,你也熟悉他们,你们关系融洽,阅读就如鱼得水了。

·老师我有一个疑惑,在研究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地读文献,每一篇都做3页的笔记会不会有点太多呢?另外,读文献的哪个阶段需要做笔记呢?泛读、寻找研究课题阶段需要吗?还是精读阶段才是必要的?

这是个好问题。文献笔记法的使用可以大体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为了强化训练自己的有效阅读能力而做的文献笔记,这种情况我还是建议要做至少3页的笔记,否则效果不会明显;如果你是入门者,此前没有大量读过文献(尤其是英文文献),那么我会建议你非常认真地按照格式和我们提到的各个部分记3页左右的笔记,这能帮你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起一看到某一类文章就能够快速找到核心信息的能力,然后你就可以从“逐字逐句阅读”顺利晋升为“有目的性的阅读”,游刃有余地行走于文章的各个段落。

第二种情况是你已经不需要训练阅读能力,或者你只是单纯为了记录文献重要内容而做文献笔记,这种情况就不必拘泥于要记几页的限制,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量体裁衣、灵活机动,半页到一页的笔记可能就可以涵盖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核心。但这最终要取决于你看这篇文章的目的,以及这篇文章的实质内容有多少。有些文章对你而言可能只是在研究方法上有借鉴意义,有些文章只是某一段论述有参考意义,那么你的笔记中,当然要围绕你的需求、把对你有新意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

另外,对于新手,你也可以选择每一周去精读一部分文章,略读一部分文章;去把一两篇文章用大块时间做详细笔记,而其他文章以自己的需求为指导决定笔记长短,这样能够节省一些时间。

·阅读文献综述时应该如何做笔记呢?跟阅读普通的学术文章有什么区别?

文献综述一般本身就是一份对某个主题的一堆文章的集结性笔记,所以确实跟阅读其他学术文章时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信息密度大、浓度高,一篇文章里可能提到上百篇的文献,而且视角比较宏观、系统,其目的就是把某个领域现有文章进行归类和总结。

基于文献综述的这些特点,对其做过于详细的笔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文献综述本身就相当于对某一个领域做了一份总结性的文献笔记。在任何好的文献综述类文章中,作者都一定会使用自己的思考体系或理论体系来归类、总结、对比、评价不同的文章。比如,作者会评价使用某个研究方法的实证性文章太少了,或者大部分文章都只是在理论层面讨论了这个问题,或者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应该转移到某些具体的研究问题上。这些往往是综述类文献最精华的部分,也应该作为笔记的核心。

·请问老师,有没有比较好用的记文献笔记或者管理文献的软件?

我试过做笔记的软件有Word,Excel,Evernote,Endnote,Zotero和RefWorks,功能大同小异,我喜欢最朴素直接的——Word或Excel。于我而言,对记笔记软件的两个需求是最核心的:统一的结构和方便的搜索功能。看着清晰明了,找关键词可以信手拈来,这就是一个好工具。有一些软件虽然功能多,但我感觉过于繁琐,每一次用都觉得是增加了工作量而不是减少了工作量,所以我现在直接用文件夹归类、Word文档做笔记、PDF上直接做标注这种原始的办法。当然不同人可能感受不一样,你可以试试Zotero这一类文献管理的软件。

·能否推荐或共享入门的书籍文科思维的学渣们?在此谢过!

推荐一本在很多美国高校给本科生使用的教材:艾尔·巴比(Early Babbie)的《社会研究方法》(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强烈建议大家至少读一两本英文原版的入门教材,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大部分词汇都是从英文翻译而来,很多词的中文版本非常不容易看懂,有可能越看越晕。直接看英文原版能让你的很多疑问豁然开朗。

·阅读文献是打印出来读好还是在屏幕上读好呢?感觉自己一直在两者之间切换。

我跟你的情况很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有时候在电脑上看,有时候打印。这个问题真的没有标准答案,完全看个人习惯。但是我自己的经验是,一般如果想深度阅读的文章,比如博士课程上老师留的文章,那么打印出来在上面记笔记最容易,上课时候拿出来讨论也最方便。而写论文的时候要引用和翻阅大量的材料,如果全部打印出来太多也太不方便查找关键字,所以我会在电脑上看。

现在我自己大概90%的论文都是在电脑上看的,如果需要为期刊审阅文章我会打印出来,有时候在自己的文章投稿之前也会打印出来,另外极为重要的文章会打印出来,除此之外都是在电脑上看。

·文献笔记有没有必要做二次整理和分类?

看需求,一般不用。进行二次整理是指把关于不同主题的文献笔记再集结起来做一次整理。如果你已经做了非常多的不同主题的文献笔记,或者你要做某个主题的文献综述,有时候会有必要进行二次整理,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不做二次整理并不会影响你对笔记的使用或是对文献的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