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疾病种类与病名拾遗

唐代疾病种类与病名拾遗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者用“脑血管疾病”“传染病”“疮疡”“服长生药”以及气疾、心疾概括了唐代的病名和疾病种类[16]。于赓哲《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第一章《唐代主要疾病考》,专名研究唐代的疾病种类。因此以下所谓疾病病名和种类的论述,既不全面,也不归入现代医学范畴。其中风疡、风毒可能是外科疾病,风劳属于积劳成疾。

唐代疾病种类与病名拾遗

关于唐代疾病的种类和病名,上述《唐人年寿研究》中有所涉及,指出“凡风疾、风恙、风眩、风痹、风症等者,即确定为脑血管疾病”;“疠,在中医学上有三种含义,第一是疠气……第二是指疫疠……第三是指麻风病……其共同特点是均具有传染性。此外,痢疾疟疾(包括瘴气)及各种时疫均属于传染性疾病。故以上诸种病症统归之于传染病”;“疮疡,简称疮,在古代用以泛指多种外科疾患,包括所有的肿疡及溃疡,如癰、疽等,故此类疾病统称为疮疡”;此外还有因服长生药而患病者,以及“气疾、心疾等,很难确定在现代医学意义上究竟属何种病患”者[15]。作者用“脑血管疾病”“传染病”“疮疡”“服长生药”以及气疾、心疾概括了唐代的病名和疾病种类[16]

于赓哲《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第一章《唐代主要疾病考》,专名研究唐代的疾病种类。作者主要利用敦煌写本《新菩萨经》和《劝善经》研究一般平民所患疾病(或者害怕所得的疾病),主要有:疟病、天行病、赤白痢水痢患腹、卒病风病、肿病、产生死、血痈、风黄病、赤眼共九种病,归为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难产及其他围产期疾病、皮肤化脓性疾病、新陈代谢疾病。并指出属于贵族疾病的“服长生药”在《劝善经》等两经中没有,反映了两经的平民色彩;“瘴气”之类的南方病也没有,反映了两经的北方色彩[17]

实际上,关于唐代疾病名称和种类,在唐代医药著作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乃至《诸病源候论》《医心方》中有更全面更详细的记载,上述两本研究著作提到的病名和疾病种类,只是反映了唐人患哪种疾病为多,或者惧怕患哪种疾病的现象。同时,像于赓哲所指出的:“按照现代医学概念推断古史材料中的疾病种类”是有些“冒险”的;“要准确判断古人所说的疾病究竟何指并不容易”[18]。因此以下所谓疾病病名和种类的论述,既不全面,也不归入现代医学范畴

《流散墓志》中提到疾病症状或病名的只有21人,数量太少,不具有样本功能,因此不足以得出什么结论,只是提供一些材料而已。

得“风”病的最多,但由于“风者,百病之长”[19],“风有一百二十四种”[20],因此“风”病对应着现代多种疾病。《流散墓志》中得“风”病的有:风疡、风疾、风眩疾(由气痢发展而来)、风恙(2人)、风毒、风劳,共7人[21],是最多的。其中风疡、风毒可能是外科疾病,风劳属于积劳成疾。

得“疠”病的4人,包括3人“遘疠”,1人“罹炎疠”。后者是在南方得的病。

得“肺疾”的2人;得“心疾”的2人。(www.xing528.com)

得“时气”的1人;难产死1人;“肠”病1人;“遭疾丧明”1人(可能是糖尿病);“沉痹”1人;“暴呕出血”1人。

除以上因病而死的21人,墓志中提到其他墓主或墓主亲属所患疾病还有如:

李克逊的儿子“病蒸不能执丧”[22];夫人田氏的长子“谪居岭表,瘴毒成疾”[23];宰相杨收7岁时“目赤不开,泪胶其睑”[24];郑太素次子崔彦回“素婴痨冷,痢泄不禁”[25];刘运的次子刘加备“幼患耳疾”[26]

拿以上26人所患疾病看,大致不出李燕捷、于赓哲探讨的病名和疾病种类范围,但也有稍可补充者:于赓哲归类的几种疾病中,没有呼吸系统疾病和耳鼻喉科疾病,而《流散墓志》中提到的“肺疾”和“耳疾”等,或可予以补充[27]

不过前面说过,墓志中提到的疾病,范围总不会溢出当时的医药学著作,因此它只具有提示我们唐人罹患哪种疾病较多的功能。作为历史研究工作者来说,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这些疾病与当时政治或社会生活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